要想在學校期間成為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如今在上海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僅憑成績突出,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那肯定「不夠格」;僅憑很強的入團意願,但對共青團歷史不了解,恐怕也「差一點」;假如只是團隊活動參加得多,但德智體美勞不全面發展,也有可能「推不上」。
從今年1月7日開始,「入團」這件令上海各所中學校長、輔導員、任課老師、學生、家長都頗為在意、敏感的話題,有了一個較為準確的、可操作、易推廣的評價標準。團上海市委、上海市少工委推出《關於在初中學校實施爭章推優入團制度 加強初中和高中團員一體化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這份近5000字的實施意見,試圖用「標準」來保證入團的「結果公平」。
「如果說『初中-高中-高校-社會』的青少年政治引領工作是一條中軸線鏈條的話,那麼這份徵求意見稿就是為這一鏈條補上了一枚關鍵環。」團上海市委黨組成員、上海市少工委主任、上海市少先隊總輔導員趙國強說,這一探索具有科學性,未來上海的初高中接續培養不僅在發展程序上要銜接,在推優標準上也要銜接,「用程序保證結果的公正,用標準保證結果的公平」。
萬眾矚目的「入團」差額
「學生本人和家長,都對入團這件事非常重視。」上海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的中隊輔導員告訴記者,從小學裡的兒童團員、少先隊員選舉,班幹部選舉,到初中階段的推優入團工作,無一不是眾人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隨著上海中學共青團工作改革的深入,「入團」這件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根據改革要求,團組織要嚴把「入口關」,按照上海共青團制定的「計劃表」,今年初中畢業班團青比要求是20%,高中畢業班團青比要求是40%。這後一項數據,過去在上海一些重點高中裡的比例高達近80%。
共青團的「源頭活水」要清澈,就意味著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將在遴選過程中「被差額」。記者了解到,上海的中學共青團改革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也是全國最重要的試點地區之一,上海怎麼做、做得怎麼樣,對全國各級團組織都有較為重要的參考價值。在「嚴把入口關」的問題上,上海早在多年前就推出了「入團十步曲」,用通俗易懂的十步規範做法,來對「入團」這一遴選行為進行「程序上的規範」。
但「程序」在一定意義上,只能保證結果的公正,卻不一定能確保結果的公平。
「嚴格遵守程序,對很多學校、學生和老師來說,並不算太難。但老師們常常反映,入團的標準有些太籠統。」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初中部團委書記施夢秀做了5年的初中推優入團工作,她告訴記者,學校已經在最大程度上兼顧公平。比如要求班主任、任課老師、全體學生、家委會等全都參與推優工作,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感覺「太籠統」,「中隊輔導員只能籠統地說一下,成績、為班級作貢獻、積極參加學校活動之類的要求」。
因為缺乏細化標準,這使得總有個別「比較活絡」、但做事不多的學生得到了推優名額。
新標準細化到每一枚章如何獲取
「小學開始戴紅領巾,到初中如何進一步激勵孩子以加入少先隊組織為榮、激發自我成長動力,這是需要持續研究的命題,爭章活動也是這樣。」上海市教委德育處調研員江偉鳴說。在目前發現、培育、推薦優秀隊員入團過程中,如何建立起具有實效的培優推優機制,爭章活動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在上海,「雛鷹爭章」一直是少先隊推優工作的核心特色工作,也是「全國首創」。上海要求每一名少先隊員都需要完成樂於助人、遵守課堂紀律、道德優良、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小任務」。在每一所小學的每一個班級,教室牆上都有這樣的星星榜、爭章榜。
根據新出臺的實施意見,這樣的做法,會沿用到初中階段。在原有的少先隊初中組織類基礎獎章「立志章」「銘言章」「接力章」「珍愛章」爭章標準的基礎上,上海將增加兩顆「推優入團星」。少先隊員在七至九年級期間,在任一年級爭得對應年級組織類基礎獎章,並完成該章目原有超標加星,可在當年級申請續加「推優入團星」。
得到一顆星的,可成為入團積極分子候選人。也就是說,只有爭章達標的少先隊員,才有資格參加入團第一輪的「入團積極分子選舉」,此後才能進一步參加第二輪的「團員發展對象選舉」。
每一名學生的爭章情況都會嚴格按要求記錄在《上海市學生入團積極分子培養考察登記表》上,反映在《入團志願書》中。團支部委員會研究確定入團積極分子人選和團員發展對象人選時,學校團委進行預審、團支部大會討論、學校團委審查時都會重點關注。
「第一輪選舉會差額(篩選)掉30%,第二輪還會差額(篩選)掉50%。以前不好做,現在拿標準說話。」施夢秀此前參加過上海市少工委組織的「上海市初中高中推優一體化工作調研會」,回校後,她在中隊輔導員隊伍中做了專門的意見調研,「儘管要填的表格多了、工作內容也多了,但老師們很支持,一切拿標準說話,有理有據、公平公正。」
一體化培養需要「靠譜的基礎」
「爭章推優」入團工作的本質是為「初中-高中-高校-社會」一體化的青少年政治引領工作提供「源頭活水」。只有具備初中階段培養的「靠譜的基礎」,才能為後期的「黨團一體化」推優工作提供保障。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思想道德養成、政治啟蒙的重要時刻,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牢根基的關鍵時期。初中和高中是兩個不同的階段,學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點、團也有不同的工作重點。」團上海市委掛職副書記戴冰說,這就需要實現發展團員培養銜接、推優入團標準銜接、團組織育人銜接。戴冰認為,一體化理念的提出更要求我們復歸每一個獨立個體的本真,復歸人才培養的本原。
有了細化的標準後,團組織的基石變得更加牢固。「說實話,過去各個中隊的選舉時,能說會道、會處關係、左右逢源的孩子被選中的概率很大。踏實能幹但不善言辭的學生,有些吃虧。」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團委書記、大隊輔導員張聰輝告訴記者,學校在半年前就按照團上海市委的部署探索進行「爭章推優」試點,一個學期下來,他和中隊輔導員們看到很多踏實肯幹的「新面孔」。
八年級2班的一名女生,過去在班級裡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但這學期,她在學校團組織推出的「JECAS」(即創新實踐Job、活動經歷Experience、品德修養Character、成就達成Achievement、學業表現Subject,共5個維度的爭章評級——記者注)評價體系中,拿到了485分的高分。其中活動經歷和成就達成是她的兩個「抓分項」,分別拿了115分和230分。
這所學校為JECAS得分前3%的學生授予金章、前10%的學生授予銀章,這名女生在本學期獲得了一枚金章。「競選時,金章將成為她的加分項,含金量極高。」張聰輝說,這種在校外活躍、校內不吱聲的低調學生,過去很難進入團委推優的視線。
團上海市委書記王宇認為,初中高中推優入團一體化工作,事關青少年政治引領成效,事關青少年築牢制度自信,事關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要把握青少年政治引領工作中的新形勢,樹牢制度自信,要深刻認識到青少年政治引領工作中面臨的挑戰,推動愛黨和愛國相統一,並在國際比較中進一步堅定政治引領的自信心和自覺性。」王宇說,打造政治意識培養全鏈條,就要牢牢抓住「黨-團-隊」這一政治鏈條,深刻認識中學團隊銜接工作在青少年政治引領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源頭性地位。以切實有效途徑加強團隊銜接工作,注重發揮對全體隊員的輻射效應。
王宇還特別提到,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持續推進共青團、少先隊政治引領工作,強化各級團隊幹部的政治責任意識,研究青少年政治意識形成規律,並針對中學團隊銜接工作的新特點、新環境來優化工作方式。
據悉,創新「爭章推優入團」機制是上海對中學階段發展團員和團隊銜接工作方式的一次改革創新,隨著實施意見的出臺,「爭章推優」機制將逐步以點到面,實施全覆蓋。「爭章推優」工作全面鋪開後,團上海市委、上海市少工委還將對後續的執行情況、遴選質量等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和實際情況,再作微調。
(原題為《上海:「爭章推優」嚴把團員入口》)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