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公布,新增98宗新冠肺炎確診,89宗是本地個案,30宗源頭不明。24宗病例經過社區檢測中心找出。
關連個案中,黃大仙東頭邨貴東樓增加2宗確診。2宗確診是將軍澳藍田隧道地盤群組,1宗亞洲博覽館檢疫人員群組,1宗是沙田一田群組,1宗是跳舞唱歌群組,1宗是日出康城地盤群組。
而昨日有2名外傭確診的大埔豐年樓1C單位外傭宿舍,群組增加8人確診,多數是一段時間住過或者曾經周末過夜,有4位病人是昨日確診外傭工作的家人,包括6個月大嬰兒。中心將會要求11 15日或之後逗留2小時或以上強制檢測,中心呼籲僱主查詢家中外傭有否去過爆發宿舍。
中心已經聯絡30多位個案緊密接觸者送去檢疫,但中心不肯定是否所有人都已經尋獲,雖然已經聯絡僱傭中心宿舍負責人,但有些外傭可能帶同同鄉、朋友上去,所以需要強制要求檢測。
41宗其他患者相關。
許樹昌:今波疫情似達頂峰仍橫行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在一個電臺節目就形容,第四波疫情似乎到達頂峰,但整體確診仍然「打橫行」,每日確診維持在高雙位數或三位數,反映兩星期前的限制措施未很有效,但上周措施再收緊,加上近期社區人流減少,希望一、兩星期後能單日數字能回落至低雙位數。
許樹昌又表示,今波疫情的患者整體上較上一波年輕,但重症患者比例與上幾波沒明顯分別,有約2成患者出現「免疫風暴」,即病毒量急增,令免疫因子攻擊肺部及其他器官。
何栢良:個案追蹤工作仍不理想
黃大仙東頭邨貴東樓出現9宗確診,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本臺節目表示,貴東樓最早確診的個案與跳舞群組有關,與同樣出現爆發的葵盛西邨8座、麗晶花園6座一樣,認為現時個案追蹤仍在「追落後」,貴東樓首7宗確診個案,發病後平均4至6日後才入院,
並不理想。
何巨業:開抽氣扇閉窗可避免抽入帶病毒空氣
貴東樓確診個案涉及大廈3個15室單位,相信與單位的抽氣扇及通氣喉有關。測量師學會建築政策小組主席何巨業在一個電臺節目表示,如果要防止樓上樓下單位帶有病毒的空氣傳入,在開啟抽油煙機或抽氣扇時,應該關閉廁所與廚房的窗戶,同時開廁所、廚房的門,以及廳及睡房的窗戶,令空氣能經另一個乾淨的渠道進入廁所及廚房,但強調若果汙染源頭仍然存在,只能治標並不治本。
何巨業又提醒,如果窗戶的膠墊老化,樓上樓下的空氣仍有足夠的空間進入單位,而空氣經窗隙進入,風速會快很多,較容易戶外的氣流帶入屋,呼籲住戶在家中儘量開窗,但指不應該將抽氣扇開得很強勁。
北京新增一例香港輸入病例系解除隔離後確診
據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消息,12月以來,北京新增境外輸入病例5例,涉及義大利、波蘭、莫斯科及中國香港地區。
其中,2例確診病例11月28日從香港乘坐香港航空HX336航班到達北京首都機場。一例為今日通報的病例,在集中隔離結束後,前往發熱門診就診時,被確診為輕型;而另一例在集中隔離期滿前的核酸檢測中被確診。
12月12日新增病例:某男,60歲,中國香港籍。11月28日從香港乘坐香港航空HX336航班到達北京首都機場,海關經健康篩查並採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經閉環管理送至集中隔離酒店。12月11日,對患者隔離醫學觀察期滿前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12月12日,由120負壓救護車轉入地壇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普通型。該病例抵京後一直在集中隔離觀察中,按照相關規定,無密切接觸者。
(圖文選自香港商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