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8 10:53:14 來源:安青網
根據《刑法》第357條的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病毒)、嗎啡、大麻、古柯鹼,以及國家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
根據《刑法》第357條的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病毒)、嗎啡、大麻、古柯鹼,以及國家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1.毒品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毒品具備依賴性、危害性、非法性、耐受性四個特徵。
2.什麼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違反國家和國際有關禁毒法律、法規,破壞毒品管制活動,應該受到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
3.我國《刑法》對毒品犯罪的刑事責任年齡是如何規定的?
具體規定包括:已滿16周歲的人實施毒品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販賣毒品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實施毒品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4.毒品違法行為主要包括哪些?
毒品違法行為主要包括非法持有毒品的違法行為;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的違法行為;吸食、注射毒品的違法行為;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毒品原植物種子、幼苗的違法行為。
5.吸毒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傷害?
吸毒嚴重損害人的身體健康,造成:營養不良;損害呼吸道;損害免疫系統,引起許多疾病的傳播和感染;損害血管;損害神經系統;造成性功能障礙。吸毒孕婦分娩嬰兒死亡率高;引發多種精神病症狀;腎臟疾患。
6.吸毒有哪些危害?
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為「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12個字。
吸毒對個人的危害:吸毒嚴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吸毒扭曲人格,自毀前程;吸毒引發自殘、自殺等行為;吸毒容易感染愛滋病等傳染性疾病。
吸毒對家庭的危害:吸毒給家庭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殘;吸毒導致傾家蕩產、家破人亡;吸毒貽害後代。
吸毒對社會的危害:吸毒誘發犯罪;破壞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吸毒者在耗盡個人和家庭錢財後就會鋌而走險,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進行以販養吸、貪汙、詐騙、盜竊、搶劫、兇殺等犯罪活動;吸毒吞噬社會巨額財富;吸毒敗壞社會風氣,腐蝕人的靈魂,摧毀民族精神,這已成為全世界普遍的問題。
7.導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好奇心。因為新鮮好奇,想試一試而沾上了吸毒行為。調查資料告訴我們,初中時開始吸毒,多數是由好奇心引起的。
(2)尋找刺激。把吸食毒品當做吸菸、喝酒一樣,滿足消遣和享樂的需要。這種動機,青少年多數在社交場合或者單獨休閒環境下容易產生,把吸毒當做一種精神上的所謂享受。
(3)自我顯示。把吸毒看作是一種「高貴的」氣派。在青少年吸毒者中流傳著這樣的荒唐說法:「吸海洛因是現代社會的一種時髦,不吸就是落伍,吸了神氣、夠氣派。」不少青少年花了一大筆錢來吸海洛因,就是為了炫耀自己,顯示自己的大氣派。
(4)從眾。青少年喜歡從眾,因為朋友在吸毒,自己也就一起跟著吸毒。
(5)為了擺脫煩惱和憂愁。有些青少年碰到挫折,處於焦慮不安的心境,為了消除掉內心的煩惱和憂愁,就從吸毒行為中尋找短暫的快感和解脫。
(6)被欺騙,引誘。
8.我國的禁毒方針是什麼?
四禁(禁吸,禁販,禁種,禁制)並舉,堵源截流,嚴格執法,標本兼治。
9.哪一天是國際禁毒日?
每一年的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
責任編輯:李志慧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