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這是個萬物生長的好時節。相信又會有不少的新成員踏入養龜的徵程,加入龜友的行列。他們或許已經有了自己的那一隻龜,或許還在尋找中,不管如何,都希望大家能對龜有著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真正意義上的尊重這個小生命,而不是把它當做可有可無的玩物。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我們初級養龜的「基礎實操」,比較適合剛剛上路或者準備上路的新手。相信很多龜友已經是「龜林」高手了,可能看著太過於粗淺,但是子曰:「溫故而知新」嘛,從溫最基礎的,也是從溫我們入坑時的那段青春歲月嘛。同時小編有說的不對的,還請大家予以指出,也幫助小編成長。
我們很多朋友在入坑時是源於偶然的機會,逛街看到了、出於童年時遺留的喜愛,或者其他等等的原因,但當我們真正開始養龜的時候,是否會發現許多問題就接踵而至了。看著龜龜一個一個的離去,心裡打起了退堂鼓。像有些龜友說的:養龜的道路就像摸著石頭過河,一摸一堆殼。當然,這說的有點誇張,我們也不希望在自己手上犧牲這麼多小夥伴。
咱們先來說說如何養活我們的龜吧,先別追求什麼養出精品、極品,甚者繁衍雜交了,那是大神們討論的話題了。
首先呢,對於我們水龜來說,我們需要一個容器,最好是方形的。所以我們大部分龜友都會選擇整理箱作為容易,簡單方便。原則就是儘量夠大,水體才能大,當然也得考慮龜的大小。飼養的密度一定不要大。
龜生活的「家」有了,那就要考慮它的水了。用晾曬過24小時的自來水比較好,靜置的最好超過一天以上,但也別超過一周多,會生菌的。這樣主要還是除氯,氯對龜的皮膚有刺激。很多朋友會說:其實自來水也可以,我一直都是用自來水養的好好的。不可否認確實很多人用自來水養的龜也活著好好的,但也不能以偏概全。每個地區的水質都不同,水到了你的手上含氯的量也不同,大家如果細心會發現每個城市水龍頭裡出來的水味道都是不一樣的。先不管那麼多,晾曬過的水總歸是安全的吧。
接著就是需要找一塊能夠露出水面的石頭做曬臺(沒有合適的石頭也可以試著購買適合自己的曬臺)和能夠曬到太陽的地方。植物需要陽光,動物也需要陽光。而且太陽光是混合光哦,其中的紫外波段可以有消毒的作用,像一些輕微的腐皮之類,水質好加曬太陽完全可以自愈的。但是夏天一定要避免長時間的被太陽直射,這樣龜也會受不了的。如果有條件,可以在容器上布置一個遮擋物,這樣龜就可以選擇曬太陽或者遮陰了。
剛到家的龜龜,最好先是靜養一段時間。龜到家可以是通過快遞,或者其他途徑顛簸而來。對新的環境和溫度都不適應,雖然龜的生命力不差,但是對環境對溫度還是很敏感的。先別急著入水,放在幹的容器內讓它自己安靜一會,緩一緩,小編認為這個過程至少需要3小時左右吧,只是個人看法。只是這個過程還是蠻重要的。或許有些龜友會說:其實我都沒這樣,直接就下水了,沒事。還是那句話,不能以偏概全。很多龜就是在對溫度環境沒適應的情況下入水,造成應激,很快就出現各種問題了,或者也為後期出現問題埋下了伏筆。靜養一下總不會出錯。然後再緩緩的倒入晾曬過的水(是緩緩,別譁啦一下倒進去),只要沒過背部就好,一是給龜補水,二還是為了讓龜去適應環境,也是靜養的一部分,先不急著餵食呢,可以讓龜適應幾天。
接著就是龜的開食問題了。這個不必太心急,龜只要健康,一段時間後都會吃食的,而且因龜而異。小編遇到最久開食的有一個多月呢。當然只要環境適應,溫度夠,幾天之內就有可能開食。剛開始別去打擾它,撒下一些龜糧後離開,之後觀察是否減少了,來確定龜的開食。也可通過一些魚蝦來刺激龜的食慾。最好少用豬肉,尤其是肥肉,吃多了對龜不好,太油膩了。
溫度要保證,生存環境的溫度驟變會導致龜感冒的,嚴重了容易引發肺炎。我們人在溫度變化大的天氣裡也會感冒,道理一樣的。
再後面就是不斷的學習龜的相關知識,看看學學一些高手前輩的經驗,慢慢的養龜升級,走上自己成「神」的進階之路。
水,陽光,食物,溫度,這四點把握好了,你的龜想死也難。但是想要成為精品,還得花一些功夫鑽研琢磨。總之,我們作為愛龜一族,在努力充實自己的同時,更別忘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為你的龜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