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二天,「思塾」欄目為大家帶來一份誠意滿滿的書單。祝大家新年快樂。
文、編 | Kimberly
疫情籠罩下的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坎坷與磨難。
但是,幸好還有書籍相伴。
每本書都是時代的一個剖面,讓我們更好地認清當下,走向未來。
新的一年悄然已至,頂思依然希望,在充滿不確定的這個時代裡,書籍可以常伴各位讀者左右。為此,我們精心整理了一份書單推薦,——它們中的一些聚焦成長教育,一些關注教育工作者的職業技能發展,另有一些,則不局限於教育領域,旨在幫助各位讀者朋友能夠放眼世界、放眼未來,全面擴充自己的視野。
這些書有2020年新出書目,也有出版於往年的經典書籍,大多為頂思媒體部的閱讀體驗,也有一部分書籍推薦來自教育界老師及同仁們。
希望大家都能在書中找到自我,走向未來。
NO.1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作者:塔拉·韋斯特弗(美)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推薦原因
書的中文譯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編輯部從《聖經》中找到的靈感,據編輯介紹,這句話包含了兩重含義:第一重含義是「逃離」,第二重含義是「找到新的信仰」。比起英文書名Educated(受教育),中文書名更加形象化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歷程。
書中,作者對接受高等教育後,知識給她帶來的財富和階級的變化沒有過多強調,而是強調教育在個體精神層面的提升。
NO.2
《準備》
作者:黛安娜·塔文納(美)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推薦原因
這是今年出版的極具影響力的學校創新案例書籍,得到比爾·蓋茨年度重點推薦。本書作者黛安娜·塔文納,是薩米特中學的創始人和校長。薩米特中學被美國媒體評為最優秀、最具挑戰性的高中。校長黛安娜所倡導的16個成功習慣、7大領域、36個通用技能、項目式學習、自主學習、反思練習、從好奇心出發、B計劃思維等,都非常值得借鑑。
在這所充滿奇蹟的學校,沒有一個學生不想上學,無論什麼家庭背景的孩子都學會了寶貴的自我認知。走進這所學校的孩子是幸運的,他們的人生因此改變走向,改變高度。
NO.3
《教育未來簡史》
作者:伊恩·朱克斯 (美)/ 瑞恩·L.沙夫(美)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推薦原因
本書會讓你了解到:
數位化一代的九大學習特性是什麼?
現代學習者所需的八大技能包括哪些?
2038年的教育和學習是什麼樣子?
教育者必須承擔的11個新角色是什麼?
作者擲地有聲地告訴大家,掌握核心技能的人才永遠不會被淘汰。未來不在明天,今日就是未來!為未來做好準備,就要在當下看清趨勢,改變行動方向,不再隨波逐流,做時代的先行者。
NO.4
《教育的本質》
作者:陳錢林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推薦原因
《教育的本質》一書,是陳錢林校長集三十餘年基礎教育改革的經驗凝聚而成,為我們當下的基礎教育改革提供了豐富的啟示。
該書既是教師的進階寶典,又是父母提高自我修養的上好選擇。
NO.5
《影響力》
作者:羅伯特·B·西奧迪尼(美)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推薦原因
本書是羅伯特·B·西奧迪尼的社會心理學經典作品,風靡全球30載,已被翻譯成26種語言,在全球售出了200萬冊,並被《財富》雜誌評選的75本必讀的睿智圖書之一,更被推薦為「人生必讀100本書」之一。
在這本書中,著名的心理學家羅伯特·B·西奧迪尼博士為我們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極具說服力,而我們總是容易上當受騙。本書對於商業人士以及廣大普通讀者有深遠的意義,教你學會對順從說「不」,幫助你成為一個真正對他人有影響力的人。
NO.6
《二戰後的美國高等教育》
作者:Roger L. Geiger(美)
出版社: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推薦原因
戰後的美國大學如何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知識體系?隨著戰後美國政府和社會對教育的鼎力支持,美國高校入學人數激增,其在美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發生了巨大轉變。本書作者、賓大教授羅傑·蓋格追溯了戰後美國大學的歷史,對經濟增長與研究性大學發展之間的聯繫進行了論述。
NO.7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
作者:丹尼爾·科伊爾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推薦原因
天才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基因與環境哪個力量更強?天才擁有的細胞類型,我們其他人也擁有。一旦有人花費一萬小時進行精深練習,任何人都可能獲得技能!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詮釋天才的「一萬小時法則」。大聲告訴你:「了解異類還不夠,我們的目標是成為異類!」作者將拜訪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運動員、銀行劫匪、小提琴手、戰鬥機飛行員、藝術家、滑板愛好者,見證「一萬小時法則」規則的運作。作者訪問了各類科學家、教練、老師、人才研究專家,揭示技能學習過程的新秘密。
NO.8
《我的二本學生》
作者:黃燈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推薦原因
有人說,學歷已經成了劃分當代年輕人階層的一根線。 今天這個社會,你在知乎和微博熱門裡,說起年輕人的學歷,談論的清一色都是「985」「211」。
過去的一年裡,和學歷有關的熱門話題,都是「985廢物」「985相親局」。仿佛高學歷就像路邊的花草一樣平常。 而其實,能考上「985」的人,約佔高考考生人數的2%左右。他們根本就不能代表當下的年輕人。 二本學生,這個沉默又龐大的的群體,才是年輕人裡的中流砥柱,真正能代表當下的時代底色。
《我的二本學生》,是廣州一所二本學校的老師,15年裡對她學生們的一種觀察。 這些二本的學生們,有一些明顯的共性: 有過夢想,但很輕易就向現實低頭了;他們安於普通的命運,也接納普通的工作,追求安穩遠勝過追求成功。 在這本對二本學生的「人間觀察」裡,你可以找到自己和朋友的影子。這很無奈,卻很真實,而直面真實,也許才是擺脫困境的第一步。
NO.9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作者:威廉·厄姆(美)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推薦原因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一書,是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是一本深受學生和教師歡迎的教育心理學著作。
他用認知心理學的原理,詳細分析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注意的一些問題。書中每一章都運用了一個認知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如「事實性的知識先於技能」「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我們在已知的環境中理解新的事物」「兒童在學習方面更多的是相似而不是不同」「教學技能可以通過練習而提高」等等。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是一本關於認知心理學的普及讀物,也是一本教育心理學的入門書籍。書中的許多觀點新穎而深刻。如開篇伊始關於大腦的作用的分析,作者認為,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於使你避免思考。雖然人類生來就具有好奇心,但是我們不是天生的傑出思想者,除非認知環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則我們會儘可能地避免思考。
NO.10
《無為而治 設計自動運行的企業制度》
作者:戴天宇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推薦原因
《無為而治:設計自動運行的企業制度》是2014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戴天宇,本書用淺顯的語言、嚴謹的論證、大量作者親身設計並成功應用於管理實踐的制度設計案例有力證明了:經過科學設計的管理制度,是可以自動運行的。
作者對管理制度原理剖析之深刻、對工具設計之嚴密、對實踐應用之巧妙,令人讚嘆。全書邏輯嚴密,酣暢淋漓,一氣呵成,帶給人一種愉悅的閱讀和思想體驗。
NO.11
《批判性課程 學校應該教授哪些知識》
作者:內爾·諾丁斯(美)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推薦原因
作者諾丁斯是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如今的我們正身處於VUCA時代,教育的主題也有更多的審視與思考。本書把人們習而不察的生活現象納入學校教育,拓展了教育的內涵與途徑,引發我們重新思考所教的內容以及為何而教,所提倡的批判性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對教育者深具參考價值,有助於我們更恰切地理解與踐行教育與生活世界之間的聯繫。書中關於自然主題的章節,對於后冠時代的生命教育也能引發更多借鑑與探討。
NO.12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作者:拉爾夫·泰勒(美)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推薦原因
本書是教育家泰勒的經典著作,是迄今為止課程領域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上世紀20年代未,美國進步教育協會發起著名的「八年研究」,不僅對美國大學入學要求和中學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由於它指出了教育目標、課程設計和評價過程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既孕育了教育評價領域,又為現代課程理論奠定了基礎。
而泰勒的主要貢獻正是在這兩個方面。泰勒在書中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構成了考察課程與教學問題的基本原理,既為課程開發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又為現代課程研究開創了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