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腔:一說到釣魚島,蔡英文就啞巴了

2021-01-08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資料圖:蔡英文。

日本衝繩縣石垣市議會22日通過議案,把釣魚島的所謂「行政區劃」更名。眾所周知,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此次日本挑起的改名事件,是對我們領土主權的嚴重挑釁,也在兩岸引發強烈不滿。臺灣民眾要求當局對日本「硬起來」,但蔡英文日前卻在前呼後擁下拜廟、「掃貨」,聲稱「不談政治」。

所謂「不談政治」,大抵是自欺欺人而已。一張伶俐嘴、兩滴鱷魚淚、三寸不爛舌、四顧唾沫飛,這是不少綠營政客的看家本領。

君不見,去年香港「修例風波」中,蔡英文當局打了雞血一般,嗆聲分貝高得很,一副「我們跟香港人民站在一起」的義正辭嚴貌。島內罷韓案通過後,她急不可耐跳出來表態, 「痛打落水狗」後的得意貌早已刻在臉上。說到美日,她多次就某些議題用日語和英語發推,媚態可人,透著「地無分天南地北,人無分男女老幼」,一副大愛無疆的卡哇伊貌。

只要聽聲辨音,不難發現,綠營維持的「執政水準」,倒有一多半是靠口水來幫襯成的。怎麼一談到釣魚島,就立馬成了縮頭烏龜?

因為民進黨當局有不能明說的顧慮。「臺日友好」是蔡英文當局堅定不移的「外交方針」,在民進黨鬧得兩岸關係日漸疏遠之際,更需要強化臺日聯結。說到底,媚日也好,舔美也罷,為的都是借勢「抗中」。選舉時整天高喊「主權」,為的都是跟大陸對抗藉以騙騙選票。一旦為了釣魚島與日本翻臉,政治算盤打不響,綠營的政治利益也無法保證。

這點連民眾都看得非常清楚。根據22日發布的一份島內民調顯示,有7成的民眾認為臺當局應以強硬的態度應對日本的做法,同時有近5成的民眾進一步認為,從民進黨當局對釣魚島輕忽、草率的態度可知,蔡英文說要維護臺灣「主權」,其實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根本不會有具體的行動。

蔡英文當局對內的野蠻無能與對外的軟弱畏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面對「友邦」, 「主權」、漁權都可以放在一邊。照此推論下去,太平島變成了「礁」,衝之鳥礁變成了「島」,都是同樣的道理。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兩岸同胞都負有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責任,應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和根本利益。為了島內的一己一黨私利,卻置民族利益和尊嚴於不顧,島內民眾就不幹。

臺灣宜蘭縣議會於6月11日通過臨時動議案,建議縣政府將釣魚島更名為「頭城釣魚臺」。島內政黨和民眾也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和建議,包括請蔡英文與宜蘭漁民出海登島宣示「主權」,當局立刻召見日本「駐臺代表」等,臺灣民間也將串聯漁會及各團體發動新一波保釣。

即使這樣,民進黨當局卻像是跳向另一個平行時空,不僅本身無意主動捍衛「主權」,也不願藉由民氣向日方宣示立場,看似丟盔棄甲到令人匪夷所思,其實私心太重其來有自。民意洶洶,一下子照便映照出綠袍迷罩下的那個「偽」字來——口稱「愛臺」的民進黨和「空心菜」,實際正在幹的都是些什麼勾當?! (文/王大可)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相關焦點

  • 一說到釣魚島,蔡英文為啥就啞巴了?人民日報發文怒斥:縮頭烏龜
    據環球網報導,6月22日,日本衝繩縣石垣市正式為釣魚島改名,遭到中國人民的一致譴責,而海峽對岸的蔡英文當局卻對此事避而不談。《人民日報》23日發表銳評指出,臺灣綠營政客的"執政水準"大部分是靠口水撐起來的,一旦涉及釣魚島,立刻就變"縮頭烏龜"。
  • 一談到釣魚島,蔡英文又成了縮頭烏龜
    編輯:拾遺根據東南網報導,日本衝繩縣石垣市議會於6月22日通過了一個和釣魚島相關的議案,據悉,在議案當中,提及了要對釣魚島進行所謂的「行政區劃」名稱的更改。社會各界呼籲捍衛釣魚島在國際社會上,有一些土地和島嶼存在著爭議,自古以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一直就是屬於中國的領土,當下由臺灣宜蘭縣進行具體管轄。可這一次日本竟然說要對其進行改名,很明顯就是在挑釁中國,對此,大陸和臺灣地區都對日本的進行了譴責,社會各界都強烈表態,希望民進黨當局能夠捍衛釣魚島。
  • 蔡英文在釣魚島議題上「裝死」,背後是在排練一出「大戲」
    資本撐腰,營銷一買,熱搜上去。等到目的達到後,只要推說是要尊重的「人民的意志」,就能萬事大吉。當然蔡娘娘口中的「尊重」,都是有選擇性的。要不然,最近因為日本給釣魚島改名的事情,「人民的意志」明明很生氣,甚至想邀請她登島掛門牌。
  • 蔡英文稱「釣魚島屬於臺灣」被指抽李登輝耳光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蔡英文稱「釣魚島屬於臺灣」被指抽李登輝耳光。(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圖) 中國臺灣網7月28日訊 民進黨主席暨2016參選人蔡英文今天受訪稱,「釣魚島是屬於臺灣的」,並說民進黨從來沒有放棄南海主權。 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今天早上出席活動前接受媒體訪問時做上述表示。
  • 一談及釣魚島問題,蔡英文怎麼就收起獠牙,做起縮頭烏龜了呢?
    崛起中國作者:滕飛崛起中國編輯:淺夢前不久,日本石垣市通過的「釣魚島更名」議案引發了不小的轟動和危機,而對於釣魚島隸屬於中國領土這一事實,本就無以否定,但現在日本搞出這一系列「更名」事件,就是在向我國領土主權發出挑釁
  • 為啥一提及釣魚島,蔡英文就失聲了?
    【文/海峽軍情 小茹】日本衝繩縣最近計劃將釣魚島進行所謂的「行政區劃」更名,該議案已經通過。大家知道釣魚島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日本無權利進行更名。所以說,這次日本的舉動,是明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挑釁。但是蔡英文作為臺灣地區的領導人,卻沒有任何的反應,反而在一些無關的活動上大出風頭,對此絕口不言。蔡英文好打口水戰蔡英文聲稱自己「不談政治」,但是根據她一貫的表現來講,簡直是自欺欺人。蔡英文的做法是典型的綠營政客上演的戲碼,已經被臺灣民眾所識破,對她的一些言語,臺灣民眾已經選擇無視和不相信。
  • 拒登釣魚島「掛門牌」蔡英文遭同黨議員打臉
    面對日本更改釣魚島行政區名,國民黨的反應較執政的民進黨當局快且直接,黨主席江啟臣在臉書粉專發文,主張「捍衛釣魚島主權,蔡『總統』寸步都不該讓!」江啟臣說,釣魚島主權無論從歷史文獻,還是從地理及法理,都屬於「中華民國」,這是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任何作為都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
  • 八田與一要換頭 因綠營民眾被洗腦 - 港臺腔 臺灣新聞 香港新聞...
    蔡英文祭拜八田與一 圖源:中評網現在臺灣流行什麼?斬首。前有蔡英文害怕莫須有的「斬首」行動,後有蔣介石、八田與一銅像被斬首。斬首成風,冤冤相報,昭示著臺灣社會的對抗與撕裂。之後,李登輝時期推出的初中《認識臺灣》教科書,首次在課本中提到八田與一興建嘉南大圳。此後,輿論開始出現愈來愈多肯定八田與一貢獻的論調。繼任領導人延續此風,陳水扁於2007年頒贈八田與一褒揚令。2011年,時任臺灣領導人的馬英九與民進黨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都公開頌揚八田與一的貢獻;同年,八田與一紀念園區開幕,馬英九致詞時表示,他4年前就認為臺灣人對八田表達的尊敬還不夠,應該興建紀念園區。
  • 蔡英文對美防長釣魚島表態不吱聲 被罵頭埋沙裡的鴕鳥"總統"
    據臺灣「中央社」2月6日報導,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日前表示釣魚島適用「美日安保條約」,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唐德明6日表示,蔡英文對馬蒂斯表態「靜默不發聲,讓人失望」。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日前訪問日本,拜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時表示,釣魚島適用「美日安全保障條約」。
  • 港臺腔:臺灣對陸出口創紀錄,「脫鉤論」成笑柄
    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蔡英文,東南亞都被視為臺灣減少對大陸經濟依賴的主要出路,昔日「南向政策」早已慘敗,「新南向」同樣淪為笑柄。這足以證明,妄圖與大陸搞經貿切割,嚴重違背經濟規律,只會換來一敗塗地的下場。作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大陸堪稱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對島內經濟起到強有力拉動作用。
  • 港臺腔:被忽悠成「豪豬」,還自嗨?
    有島內媒體算了一筆帳,蔡英文上臺以來,11次對美軍購花了5600億元新臺幣,相當於臺灣人均負擔2.43萬元新臺幣,這還沒算上其他防衛預算。如此窮兵黷武,財政受得了嗎?數據顯示,民進黨當局目前已是負債纍纍,所欠債務共計6.1萬億元新臺幣,臺灣人均已經背負26萬元新臺幣債務。有國民黨「立委」指出,2022年才是民進黨當局對美軍購的付款高峰,到時候負擔更重。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然而,島內民眾對此相當無感,輿論頻頻質疑:冰冷的GDP數字一直在漲,民眾所得卻不升反降,民進黨當局所謂的經濟政績,喊得震天價響,到頭來竟是如夢一場?臺灣經濟發展到底有沒有起色,島內民眾生活到底有沒有變得更好,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幾組數據。
  • 蔡英文,有種別跪!
    蔡英文竟稱日本給釣魚島改名是「大陸公務船引起」。日本衝繩縣石垣市議會22日通過議案,把釣魚島(臺灣稱「釣魚臺」)的所謂「行政區劃」名稱由「登野城」改為「登野城尖閣」。據臺灣《聯合報》23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回應此事時聲稱,因大陸公務船「長期在相關海域活動,騷擾到了附近漁民」,才導致這場風波。
  • 港臺腔:臺灣「單身狗」過年遭親戚盤問,是這樣求生的
    春節期間,港臺腔將帶你走近臺灣,感受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一直以來,華人有著自己獨特的家庭觀念,無論走到哪裡,親情都會是重要的紐帶。春節前一兩周,在臺北、新北、高雄等大城市工作或居住的人就陸續踏上返鄉的火車,與家人團聚。家人聚在一起,也產生了不少甜蜜的「煩惱」。
  • 臺灣記者蔡漢勳:最想帶臺灣獼猴再去釣魚島
    蔡漢勳說,當時臺灣當局把維持對美的「友好關係」定為「最高國策」,負責宣傳的國民黨文工會還特地通知媒體不要報導或評論琉球託管問題。蔣介石對 《經濟日報》的做法很不滿,令其停刊4天「深刻反省」,一干人等遭到處分,本來跑時政新聞的蔡漢勳改跑工商新聞。他說,蔣介石雖然多次強調釣魚島的主權,但他的親美媚美政策實際上「暗助」日本控制了釣魚島。
  • 港臺腔:狂徒要補的,何止是歷史課
    史學家錢穆曾說,欲其國民對國家有深厚之愛情,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深厚的認識。欲其國民對國家當前有真實之改進,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真實之了解。但凡對中國近現代史稍有了解,都不會使用「支那」來侮辱內地同胞,乃至動輒向英美勢力搖尾乞憐,打著他國國旗,跑到英美領事館門前求助。
  • 蔡英文的三板斧露出了狐狸尾巴
    不信試問,同為女性、號稱理性的蔡英文,針對「慰安婦可以是自願的」謬論難道沒有自己的判斷?但事實、常識究竟為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維護教育上的「去中化」才是綠營大計,似乎才是「政治正確」。 反「課綱微調」已經成為新當局一個操縱民意和社會敏感神經的極佳槓桿,所以教育部門負責人才急不可耐搶「政績」。「太陽花學運」不管內裡如何暴動、幼稚、被操縱,但無疑凝聚了島內部分民意。
  • 島內保釣團體批蔡英文對日軟弱
    據臺灣《中國時報》10日報導,「中華保釣協會」和「臺灣釣魚臺光復會」等團體9日到臺北「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抗議,呼籲「內除國賊、外抗強權」。南方澳漁民稱,他們世代皆以釣魚島海域為傳統漁場,而日本歷來所有命名或改名、私有或國有化的行徑,「等於是在我們的領土上行使日本主權,連帶鞏固與主權相關的漁權及其他權利」。
  • 蔡英文執政將滿周年,年輕人為何「粉轉黑」?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資料圖)隨著「5·20」臨近,臺灣「美麗島電子報」公布蔡英文執政一周年民調,就民眾如何看待島內經濟狀況、對蔡英文的信任與滿意度、當局在重大政策與改革中表現是否符合民眾期待進行調查。在長期「跌跌不休」的蔡英文民調前,全面潰敗的年度成績單本不讓人意外。
  • 日本地方議會要給釣魚島更名,民進黨當局當起了縮頭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中方維護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日方通過所謂「更名」議案,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挑釁,是非法的、無效的,不能改變釣魚島屬於中國的事實,我們對日方有關行徑堅決反對,中方已通過外交渠道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並保留做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