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在「果腹已經不成問題」的今天,如何在吃飽之餘還能保住一條小命就成了重中之重。然而,殘酷的現實卻給我們狠狠打了一巴掌,「蘇丹紅鴨蛋」「健美豬肉」「染色饅頭」的出現無不讓人驚嘆黑心商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近日,食品毒物就又新添了一員猛將,那就是溫度計中的水銀,鄭州一名孕婦在與家人外出聚餐時,食用了店家烹飪的乾鍋肥腸,結果嘴流水銀鼻血不止,只能緊急送醫求救,頭條前瞻的鄧高遠看完真是後怕不已「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水銀殺人法?」
水銀成肥腸伴侶,外出用餐小心喪命
隨著後宮劇的風靡一時,各類古代酷刑也逐漸浮現在我們眼前,「吞金」就是一種常見的殺人刑法,即讓人吞服大量水銀,造成汞中毒而亡。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殺人於無形的毒物竟然赫然出現在了餐桌上,鄭州一名孕婦在食用乾鍋肥腸時,嘴角突然流淌出不明液體,隨即落至餐盤迅速形成銀球狀,讓人毛骨悚然。原來豬大腸在儲存時容易變黑,用水銀灌洗不但能防腐防臭,還能粘黏腸壁內的汙穢物,因而被商家公認為是肥腸的最佳伴侶。
孕婦在食用水銀後,除了胎兒有可能會變成像林志穎一樣的「防腐人」外,其餘絕對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水銀中含有大量汞元素,食用或是吸入氣味都可能給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嚴重者還可能會因此喪命。不少喪心病狂的行兇者就將水銀視為殺人利器,此前就發生過多起投水銀下毒案,讓人膽戰心驚。如若不是商家天真到認為水銀無毒,那便是利慾薰心草菅人命,將水銀送到人們的餐盤上,這不是光明正大的置人於死地嗎?
從前若只是單純擔心肥腸洗不乾淨的話,那現在又給了我們一個拒絕肥腸的充足理由,那就是水銀要人命。商家為節省時間和成本,不能將食物清洗乾淨還情有可原,可為牟取利潤不擇手段就太過黑心了。從前是為求便利下館子點餐,現在是為求保命在家下廚,還真是莫大的諷刺。長此以往,不要說乞求吃到健康新鮮的食物,怕是沒有性命之憂就要感謝店家的不殺之恩了。
食品安全問題頻出,還是在家做飯最可靠
在無數黑心商家的研發創造下,食物中的貓膩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可以說,食品安全問題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重視,雖然得到了媒體的大力曝光和相關部門的調查清算,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食品問題依然是層出不窮。一方面要嚴格把關全程監管,另一方面也要對黑心商人重拳出擊,德國在處理「農場飼料遭致癌物汙染案」時就將刑事訴訟和巨額賠償結合起來,法國一旦發現商家出售過期食品或使用非法添加劑,就會勒令關門大吉。只有將嚴查嚴打落到實處,同時建立起透明有效的舉報渠道,食品黑心商才會無所遁形。
當然,中國和西方國家的處境不盡相同,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在鄧高遠看來,與其等待做一隻測試食物毒性的小白鼠,倒不如自己下廚來得更為安全可靠,這次在餐桌上發現了水銀,下次在飯碗裡說不定就會吃出砒霜,食品安全問題若一日不解決,民眾懸在嗓子眼的心就一日不放鬆,說到底,這還是個惡性循環。如何讓商家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讓消費者重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這恐怕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