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有點意思,被奉為投資經典的名言——「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並不是出自投資大師或經濟學家,而是出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傳世之作《堂吉訶德》。
塞萬提斯出身貧困,一生坎坷,就連他那不朽的《堂吉訶德》也是在監獄裡構思和寫作的。
雖然無從考證塞萬提斯為何寫出這句名言,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生在投資方面建樹不大。《堂吉訶德》發表300多年後的1952年,一個叫馬科維茨(H.Markowitz)的人發表了一篇僅14頁的論文——《資產組合選擇》,試圖分析家庭和企業如何支配金融資產,才能使財富得到最適當的投資,同時降低風險。至此,「雞蛋籃子」的名言才找到了它的歸屬。
正如先賢們告誡後人的,一半的真理可能就是謬誤。分散投資的由來是投資者對「一個籃子」沒信心,感覺單項投資不可靠,希望在其中一項投資發生虧損的時候,其他的投資能有所收益,從而平衡整體的投資回報。不過人們是否想過,如果投資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區別不大,「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話,那麼「籃子」數量再多也很難分散風險。
言歸正傳講基金。一些投資者買了數支股票型基金希望來分散風險,殊不知它們的業績表現雖會有所差異,但股票型基金在風險收益的整體特徵上雷同,並不能達到有效分散風險的目的。而如果在買股票型基金的同時,再買點配置型基金(比如買50%的易方達策略,買50%的易方達平穩),這才會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風險。
買基金貴精不貴多,關鍵是你的「籃子」是不是夠結實。從基金構造上講,管理人已經把基金資產分散在數十支股票上,從而分散了風險,而個人投資者精選兩三支績優的股票型基金就足夠了,持有太多的同類型基金並無優勢。請記住另一位大作家馬克·吐溫的提醒:「傻瓜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而聰明人卻說,把你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然後看管好那個籃子。」
(作者系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基金理財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