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快樂!
這個假期君君出去浪了一下,結果你懂的
已經是個廢君了
正在這時,表弟給我介紹了個好片子,說是一定要讓我去看看!
《矽谷》第四季
豆瓣9.6
其實這部劇也沒有多厲害,也就豆瓣評分9.6,一水兒的五星好評666。
前三季的評分拉出來看也就平均9.1+吧。
講述美國矽谷,5個屌絲技術宅一路披荊斬棘的創業故事。
搞笑程度堪比《生活大爆炸》。
「尬」點十足的段子比比皆是。
「你從空杯子裡喝水了麼?」
「是的」
「你為什麼這麼做?」
「化解尷尬┑( ̄Д ̄)┍」
還時不時閉著眼黑一把科技大佬。
就這樣,真沒什麼好看的,別圍觀都散了吧~
開個玩笑,如果以上列舉都不想讓你擼劇。
那麼「真實」或許能成為你看劇的理由。
故事發生在矽谷,科技大佬、技術宅的駐紮地,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
男主是個程序猿,聽起很牛X。
但在矽谷,這樣的人一把一大把。所以存在感一直很低。
金毛男是個百萬富翁,他為一些程序猿免費提供住房。
不過條件是要取得他們軟體專利的10%股份。
除了男主,還住著其他4個技術宅。日常就是開發一些「回報社會」的福利軟體。
比如這種能搜索附近「裸女」的黑科技。
故事的轉折要從男主說起。
看似廢材兮兮的男主,搞了個超牛X產品——「魔笛手」
能有效節省儲存空間,非常具有商業價值。引得兩位嗅到金錢味道的億萬富翁爭相出手。
大背頭願意出1000萬美金買下版權。
二八分則出價20萬美金買5%的股權,為男主開公司並推廣。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要拿錢瀟灑,還是自己創業?很顯然男主選擇了拿下二八分的20萬,自己創業。不然就全劇終了!
如果他成功了,他將會擁有一家市值超過十幾億美金的公司。如果沒成功,他就只有20萬美金。然而,創業的艱難是出乎他的想像的。
別的不說,就看他們是如何草率的給公司起名字的。
「一個做愛時可以喊出的詞」
(默默的把谷歌、優步黑了個遍。)
再看看他們是怎麼開會的。
第二天即將要在科技創業展示大會上丟臉輸掉的主角們,個個灰心喪氣。
金毛男帶頭努力給大家打氣。
然後這場動員大會很快變成了一場以擼管為主題的數學建模?!
扎心了老鐵,你離題了知道嗎?
你永遠也猜不到技術宅的圈子有多神奇,
比如他們能召集一窩的奇葩,
抱著求真的執著精神......
精神抖擻一夜沒睡解決了「給800個人擼管需要多少時間」的問題。
第二天的白板:
就是這樣一個非常重口,腦洞天大的情節,是對《矽谷》喜劇基調的最好詮釋:
它黃,它沒格調,但它絕對有趣有創意。
這集也是全劇最有名、觀眾反響最高的一集。也是這一集,奠定了它的「神劇」地位。(大概是神經病的神吧……)
所以一群技術宅如何能成為科技大佬?
《矽谷》用四季的時間告訴你,他們做到了。
《矽谷》作為一部雄心勃勃的諷刺喜劇,它試圖更加真實的反映矽谷當前的社會文化現象。
這部劇的魅力來自兩個對立的立場:
鄙視好大喜功的高科技寡頭和同情奮力推翻他們的創業者。
全劇給人的直覺觀感是:真實。
劇中的一些人物在現實中都有類似的原型。
(大背頭VS賈伯斯)
(二八分VS彼得·蒂爾)
(男主VS扎克伯格)
嚴謹的《矽谷》劇組,還請來了Twitter前CEO迪克·科斯特洛擔任顧問。力爭在細節、邏輯、和專業上做到不出紕漏。
連克斯託羅也是《矽谷》的粉絲。
所以這部看似屎尿屁的喜劇,實際上是部正經的「菜鳥創業指南實錄」。
不同於我們一直以來聽到的那些披荊斬棘順理成章的成名故事,
劇中充滿了各種折騰和作死,幾個程序猿的創業之路走得混亂而曲折。
(一群連商業計劃書都不知道是什麼的菜鳥主角們)
但這種意外的荒誕,卻往往渲染了無比的真實感、引發了無數共鳴。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大多都是沒有外掛外援和天賦滿點的普通人。
但這並不影響我們也擁有著「一個億」的小目標。
這部劇,獻給每一個碼農,
獻給每一個咬牙拼搏著的創業者,
獻給每一個努力讓這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夢想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