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大人告訴我,抱貓千萬不能抱肚子,因為貓肚子裡全是刺。嚇得我小時候每次碰貓肚子都哆哆嗦嗦的,腦補它肚子裡有個刺蝟,生怕它被刺扎著,妥妥的童年陰影。
N多年後,我才知道原來貓肚子裡沒有刺。當時知道真相的我感動的快哭了,終於可以放心抱貓了啊!
當然,今天要說的三個秘密可不是關於它肚子裡的刺,是肚子外面我們看得到摸得到的部位。
第一個秘密,是貓的咪咪。
前不久,我一位朋友發現自己家貓的肚子上有些凸起的小點點,她摳來摳去也摳不下來,嚇得趕緊到網上問那是不是腫瘤,會不會死掉。
她被告知「那玩意兒你也有」之後,又狠狠地被嘲笑了一通。
沒錯,那個就是貓的咪咪。公母貓都有,通常是8個。咪咪們排成兩排,均勻地分布在貓的肚子上。
不過,偶爾也能碰到咪咪多一兩個或者少一兩個這種情況。但是,假如你只找到兩三個,那只能說明你眼神不行。
咪咪越靠近尾巴的位置越明顯,因為前面的毛多把它們遮住了。
所以,以後看到人家肚子上凸起的小點點,拜託請不要摳,那不是疙瘩也不是腫瘤。
第二個秘密,是貓的肚臍。
人家貓是哺乳動物,生下來也是有臍帶的,以後當然也會有肚臍。
小貓的臍帶已經脫落,只剩一個小凸點沒有完全癒合
只是貓的肚臍跟我們不一樣,既沒有坑,也沒有打個結,只有肚臍沒有眼。
貓的肚臍自然癒合了,只在肚子表面留下了一個玉米粒大小的圓呼呼的白斑,不仔細找可能找不到(當然,仔細找也不一定能找到)。
這個白斑真的很隱蔽,被周圍的毛遮住了,但也不是完全分辨不出來,因為白斑上是不長毛的,而且白班周圍的毛還會有點旋轉彎曲著長。
肚臍大概在貓肚子中間稍微靠後的位置,快去找找吧,不過要注意溫柔,肚子是貓的敏感部位。
第三個秘密,是貓肥肥的小肚子。
很多貓的小肚子都是下垂的。我以前一直以為那是因為它們太胖了,有肥肉。有時候我也擔心是不是肚子裡有什麼腫塊。
這個模特本身確實有點胖
後來才知道,人家那是正常構造。
這個小肚子學名叫「Primordial Pouch」(原生囊),像個裝滿了水的袋子,捏起來特別柔軟,還能晃來晃去。真的很好捏,肉肉的很有彈性,嘟嚕嘟嚕的,一摸就停不下來。
這個模特就更胖了,這塊肉絕對不只是原生囊而已
為什麼會有這塊肉肉?
遠古時候,貓的祖先生活在沙漠和叢林地區,風餐露宿朝不保夕,吃了這一頓就不知道下一頓要過多少天才有。所以它們會像駱駝一樣在身上儲存糧食,但是駱駝是存在背上的,貓是存在肚子上的。
有了這塊肥肉之後,它們發現這玩意兒還挺好用的,別的不說,跟貓打架的時候就不怕對方拿後踢踹肚子了,踹到一坨肉上不會疼。而且,爬個高跳個遠什麼的,腿伸得更開了耶,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掙到肚皮伸不開腿了。
所以,貓祖們就一直把小肚子保留了下來。
以後別再以貓有小肚子為藉口說人家胖了,人家的小肚子是正常的,你的小肚子才是胖的。
最後,一張圖看懂這三個秘密:
我是貓公子(ID:imaogongzi),本公子推送沒規律、內容沒節操,而且只講貓,請謹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