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已經決定好,你要養只狗,那麼你就要承擔起你做鏟屎官的責任。新帶回家的幼犬是需要一定的免疫期的,你需要給它打疫苗,讓它有足夠的體質可以抵抗細菌、病毒的幹擾。那麼新生幼犬到新家應該如何免疫?應該怎麼打疫苗?有沒有其它注意事項?接下來,我們就來一一了解一下。
幼犬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是靠胎盤獲取免疫抗體,出生後首先是靠母乳獲得一定的免疫抗體,這些可以保證幼犬在沒有打完疫苗前,身體免受傳染源的幹擾。不過母源的抗體是有時間差異的,每條犬只的都不一樣。
在選取疫苗的時候,最好選擇同一品牌,我們家的幼犬選擇的衛佳五,在疫苗期間不要更換品牌,不然很容易導致幼犬接種失敗。幼犬要確認在健康狀態才可以開始注射第一針疫苗,注射疫苗的十五天會產生一定的免疫力,才能接收下一次疫苗。在接種疫苗的期間,幼犬不能洗澡不能出門,少於其它成犬接觸。
幼犬前三針打同品牌的疫苗,例如是衛佳五,就打三針衛佳五,在第三針疫苗打完後,可以立馬打上第四針狂犬疫苗。之後每年都需要接種一針疫苗和一針狂犬疫苗,這樣對狗狗的身體好,也能讓狗狗遠離帶有威脅的傳染病。但如果狗狗有懷孕現象或者是生病現象,是不可以打疫苗的,特別是母犬懷孕,打疫苗容易導致流產,而且母犬在懷孕時,體內抗體是比較高的,畢竟寶寶也靠媽媽在保護著。
如果還是體質太差或者是營養不良的幼犬,不建議立刻打疫苗的,最好先將狗狗的體質改善,加強,直到狗狗身體健康了,才能開始接種第一針疫苗。在打第一針疫苗的時候,可以先做個體內外驅蟲,然後一周後再去打第一針疫苗。在狗狗體質還沒養好的時候,疫苗可能會導致狗狗病情加重,疫苗也不能產生一個良好的免疫效果。
有少數狗狗在接種完疫苗後,會出現體溫升高、沒有食慾的現象,這都是正常的, 24小時內會褪去。最好在打完疫苗的後半小時,都呆在寵物醫院,為了避免狗狗因為注射疫苗而出現過敏、渾身瘙癢等情況,確認幼犬沒有其它異常,再帶它回家。
剛出生的狗狗就像嬰兒一樣,它們的免疫力還是非常低的,特別的有的幼犬在兩個月左右就被出售,需要進到一個新的家庭,接受新的環境,這時候就要鏟屎官為它進行免疫了,剛到家一周的幼犬不要去打疫苗,等到一周後,幼犬習慣了這個新環境,再帶它去接種疫苗。
在疫苗接種完的這段時間裡,千萬千萬不要給狗洗澡,也不要帶狗出門,等到疫苗打完的一周後,再帶狗狗去洗澡,出門去散步。每針疫苗中間最少要間隔十五天,很多新晉鏟屎官都不了解時間,所以需要在打完後諮詢一下寵物醫生或者是寵物店。不建議新晉鏟屎官自己買疫苗回家給狗狗接種,疫苗真假不知道,鏟屎官沒有技術也不能確定是否給狗狗注射好了疫苗,也不知道用量應該是如何,這樣更容易導致狗狗患病哦!
狗狗的體型與品種有關,與飯量無關,在飼養幼犬的時候,最好保證少吃多餐,而不是多吃少餐,幼犬是不知道飽腹的,你給多少它就能吃多少,吃得太飽對發育期的狗狗並不好,甚至會因為營養過剩,讓狗狗的身體體質越來越差。今天的這些小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各位想要養狗的新晉鏟屎官,也希望你們家的狗都可以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