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縣民盟盟員劉國才先生新作《孔同札記》首發式

2021-01-16 騰訊網

2019年8月25日中午,早勝芙蓉酒店,歡聲笑語,群賢遠至,高朋滿座,其樂融融。大家共同分享八十高齡的老盟員、中學特級教師劉國才老先生的新作《孔同札記》付梓首發式。

80歲高齡的劉國才老師

首發式在古箏曲《高山流水》中拉開帷幕。

首發式由市委黨校幹部培訓科科長賈海洲主持。

寧縣政協副主席楊淑寧致辭

寧縣政協副主席楊淑寧、民盟寧縣支部主委鄭萬鋒分別代表縣政協、民盟寧縣支部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對《孔同札記》付梓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劉老師多年來對政協、民盟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誠摯的感謝,尤其對劉老師在寧縣地方史志的挖掘、修複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給予高度肯定與評價。

寧縣民盟支部主委致辭

應邀出席首發式有縣人大、政協、公安局、組織部、統戰部、宣傳部、教育局、國土局、水務局、文化局、寧縣一中、圖書館、文聯等單位的主要領導、各鄉鎮主要負責人、民盟寧縣支部早勝小組的盟員共計100多人。

首發式上,劉老師委託兒子劉猛、民盟支部主委鄭萬鋒為與會的文化單位、學校各贈送《孔同札記》10本,給與會領導、盟員、朋友各贈書2本。

劉國才,筆名孔同,生於1940年,1963年畢業於原甘肅師範大學(現西北師範大學前身)歷史系,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甘肅省歷史教學研究會首屆會員,中學歷史特級教師,寧縣優秀政協委員、特邀文史顧問。大學時代師從中文系主任彭鐸教授學習詩歌創作2年。一生熱愛教育,鍾情教書,平淡人生,專心向學,從事高中歷史教學、研究三十餘載,先後在定西地委黨校、正寧二中、正寧一中、寧縣一中工作。1995年退休後,仍痴心不改,不顧年邁體衰,發揮餘熱,研究文史,讀書創作,筆耕不輟,以文墨服務於家鄉和人民。

書法家李清舟贈送長聯慶賀

《孔同札記》出版得到了慶陽市政協副主席、民盟慶陽市委主委馬啟昕、慶陽市作協主席付興奎、慶陽市文聯李安平的大力支持,由寧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寧縣老科學協會會長、《寧縣誌》修編委員會主任李忠信先生作序,慶陽市文聯原副主席、書法家協會主席安石題寫書名,慶陽市打工文學社社長高自剛統稿,慶陽市視覺影視公司攝影師、經理李志剛攝影,寧縣新文文印公司經理王新文前期設計,四川黨建期刊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慶陽人在他鄉」網絡平臺編輯張黎的前期報導,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列印、校對初稿、讓劉老師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作品付梓的兒子劉猛、兒媳何金蘭。大家的共同努力讓《孔同札記》得以付梓。

書法家曹達理贈送字畫慶賀

該書共分為九個章節,收錄了作者1963-2019年學習工作生活中隨吟、偶得、歷史歌訣、兒歌、文史資料等,共12萬多字。題材涵蓋廣泛,有黨史、地方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等,詩歌所佔比重較大,有三言、四言、七言等,共計百餘首,兼收錄對聯、回憶文章等。可以歸納為歌頌黨、歌頌祖國類、弘揚傳統文化類、袒露師德情懷類、表達故土情結類、傳承家風家教類五大類。

畫家付廣琦贈畫《碩果》慶賀

《孔同札記》文筆清新、文字凝練、文風樸實、通俗易懂,情感細膩真摯。包含了作者60多年工作、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坦露了一個經歷新舊中國變遷的當代知識分子、一個民盟盟員、政協委員與黨同心同向同行、愛黨愛國愛人民的質樸情懷;表達了一個普通的人民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痴戀、對故土的眷戀熱愛、對鄉風民俗的傳承、對盛世中國的讚美和祝福。作品全力弘揚傳統文化、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弘揚核心價值觀,傳遞滿滿正能量。

劉國才老師致答謝詞

《慶陽人在他鄉》《今日寧縣》網絡平臺將《孔同札記》即將出版的信息發布後,受到了廣大網友,包括眾多一中學子的關注,點擊量達5000多人次,網友紛紛留言點讚。

劉國才老師的全家福

「『壯志夕照伏櫪驥,雄心晚霞奮蹄牛』。這是先生自勉詩中的兩句。我敬慕先生的學識,更敬重先生的精神。一個皓首白髮的人尚能如此,這要靠一生的修煉,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衷心祝賀先生的這些文字集集出版,並相信他能收到更多讀者的喜愛。」(李忠信《孔同札記》序)

附民盟寧縣支部主委鄭萬鋒首發式上的致辭:

劉國才先生新作《孔同札記》付梓首發式上的致辭

民盟寧縣支部主委 鄭萬鋒

尊敬的劉國才老師、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朋友們:

大家中午好!

金秋八月,瓜果飄香,碩果纍纍。今天我們相聚在素以商旅輻輳,人傑地靈著稱的早勝大塬,共同分享八十歲高齡的老盟員、中學特級教師劉國才老先生的新作《孔同札記》付梓。

首先,我代表民盟寧縣支部向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前來參加劉老師新作《孔同札記》首發式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各位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劉老師是一位知識淵博,樂學善教的好老師。是當之無愧的「四有好老師」。他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劉老師先後從教於定西地委黨校、正寧二中、正寧一中、寧縣一中,退休之後返聘在寧縣四中、晨光高中先後從事黨史、中學歷史教學,長期站在高考的前沿陣地指導高三歷史教學。酷愛教育,關愛學生,教學認真嚴謹,講課風趣幽默,聲情並茂,成績顯著,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劉老師總結的《綱目圖示教學法在高三複習中的運用》深受高三文科學子的青睞。他編寫的《聞名西北五省的早勝牛》宣傳了早勝特色,傳承了地方文化,被寧縣一中列為校本教材。長期擔任慶陽地區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委和歷史評審組長。

劉老師是一位勇於擔責,善於建言獻策的政協老委員。他參加政協會議從不缺席,分組會上積極發言,擲地有聲。每次大會之前,必經調查研究,提出事關民生問題、有見地的提案。縣政協六屆委員會授予劉老師優秀縣政協委員。屆滿之後,因年齡原因,理應不在擔任政協委員,但由於他在文史方面的突出貢獻,又被以特邀屆的身份再次被選為七屆縣政協委員,他翻閱大量資料,反覆考證,在縣政協的協助下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文史覓蹤》,其中一些資料或填補我縣地方史的不足,或補充府志、縣誌中的遺漏,或修正了縣誌中的記載失實和謬誤之處,挖掘了縣內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考證了一些有價值的文物古蹟。其資料在新出的市、縣的有關地方史志中被以信史引用。在寧縣他是被公認的「文史通」。

劉老師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盟員。擔任一中政史地教研組期間,受其學識、人品影響,一中史地組幾位老師先後加入民盟組織。擔任支部宣傳委員期間,他關心組織發展,關心青年人的成長。關心愛護,但不失原則。在得知劉甲紅盟員得病,不顧自己年長患疾,親自前往政平礆地半坡看望,送去溫暖,鼓勵其戰勝病魔和困難。對思想偏激、迷茫的盟員,他及時給予教導和糾偏。他走訪老盟員、老同事、多方查證資料,三易其稿,編寫《寧縣民盟發展史》發表在《甘肅盟刊》,填補了我縣關於民盟史的空白,修正了原版《寧縣誌》關於民盟組織記述的有關錯誤。成為民盟慶陽市委會編寫《民盟慶陽史》的主要資料依據之一。

劉老師是一位老有所為、皓首窮經的學者。退休之後,繼續以文墨為社區,為周圍民眾、為民盟組織發揮著餘熱,多次應邀為各類大型紀念活動撰寫詩作,並且多次受到省市縣有關部門的表彰獎勵。在退休後先後受到中共慶陽市委、民盟甘肅省委、民盟慶陽市委主要領導看望和慰問。

劉老師一生紮根農村,酷愛讀書,與文字結下了深厚情緣。在平涼上小學讀過的64K大小《百家姓》至今還保存著。他愛藏書,家裡一個老式木製大衣櫃,成了他的書櫃,藏書壓彎了架板。走進他的臥室,但見窗臺、案頭、床的兩邊都是書。至今,他雖然年事已高,身患疾病,但手不釋卷,讓人驚嘆。

在劉老師八十歲高齡之際,他的《文史覓蹤》的姊妹篇《孔同札記》與各位見面。用劉老師的話講「這不是他一時的心血來潮,也不是為了博得盛名,而是源於自己對歷史專業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懷念,對自己腳下土地的深情」。

讓我們向這位熱愛歷史、酷愛讀書、皓首窮經、筆耕不輟的老者,再次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謝劉老師給我們奉獻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

同時感謝為《孔同札記》作序的縣人大原副主任李忠信先生、封面題詞的慶陽市書協原主席安石先生,慶陽市視覺影視經攝影師經理李志剛先生、精心策劃的市委黨校培訓科科長的賈海洲先生。尤其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列印、校對初稿、讓劉老師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作品付梓的兒子劉猛、兒媳何金蘭。你們的辛勤努力,讓劉老師在有生之年圓了他多年的夢想。

最後,我再次以民盟寧縣支部主委的身份,再次感謝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光臨今天的首發式。

真誠祝願劉國才老師及其夫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順祝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作者:石小平圖片提供:張星

石小平,甘肅寧縣一中教師。喜歡讀書,喜歡徜徉在青山綠水間,先後在網絡平臺上發表散文數十篇。

來源公眾號:空谷一蘭

《孔同札記》部分章節精選

七月的一天,國才先生的兒子邀我給父親書稿作序,讓我著實吃驚不小。自古作序者銜才兼備,而我既無銜又沒才,若臉打腫充胖子,恐怕叫人笑話不說,還白白糟蹋了人家的文字。於是堅辭,但堅辭拗不過堅請,無奈答應他幫助找一位能作序的人,可是費了好些時間也沒有求到,最後只得硬著頭皮勉強為之。

初聞國才先生名,是在二十年前縣政協的一次委員提名會上,知他是一位中學高級歷史教師、民盟成員。而與其謀面,則在三個月後的政協委員會上。他坐前排,兩鬢斑白,視力不好,看樣子是委員中年齡最大的,聽會很認真,還不停地做著筆記。像這麼大的年齡尚能如此謙恭認真,讓我對他油然而生敬意。後來的交往,也證實他是一個幹什麼事都較真的人。我願意與這樣的人做朋友,並且尊稱他為先生。

停下手中的冗務,翻開先生洋洋灑灑的書稿,一篇一篇地讀,細心地品味先生留於其中的東西,感到很吃驚:寫了這麼多,又涉獵這麼廣,真不容易;再看先生的經歷,一個蝸居四堵牆內終日忙著備課、講課、改作業的教書匠,一個退休閒賦家中二十年的耄耋老者,就更不簡單了。先生的書稿,多為朋友之間的即興唱合,也有同事、熟人的應求之作,文辭樸實、情理沛然,很難點評。思來想去,僅就讀後的體味和對先生的了解說一些話。

先生是個誠實人。誠信守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們日常交往的基本準則。「以誠感人者,人亦以誠而應。」他平時教書,看重對學生這方面的教育,再三要求學生做一個不斷修正錯誤、行事磊落、堂堂正正的人。自己也身體力行,即使在閒居獨處時仍能謹慎不苟且、不自欺。

先生是個做事認真的人。他待人謙恭,重情重義,無論多忙還是身體不適,對別人求他的事都欣然應允,且盡力做好。退休後,絲毫沒有懈怠,始終以文墨服務於家鄉和民眾。先生的書教的很好,在學生的眼裡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好老師,在同事眼裡他是一位樂於助人的好同志。當文史教研組的一位老師生病後,他主動接替這位老師的全部課程,每周上課多達26節,一堅持就是三個學年。他長期擔任寧一中史地教研組長、中心教研室負責人,教學認真嚴謹,方法靈活多樣,講課幽默風趣,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與能力提高,重視教學實踐總結和知識更新,撰寫教學論文10多篇,有多篇被國家部委、省廳評為優秀論文,有些還被選入大型工具書。他把浩若瀚海的歷史古籍細心玩味、消化吸收、梳理排列,編成一段一段歷史歌訣,用於課外教材,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先生被評為甘肅省特級教師,又被聘為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成員、甘肅省歷史學會會員、慶陽地區高級職稱評定委員會評委和歷史評審組組長。

先生是個有愛心的人。他7歲失怙,深知「愛」對一個人一個家庭乃至社會的重要。他熱愛教育,鍾情教書,平淡人生,專心向學。讀書人多以入仕為鶩,而先生以讀書治學為樂,多次放棄到黨政部門工作的機會。古人有兩句話,先生一直作為座右銘,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篤行之」「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努力排除名韁利鎖而靜心治學。對學生慈愛有加,在極盡嚴慈之責的同時,也抱寬容與平等的態度,不強求以自己的模式來塑造學生,而強調師生之間平等相處,在交流中相互啟迪而相得益彰。長期從事高中教育,也時刻關注幼兒教育,編了許多兒童喜愛的歌曲、歌謠、快板書。先生也是一位好父親。據他兒子說:「父親好像只有慈祥,沒有嚴厲,但很重視對我兄妹三人的文化底蘊和人格品質的培養,編寫了很多家教材料,如兒歌、三字歌、戒子侄歌、順口溜等,要求我們爛熟於心。」在他的書稿中,也有很多舐犢情深的表露。先生深愛家鄉。退休後,不顧年邁體衰,積極參加一切力所能及的活動。曾被多所學校招聘,發揮餘熱。連續三屆選為縣政協委員,搞調研,提議案,實事求是,切合社情民意。在寧縣,先生是一個被人公認的「文史通」,縣政協聘為文史研究員,撰寫文史資料30多篇,補充府志、縣誌中的遺漏和疏謬,挖掘縣內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考證一些有價值的文物古蹟。先生做這些事,既認真又執著,以致人稱其「史痴」。

「壯志夕照伏櫪驥,雄心晚霞奮蹄牛。」這是先生自勉詩中的兩句。我敬慕先生的學識,更敬重先生的精神。一個人白髮如冠尚能如此,這要靠一生的修煉,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衷心祝賀先生的這些文字結集出版,並相信它能受到讀者的喜愛。

李忠信2018年初秋於寧縣

(李忠信,甘肅省寧縣人大常務委員會原副主任、寧縣老科學協會會長,《寧縣誌》修編委員會主任。)

戒子侄歌

劉國才

人生一世,均有幼年。無知哭鬧,貪吃愛玩。

家庭教育,母慈父嚴。含乳懷抱,斧雕玉圓。

求知開智,辛苦勤儉。娶妻生子,立業今天。

勿論貴賤,勿忘饑寒。勿分親疏,勿追血緣。

生養抱養,恩重同天。養育之恩,三世難還。

汝愛汝子,想汝幼年。撫養何艱?管教何難?

曾父烹豚,孟母三遷。王冕牧牛,買臣柴擔。

古今名人,多受磨難。首推家教,母賢父嚴。

君子處事,報恩消怨。受之滴水,報之湧泉。

人性本善,仁孝為先。世風浮華,年輕易染。

商海風險,輕義重錢。蒙哄拐騙,鑽營高攀。

因緣暴富,不擇手段。諸多教訓,可作史鑑。

小人無知,攀比涉險。學惡則易,勸善則難。

人生匆匆,德行永傳。子孫繁昌,福澤長綿。

二〇〇〇年四月二十日農曆三月十六穀雨時撰於早勝

痛悼權禮老校長

劉國才

鶴飛樓空,

奠祭盈門,

哭逝者惠澤桑梓;

燕歸閣疏,

桃李滿園,

乞繼任恩施早勝。

改革開放惠隴原

劉國才

改革開放四十春,中國巨變環球驚。

脫貧致富十三億,社會主義特色明。

一九七八冬北京,總設計師鄧小平。

三中全會開新篇,改革開放迎春風。

改革試點在深圳,土地承包先農村。

衣食住行變化大,糧票布票成古董。

自古種田必徵糧,種地補貼從未聞。

看病住院可報銷,六十還領養老金。

出門也有小車坐,脫離窯洞住樓層。

多種經營政策好,齊聲稱讚習近平。

政府修建敬老院,鰥寡病殘養終生。

吃住水電設備全,領導不時來慰問。

鄉鎮專門設社區,抽調書記為居民。

唱歌跳舞健身操,廣場每日笑聲濃。

國家法定教師節,尊師重教評職稱。

初中課本免費送,早餐牛奶供學生。

素質教育從小抓,德智體美育新人。

昔日長慶一農村,國家企業很繁榮。

西蘭公路火車通,野王溫泉旅客湧。

政平新橋通長武,陝甘通車快如風。

遊覽唐塔古建築,轉眼又到西安城。

石油管道出馬嶺,新莊煤田矗鑽井。

九龍名酒黃柑桃,中村曹杏蜜棗紅。

寧縣古為義渠戎,民族融合人口眾。

黃土肥沃宜耕種,種瓜種藥又養蜂.

寧縣改革力度大,縣委全力促脫貧。

政協匯聚議政策,改革開放惠隴東。

雖然只說家鄉事,因小見大全國同。

十八大來碩果豐, 四十年鑄復興夢。

二〇一八年五月二十二日撰於早勝孔同書屋

早勝城區西出口景觀帶《景觀亭銘文》

劉國才

隋唐政平,屏衛京華。大業十三,置驛「棗社」。

武德二年,移驛今轄。仍名棗社,古道車馬。

絲綢之路,商賈繁華。同治七年,改名早勝。

商貿重鎮,甘陝皆誇。二〇一四,改革深化。

城鎮建設,全面開花。高樓林立,公路硬化。

強鎮富民,統籌規則。執政為民,黨政齊抓。

深入基層,造福百家。調查研究,杜絕浮誇。

美麗農村,糧蔬果瓜。文明家風,白牆紅瓦。

尊老愛幼,幸福人家。文化廣場,健身消閒。

早勝逢集,市場繁華。超市大廈,客流紛沓。

飯店紅樓,歌舞萬達。陝甘寧青,商賈下榻。

各類小吃,老少皆誇。東牛曹杏,名揚天下。

交易年量,雙億之大。地方財政,逐年增加。

城區西口,兩路交叉。道路兩側,松柏綠化。

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早勝窗口,不比其它。

選址建亭,景觀美化。商會倡議,群情奮發。

機關團體,國營私家。解囊相助,捐資功大。

出智出力,聚沙成塔。城鄉和諧,愛村愛家。

政通人和,時值仲夏。登臨斯亭,胸懷博大。

美我早勝,圓夢中華。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九日甲午歲五月廿二日中午為早勝鎮改稿而作

早勝中學五十周年校慶長聯

劉國才

五十載,代代園丁,獻身隴原,燭燃教壇,兩袖清風,換得桃李遍天下;

半世紀,輩輩英才,起步早勝,揚鞭徵途,一腔熱血,創來碩果傳五洲。

中華歷史長聯

劉國才

上聯:

伏羲演卦,黃帝人文。夏曆垂範,甲骨始殷。諸子百家,孔孟授經。兵馬秦俑,萬裡長城。絲路花雨,張騫鑿空。匈漢和睦,青冢昭君。漢唐一統,宋元明清。四大發明,環球稱頌。康乾盛世,平叛疆寧。鴉片戰爭,英法屢侵。推翻帝制,國父孫文。軍閥竊權,共和難行。百年抗爭,赤縣難明。

觀華夏悠悠上下五千年,民族融合,地大物博,文明古國,落後挨打,終難脫封建痼疾,弱獅強食,國哀民窮。

堪詠堪嘆矣,王朝嬗代,滄桑巨變,有多少百代英傑,名垂丹青,庫藏二十五史,遺留供後人治國資政明鏡。

下聯:

南湖建黨,井岡揮戈。古田議軍,赤都瑞金。遵義穩舵,陝北紮根。棗園燈火,太行紅纓。決戰遼瀋,柏坡電令。鐘山風雨,金陵運終。開國北京,紅旗五星。抗美拒霸,自力更生。改革開放,國富民豐。收復港澳,臺海三通。科教興國,經濟先行。一星兩彈,嫦娥騰空。飛舟攪月,鳥巢圓夢。

看神州煌煌今昔八十載,馬列傳播,雄文四卷,轉軌改制,與時俱進,始易得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和諧繁榮。

載歌載舞兮,民主共和,風雲長卷,海內外炎黃子孫,團結奮進,屹立世界之林,共彩繪當代宏圖特色遠景。

2001年於早勝

詠寧州與早勝滄桑巨變一百〇六字長聯

劉國才

上聯:

古寧州,歷史悠久,三江環抱,雄踞豳境。義渠築都,公劉啟農廟嘴坪,傳十代,西周興,秦北地,漢泥陽,唐宋寧州。金戈鐵馬屏京畿,保國安民,夷夏相融,名將賢相英雄學者輩出,志錄譜傳,豐功偉績,志士景從,前赴後繼,換得慶陽山河新。科學發展,以人為本。海峽通,公祭軒轅黃陵。

下聯:

昔棗社,文化深厚,田野肥沃,勢控關隴。大業置驛,雷帥更名曰早勝,越千載,東方紅,毛澤東,鄧小平,凱歌高奏。大刀闊斧建神州,改革開放,隴原逢春,銅嵋銀西早長公路縱橫,車水馬龍,高樓林立,商賈雲集,貨廣客盈,迎來城鎮市場榮。食美衣新,人壽年豐。我中華,牢記八恥八榮。

二〇〇九年八月七日擬聯

隴原春節贊

劉國才

逢年過節,中華傳統。五十六族,風俗略同。

崇敬祖先,不忘根本。尊老愛幼,和諧睦鄰。

環球華人,炎黃子孫。每逢春節,必舞龍燈。

臺海相通,血比水濃。遙祭黃陵,祝福北京。

經濟繁榮,神州嶄新。世界矚目,國家鼎盛。

士農工商,幹部師生。終年辛勞,難得放鬆。

天涯遊子,思鄉忙奔。孝敬父母,歸家禮隆。

年關將近,雪映山村。臘八吃粥,寒梅報春。

殺豬宰羊,酒釀糕蒸。拆洗被褥,打掃室庭。

除夕三十,忙碌不停。春聯灑金,門懸紅燈。

新年生肖,福祿壽星。福字倒貼,窗花迎春。

肉餡鮮美,灌腸油烹。米酒滾滾,年糕饞人。

插香敬祖,祈禱虔誠。兒孫跪拜,壓歲錢新。

彩電直播,演唱逼真。春節聯歡,引人入勝。

農家小院,爆竹轟鳴。全家圍坐,守夜待明。

雄雞一唱,紫氣東臨。兒童歡蹦,衣帽鞋新。

串莊拜年,跟隨父兄。三五成群,奔走祝福。

春光滿園,幾潔窗明。萬家祥和,人壽年豐。

初二待客,女婿臨門。女兒攜子,招人愛憐。

朗朗笑聲,喜溢門庭。外婆備飯,香味濃濃。

各樣佳餚,色味俱精。寧州小吃,揚名隴東。

「人七」一過,鑼鼓咚咚。社火籌辦,各顯其能。

你繡彩旗,我請龍頭。高蹺亭子,獅舞龍燈。

旱地跑船,五彩繽紛。自編自演,民間振興。

初十齣村,雄獅鬧春。春官揮扇,臨街即詠。

聲隨鼓點,鏗鏘喜人,「日進鬥金,生意興隆」。

因店而異,熱鬧無比。比才鬥智,開道前行。

十五元宵,社火進城。市縣領導,觀賞助興。

四鄉蜂擁,車水馬龍。鑼鼓喧天,萬頭攢動。

九龍廣場,彩燈霓虹。政通人和,歌舞昇平。

龍燈鬧罷,大地回春。兩會召開,忙備春耕。

設施農業,瓜菜大棚。山峁溝梁,植樹造林。

隴原翠綠,萬象更新。展望未來,信心倍增。

丁亥歲臘月有感

劉國才

平生授徒逾三千,誨人不倦豈為錢?

憐貧愛幼施愛心,循序漸進啟愚頑。

博大精深靠苦鑽,推陳出新賴誠謙。

尊師重教強國本,失信忘義成才難。

憶恩師

劉國才

學問全靠勤奮求,豈有妙訣藏此頭。

書讀馬列剖今古,筆拜左遷數風流。

壯志夕照伏櫪驥,雄心晚霞奮蹄牛。

先哲遺訓警鐘語,濃墨續繪新春秋。

《孔同札記》 內容簡介

《孔同札記》是甘肅慶陽寧縣一中退休教師劉國才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共分為九部分,分別是詩歌拾零,主要是工作生活多年即興撰寫的詩歌;關於黨史和地方史,主要是圍繞黨史和地方史寫的詩歌;中國古代史與近代史七言歌,主要是歷史課教學中便於學生記憶,編寫的歌訣;寧縣新兒歌十六首,是編寫的兒童喜聞樂見的兒歌;祝壽詩與喜聯,主要是為親朋、同事寫的詩歌與喜慶對聯;輓聯、碑文、祭文及回憶文章部分,主要是為親朋、故友寫的,表達了懷念之情。收錄作品12萬字,每一首詩、每一篇文章都飽含著劉老的家國情懷,赤誠之心,浸潤著劉老思想和智慧的雨露,弘揚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是老年人的益友,青少年的良師,更是中年人的人生指南。

編 後 記

「畢生心血不尋常,字字句句顯真情。」劉國才老先生的作品集《孔同札記》就要付梓出版了,這是老先生畢生的心血。洋洋灑灑餘萬字,每一首詩、每一篇文章都飽含著劉老的家國情懷,赤誠之心,浸潤著劉老思想和智慧的雨露,歷經歲月的洗禮,散發著閃耀的光芒,讀後深受感動和鼓舞!

劉老先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和典範。他自幼飽讀史書,滿腹經綸,一生中大半個歲月,將自己的青春、汗水、心血都無私奉獻給了鍾愛的三尺講臺和摯愛的文學事業。無論是詩詞歌賦、書本教材、還是文史典籍,他都一點一滴攬於心胸,精讀細研,不厭其煩的傳授給學生,三十三年如一日兢兢業業教書育人,如今桃李芬芳,學生遍布全國。離開講臺,仍痴心不改,克服種種困難筆耕不輟,研究文史,讀書創作,如春蠶吐絲般將自己的才情智慧結晶濃縮於紙,精心編輯出版《孔同札記》,這種勤學苦鑽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用劉老自己的話說:能在有生之年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留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人生也就無憾了!我想這大約也是老先生編輯出版這本書的初衷吧。

《孔同札記》題材涵蓋廣泛,有黨史、地方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有兒歌、喜聯、輓聯、祝壽詞;還有碑文、祭文等等,可謂包羅萬象。其篇幅巨大不在「萬」這個數量上,而難在於「象象見真知」,這就非常不容易了。總體來說,收入本集的作品,詩歌所佔比重大一些,共計百餘首,語言質樸,通俗易懂,是心靈的囈語,也是生活中激起的一些細小浪花,以及生命履歷中難以忘懷的些許舊影和味道。字裡行間充盈著真切情意,別有一番意味,耐人尋味。

無論是古體詩詞,還是現代新詩,從兒歌到喜聯、祝壽詞,從輓聯到祭文、碑文都以結集的形式呈現出來,作者皆是為了紀念,為了讓存留於胸的微光將歲月輕輕低訴,已然形成劉老獨特的藝術風貌。

有人說,詩人的心是敏感的、純粹的,同時又是睿智的、孤獨的,也許正是如此,平素生活裡的所見所聞、所感所解,在老先生的筆下皆成詩句。劉老用詩的語言來表達他內心的感知與體驗,表達他對世界和生活的認知、讚美、感恩,生命以個體形式呈現,其意義在於把自我審美體驗創造性地綻放給讀者,讓作者和讀者一起得到愛和美的薰染,讓生活的羽翼豐盈起來,讓深紮根於內心的那棵樹蔥蘢起來!

劉國才老先生生性達觀、待人和善;學識淵博、文史貫通;以德感人、以智育人,為慶陽教育事業的發展,為隴東文化事業的繁榮,功莫大焉!其所著《孔同札記》是老年人的益友,是青少年的良師,更是中年人的人生指南,珍貴難得。

真誠祝福劉老!祝福本書的所有讀者朋友!

賈海洲 2018年12月4日於西峰

(賈海洲,甘肅寧縣人,在職研究生學歷,中共甘肅省委黨校領導學專業畢業,現任職於政府部門。)

八十載艱辛歲月愛黨愛國愛人民痴心故土情不移;

三十年校園春秋樂教樂學樂鑽研紮根教壇心不悔。

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甘肅省首屆歷史教學研究會會員、甘肅省特級教師、寧縣政協優秀政協委員、寧縣政協特邀文史顧問,寧縣一中退休教師劉國才先生《孔同札記》即將付梓出版。真誠祝福老先生!

——賈海洲

相關焦點

  • 河南:民盟河南省委「抗疫原創藝術作品」展演在鄭州舉辦
    央廣網鄭州7月24日消息(記者王勇生 焦宏昌)2020年7月24日晚,「戰疫給我們的啟示」——民盟河南省委「抗疫原創藝術作品」展演在河南省社會主義學院會議中心大禮堂舉辦。本次活動由民盟河南省委主辦,民盟河南省委藝術團、民盟河南省委文化工作委員會、河南民盟企業家聯誼會共同承辦。
  • 民盟青島農大基層委走出去開展盟務交流
    民盟青島農大基層委走出去開展盟務交流 為加強民盟各基層組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民盟成員參政議政和社會服務能力,繼續深入推進「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鞏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政治基礎,更好地做好2020年盟務工作,1月15日上午,民盟青島農大基層委主委李娟教授
  • 柳懷德當選新一屆民盟株洲市委主委
    大會審議並通過了魯立彬代表民盟株洲市第七屆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第八屆委員會和出席民盟湖南省第十四次代表大會的代表。柳懷德當選為新一屆民盟株洲市委員會主委。 民盟株洲市委自2011年換屆以來,80位省、市、縣(市)區三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利用「兩會」平臺,以建議、提案、大會或聯組發言等形式積極履職,5年裡共有省人大代表建議20件,省政協委員提案22件,市政協民盟集體提案18件,市政協委員個人提案148件。截至2015年底,全市在冊民盟盟員691人,其中在職468人,女盟員286人。
  • 「同心脫貧微日記」民盟盟員鄒佳霖:愛是一種溫暖的力量
    我公司上下迅速行動,投入到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為花園鎮政府、顧縣鎮政府、嶽池紅十字會、嶽池工商聯、嶽池民盟、武勝紅十字會、廣安區紅十字會、華鎣慈善會、廣安棗山園區、華鎣市溪口鎮等17個單位及個人捐款21萬元,一次性口罩12000個,消毒液、酒精等物資325斤。奉獻愛心,傳遞溫暖,如今已成了我公司全體員工的一種共識。
  • 《中國鳥》特種郵票首發式在動物所舉行
    首發式現場    2月28日,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主辦,中國科學院集郵協會、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中國科學院老年集郵協會承辦的《中國鳥》特種郵票首發式在動物研究所舉行中國科學院文聯主席郭曰方、《中國鳥》郵票設計者曾孝濂、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所長助理-中國動物學會秘書長魏輔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副理事長孫悅華、中國鳥類學會秘書長張正旺、中國科學院老年文聯主席朱志良、著名郵票設計家吳建昆以及中國科學院科普辦公室、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中國科學院集郵協會、中國科學院老年集郵協會、北京市及城八區集郵協會的有關負責人共計近200人出席了《中國鳥》特種郵票首發式
  • 百日宣講|天使盟員全國開講,近千家企業赴課如潮
    聯盟七大片區同時面向企業約課,各位優秀的天使盟員紛紛制定宣講計劃,近一個月以來已有多位盟員順利開展宣講活動,近千家企業因此受益,好評如潮。【東北片區】率先開講2020年11月10日上午,牡丹江市某企業家協會邀請聯盟第067號天使盟員高天姿作《專票電子化和人民幣電子化後企業稅法風險識別》專題講座。
  • 寧縣:義警列隊!黨徽在防疫標兵胸前閃耀
    旌旗獵獵鬥志堅戰疫「保衛戰」打響後,寧縣義警舍小家、顧大家,不計得失、不顧安危,第一時間駐守在農村疫情防控第一線,默默守衛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防線。疫情防控執勤點作為抗疫力量的一支「新軍」,寧縣義警隸屬於寧縣義警協會統籌管理,該協會成立於2019年9月19日,主要秉承新時代「楓橋經驗」和警務活動社會化理念,是全省首家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的以群防群治為主業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也是全省首個具有志願者性質的群防群治組織,協會有效彌補了寧縣警力不足的問題,擴大了基層社會治理的群眾基礎,為構建農村社會治安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 寧縣博物館精品文物|明褐彩詩文四系罐
    寧縣博物館精品文物|明褐彩詩文四系罐 2021-01-04 2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斯人已去,星光永照——鄒逸麟先生追思會在滬舉行
    鄒逸麟的家人、摯友、同事、學生及各界人士30餘人相聚在上海民主黨派大廈,共同追思、緬懷先生。會議伊始,一段鄒逸麟先生口述歷史影像,讓與會人員重溫了先生的音容笑貌。之後,大家紛紛述說著先生的生平經歷,回憶與先生的交往片段,表達對先生的崇敬愛戴和哀思之情。民盟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丁光宏對鄒先生的家屬表示慰問,同時對與會人員的到來表示感謝。
  • 寧縣這個村子發現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豹貓
    圖:馳騁今日,寧縣焦村渭一口村村民發現一隻吃雞的動物,將其捕捉。經森林公安人員辨認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豹貓,遂立即保護起來,不日將回歸自然。來源:寧縣微生活
  • 春至校園花滿地,寧縣小學四五六年級學生開學複課
    寧縣焦村小學四年級三班班主任強娜娜說:「學生到校後,在操場進行單行列隊,間隔一米進行體溫檢測,進入教室之後對學生進行勤洗手等衛生習慣的教育,教會學生七步洗手法,同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截至目前,我縣初高中學生已全面復學,據了解,小學一二三年級將於4月20日復學。
  • 助力鄉村振興 民盟河南省直三支部赴濮陽調研特色養殖
    助力鄉村振興,民盟在行動。8月30日,民盟河南省委直屬第三支部主委張雲嶺,民盟河南省委青年工作委員會、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張黨權,民盟河南省委青年工作委員會、黃河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軒曉博等一行10餘人赴濮陽開展鴕鳥特色養殖調研活動。
  • 餘文樂新作《怪物先生》,光怪陸離的魔幻世界,你喜歡嗎?
    而最近備受大家關注和期待的他就有一部新作品來和大家進行了見面,這部作品就是近日備受大眾關注的《怪物先生》這部電影,對於喜歡看影視劇作品的小夥伴們來說,相信大家對於怪物先生這部電影應該都不會陌生,畢竟這部作品如今在各大網絡視頻平臺上的知名度和熱度都特別高,很多觀眾都非常關注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