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開萌寵市場的「情感經濟」

2021-01-14 波奇網

當前,隨著低層次的生活需求得到滿足,高層次的情感需求逐步顯現並成為主導。而人類作為情感性動物,在不斷的前進過程中,情感需求也時時發生著變化。

與過去的物質消費相比,圍繞寵物的情感消費是一種彈性更大的持續性消費行為,擁有巨大的容量和上升空間。國內更是誕生了諸如波奇網、狗民網等優秀的寵物服務平臺。

就像賈伯斯說的那樣,「情感經濟」將取代「理性經濟」。那個基於技術致勝的時代早已被如何「與用戶產生情感共鳴」和怎樣「製造讓用戶難忘的體驗」所取代。簡單勝過複雜,消費者需要的不是平臺,不是標準,更不是企業所謂的什麼戰略,需要的只是能夠讓他們滿意的產品而已。

寵物情感經濟的誕生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認為,孤獨不僅來自身邊無人,更是因為無法與他人交流重要感受。網際網路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接觸被線上聊天取代,線下生活全面陷入對於孤獨的焦慮。

而寵物擁有可愛軟萌的外形與天真無邪的內心,能夠恰到好處地觸動與撫慰現代人感情深處的缺口,並引導相關消費行為的產生。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起源於日本的「貓咪經濟學」又一次被現實驗證。事實上,貓咪經濟學的背後是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人們的孤獨感的釋放和情感的寄託。

分析「吸貓人群」的特徵便不難發現,「吸貓者」大多數為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輕人和「空巢老人」。因而「擼貓」本身是充滿孤獨感的人群對於情感需求的替代式滿足,寵物情感經濟也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

寵物情感經濟的蓬勃發展

數據顯示,在2015年,貓咪總共為日本GDP貢獻了約2.3萬億日元,甚至遠遠超過了日本國民偶像AKB48的565億日元。

實際上,寵物行業的發展是存在其內在邏輯的。眾所周知,中國獨特的家庭結構即老人、上班族和獨生子女,這就決定了飼養寵物能夠滿足三代人不同的需求。一方面,老齡化已成為中國不可避免的趨勢,飼養寵物則成為解決孤寂生活,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中國獨生子女家庭結構,也使孩子們把寵物當作自己的夥伴,飼養寵物成為培養孩子愛心和責任心的一種手段。而對於上班族來說,飼養寵物則成為緩解城市快節奏生活、釋放壓力的途徑。

如果考慮到中國人收入的快速提高,使得飼養寵物的成本大大降低,同時寵物價格又逐步平民化,因此,寵物進入普通家庭也成為普遍的事情。

同時也要看到這個行業的巨大潛力,雖然寵物行業在中國剛剛起步,但整個寵物行業產業鏈相對複雜。可以說人類需要的,寵物也需要,人類不需要的,寵物依然需要。比如人類面臨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需要,寵物也需要。人類不需要寄養等服務,但是寵物是需要的。可以看到,寵物經濟是一個繼旅遊經濟、體育經濟之後在中國新興的一種經濟業態。

此外,像是在日本,以寵物為賣點的體驗式商業不僅僅只有寵物咖啡廳這麼簡單。在日本的永旺夢樂城城幕張新都心店、東京六本木新城等商業項目均設立了寵物專區,為寵物的健身、醫療、寄宿、交友提供的各類專項服務。由於帶寵物逛商場的人越來越多,日本商業地產聚焦體驗經濟的做法是全面推行寵物經濟,包括六本木新城在內的所有的主題商業、公園等,都設有寵物專區,在商場的後門和側門提供專門的環境和服務,包括寵物美容、寵物玩具專區、寵物廁所等。

除了寵物商業外,近年來,很多西方國家在每年的6月下旬都有一天是帶寵物上班日,包括谷歌、亞馬遜在內的不少公司都有這個慣例。而據相關媒體報導,有些公司甚至可以天天帶著自己的寵物上班,這一現象,也與美國人喜愛寵物密不可分。

撬開千億市場的「孤獨」

消費升級的時代,人們購買商品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使用價值,更多時候是購買一種情感上的滿足。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表明,人在滿足最底層的生理需求以及安全需求之後,便開始追求歸屬感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

在物質極度豐盛的現代社會,大部分90後、95後面臨著更多的情感需求。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的單身人口已經高達兩億,其中8成左右是年輕人。此前曾有調查指出,當代的年輕人72.19%在外地生活,其中61.47%的人會感到孤獨。因而「孤獨經濟」成為許多行業的新方向。

對於孤獨感愈發濃烈的年輕人來說,寵物的陪伴則會讓他們獲得安全感以及被需要感的滿足。因而,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年輕消費者在寵物相關的消費上也更加注重感性價值。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寵物情感經濟實質上是「孤獨經濟」的一種延伸,因而對於寵物經濟賽道中的企業們而言,感性品牌價值的塑造將成為打造企業品牌壁壘的有效手段。

另一方面,對寵物醫療、服務等偏線下的賽道而言,感性價值導向下,除了對寵物本身的關注之外,讓寵主感到服務的溫暖與貼心才是用戶留存的關鍵所在。

但其實無論是寵物經濟還是情感經濟,實質上是由解決人孤獨狀態而衍生的情感經濟形式,因而由感性價值驅動的消費行為則成為寵物經濟賽道增長的機遇,而在以營銷為核心驅動的寵物經濟中,從用戶體驗出發,在做好產品與服務的同時發力情感營銷,才是構築核心品牌壁壘的不二選擇。

相關焦點

  • 天貓超市全年萌寵數據,解密消費背後的情感經濟
    近期,天貓超市新近公布的萌寵數據顯示,上海、廣東、江蘇三地寵物主消費金額位列全國最高。其中,深圳、珠海消費者去年豪擲近6萬元人民幣打理愛寵,超過第三位上海,成為最大方的主人。這是一個「情感經濟」逐漸壓過「理性經濟」的時代。那個基於技術致勝的時代早已被如何「與用戶產生情感共鳴」和怎樣「製造讓用戶難忘的體驗」所取代。
  • 寵物經濟火熱興起百億線上消費 萌寵從生活需求延展到情感關注 |...
    阿里媽媽聯合亞寵展、天貓寵物行業發布alimama insight寵物經濟系列報告——針對商家推出《流動時代中的愛寵陪伴》藍皮書,以及面向養寵人群的《萌寵「富」養下的情感消費新聲》。人民日報指出,當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寵物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與此同時,中國寵物消費市場整體規模突破2000億,迎來爆發期。在這樣的背景下,養寵理念正悄然發生轉變。阿里媽媽洞察發現養寵已經進入馬斯洛情感需求層面,寵物生活需求延伸到情感關注,萌寵「富」養成為趨勢。
  • 「萌寵經濟」大爆發,看「鏟屎官」如何撬動百億美元市場
    近年,萌寵經濟迅速颳起一股強烈的浪潮Bone Bone和Chó火爆社交圈,正是映照了當下「萌寵經濟而「萌寵經濟」通過社交平臺帶來巨大的粉絲效應,快速撬動一系列的萌寵產業鏈發展。2020年東南亞萌寵經濟增長迅速,有望達到150億美金,Lazada平臺寵物行業年複合增長也高達100%。由於寵物市場發展迅猛,為推動行業蓬勃發展,行業協會也應運而生——福建省寵物服務行業協會。
  • 萌寵大作戰—淺談國內寵物經濟錢景
    白天快節奏的工作生活讓現代人深感壓力巨大、神經緊張,晚上回家情感無處安放,此時,萌寵自然成為人們情感投射的對象,甚至一度流行養「兒子」以排遣寂寞。/ 2 / 心理因素其次,從心理因素看,人們對萌物的愛近乎本能,即「幼體滯留「 - 喜歡一切有幼體特徵(大眼睛、大頭)的東西是人的天性,幼體的可愛特質能夠引發成人的養育之心。
  • QuestMobile發布2020萌寵經濟洞察報告,小象優品等電商寵物用品...
    近年來,萌寵經濟產業迎來全面爆發。2019年,全球寵物食品及用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314億元,中國寵物食品及用品規模達到86.3億美元,增速持續提高,是全球第二大且增速最快的市場。本周,QuestMobile發布《2020萌寵經濟洞察報告》,截止2020年10月,國內萌寵群體規模已經超過5.3億,短視頻+直播的助力萌寵內容魅力加倍釋放,收穫大批萌寵用戶線上雲吸寵,加速萌寵經濟產業鏈逐步成熟。據分期電商小象優品大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寵物用品銷量持續走高,超過三成用戶在一年內購買過寵物相關的產品。
  • 洞察「寵物經濟」需求本質 龍湖重慶源著天街以「寵物友好型」情感...
    在社交平臺上,越來越多的萌寵博主走紅,在抖音中,以寵物為主題的視頻觀看量已接近500億次。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一二線城市養寵物家庭比例近8%,普通城市近2%。即便如此,相比歐美發達國家超過50%的養寵比例,我國的寵物經濟仍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寵物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024億元,同比增長18.50%。
  • 喜茶借勢「寵物經濟」,攜手萌寵花式玩轉場景營銷!
    02  以萌寵為切入點,刷新用戶對品牌認知 近年來,寵物經濟正值風口。據數據顯示,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在2019年達到2024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2959億元。作為消費主力軍的年輕一代,擼貓擼狗已經成為常態現象,他們願意為自家寵物消費,由此催生了萌寵經濟的爆發式增長。
  • 國金證券:單身大潮下,萌寵經濟背後的故事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寵物作為一種情感寄託方式,寵物消費成為年輕人的新時尚。國金證券研究創新中心數據顯示,線上貓相關用品消費者中90後群體佔比達55%,80後佔比達32%,80前僅佔13%。此外,近兩年來關於萌寵的網絡討論頻度大幅上升,「雲養貓」指數在兩年之間提升了10倍,反映出萌寵經濟的潛力還遠未被完全挖掘。
  • 寵物旅遊市場增值潛力巨大 金誠深入布局萌寵產業
    同時,寵物情感經濟逐漸啟蒙,人們對寵物賦予了更多的情感元素,寵物旅遊這門生意,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想想也是,在衣食住之後,寵物市場面臨的是人們出行社交等更多元化的需求。金誠集團正是抓住了這部分寵物主人的需求,打造了萌寵俱樂部打造的寵物旅遊產品。相較於其他旅遊產品,寵物旅遊需要考慮如寵物安全、交通、住宿等因素,還要開發合適的路線、設計活動供主人與寵物互動等。
  • 萌寵經濟監管不能「懵」
    「吸貓」「擼狗」,很多年輕人為了自己的萌寵不斷「氪金」。從主糧、零食,到玩具、衣服,從智能鏟屎馬桶到專用尿不溼,從寵物咖啡館到萌寵餐廳,「它經濟」的市場正在擴容。青山資本發布的《2020中國快消品早期投資機會報告》顯示,寵物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2000億元。與共享單車、共享移動電源等新興產業一樣,伴隨著寵物市場規模的擴張一併出現的,是不少棘手的現實問題。
  • 萌寵經濟:年輕人花錢求「治癒」?
    在社交平臺上,還有越來越多的萌寵博主在用實踐證明,萬物皆可「吸」。吸貓擼狗養鴨鵝,許多年輕人一邊被萌寵治癒,一邊也為自己的愛寵「燒錢」。從主糧、零食,到玩具、衣服,從智能鏟屎馬桶到專用尿不溼,從寵物咖啡館到萌寵餐廳,「它經濟」的市場正在擴容。青山資本發布的《2020中國快消品早期投資機會報告》顯示,寵物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2000億元。
  • 商業新藍海:萌寵樂園引爆「家庭共享」經濟新活力
    實體商業在面對全球消費市場疲軟和國內傳統消費市場趨於飽和的大環境下,困境進一步加深的深層次原因還是商業模式之爭。如何從競爭的「泥淖」中逃離出來是購物中心探尋的永恆話題。   究竟有沒有一種模式,能讓購物中心有極高的辨識度、難以被模仿,使客流不請自到呢?
  • 「萌寵經濟」時代,電商與專業渠道價值凸顯,本土品牌如何覓良機
    「萌寵經濟」時代,單寵消費提升是寵物食品行業增長主要動力,電商與專業渠道價值凸顯國內「萌寵經濟」興起,寵物食品是最大細分行業國內「萌寵經濟」持續升溫,寵物食品及用品規模已居全球第二,且增速顯著領先於成熟市場。
  • 洞察「寵物經濟」需求本質 龍湖重慶源著天街以「寵物友好型」情感服務連接人與空間
    在社交平臺上,越來越多的萌寵博主走紅,在抖音中,以寵物為主題的視頻觀看量已接近500億次。近年來,我國一二線城市養寵物家庭比例已近8%,即便如此,相比歐美發達國家超過50%的養寵比例,我國的寵物經濟仍有很大的增長潛力。而城市商業空間作為連接城市與人的重要服務型平臺,其對人們情感訴求的關注與回應,也正是重塑城市歸屬,提升消費者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一環。
  • 每5秒一場寵物直播 萌寵短視頻催生新經濟「養活」鏟屎官
    一個新經濟的龐大消費市場雛形初現,寵物「次元壁」破層出圈,獲得越來越多資本的關注。機遇之下,迅速崛起的萌寵博主生存狀況究竟如何,他們有著怎樣的成長經歷?在用戶增長瓶頸下,萌寵能否成為短視頻、直播的新增長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萌寵產業鏈上下遊,為大眾揭露它們真實的變現能力、探尋幾大平臺對萌寵流量池的打造計劃,並對話知名投資機構,分析這條賽道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 抖音觸發「聖杯之戰」,短視頻與「萌寵經濟」攜手撈金
    貓爪杯的迅速走紅,讓業內看到了「萌寵經濟」的巨大市場潛力。單價從原本的199元被黃牛炒至1999元,而在過去人們也許從未想過,一隻帶有萌寵元素的杯子能夠掀起這樣的風浪,貓爪杯一夜之間風靡全網,獲得宛如一線明星演唱會、見面會門票一般的市場溢價,著實令人咋舌。
  • 看實體商業如何抓住千億級萌寵市場「錢」景?
    不難看出,人們願意為萌寵投入的資本和時間越來越多。其實近年來,萌寵經濟就一直在持續穩步增長中。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寵物市場規模已達到2024億元,同比增長18.50%。回溯萌寵經濟,這個千億級的巨大市場是如何崛起的呢?
  • 雙11貓狗經濟大爆發:90後用「孤獨」投餵出2500億寵物市場!
    90後的孤獨撐起千億級寵物市場「養了十年的狗和交了一年的男朋友,誰更重要?」「當然是狗,相比於不確定的男朋友,狗的陪伴和忠誠更為重要,也是一種情感寄託。」你知道嗎?吸貓擼狗,已經在中國「擼」出了一個千億規模的消費市場。
  • 如火如荼的萌寵生意經:寵物消費撐起千億元級市場
    養育寵物投射出的情感寄託,轉化成大量的消費投入,助推「萌寵」生意經愈唱愈火如火如荼的「萌寵」生意經當下,不少年輕人過上了「貓狗雙全」的生活。養育寵物投射出的情感寄託,轉化成大量的消費投入,助推「萌寵」生意經愈唱愈火。
  • 萌寵經濟大爆發,市場規模年增50% - 金評媒
    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際網路關注其他人養的寵物,並為這些本不屬於自己的寵物買單,寵物經濟或將迎來下半場。近年來,由於養寵人數爆發,寵物市場規模激增。《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數據顯示,自2010年開始,國內寵物市場飛速發展,每年保持30-50%的複合增長率,至2016年,整個市場達到了1200億人民幣的市場規模,預計2017年將達到134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