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為大家推薦的是婉達· 蓋格創作的圖畫書——《100萬隻貓》。
作者介紹
婉達·蓋格(Wanda Gag):美國著名圖畫書女作家、畫家。1893年3月11日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新烏爾姆,1928年婉達·蓋格出版了《一百萬隻貓》,先後獲得了1929年的紐伯瑞獎銀獎和她逝世後才設立的劉易斯·卡洛爾書架獎。此後她的許多作品,像《ABC兔子》、《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一無所有》先後獲得紐伯瑞和凱迪克獎。《一百萬隻貓》常常被認為是美國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圖畫書,說它拉開了上個世紀30年代圖畫書黃金期的序幕。
故事介紹
年老的一對夫婦因為寂寞孤單,老婆婆有了一個想尋找一隻小貓的主意來讓自己的生活多一些樂趣,老頭對於老婆婆提出的建議非常的贊同,並且立刻翻山越嶺,爬山涉水去尋找即將為他們的生活帶來樂趣的心中的那可愛的小貓。可讓老婆婆沒有想到的卻是老頭的那份慈愛之心為她帶回了上萬億隻貓,最終導致在無法抉擇去留哪只貓而發生了一場無法想像的互相殘殺的結果。但轉機隨後出現,一隻不怎麼起眼的讓人可憐的小貓躲在草叢中被發現,因為這隻小貓沒有漂亮的外貌,很幸運的活了下來,從此以後這只可憐的小貓不僅變成了最漂亮的貓,更讓人欣慰的是老夫婦想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也就在這個時候到來了。
《100萬隻貓》解讀
1、圖畫書中的圖畫是用來講故事的。
今天,類似《一百萬隻貓》這樣的橫長開本的圖畫書我們已經屢見不鮮了,對「圖畫書是用圖畫來講故事的」這樣的說法,也不會有什麼異議了。但是在七十多年前,這一切都是婉達·蓋格的首創!最典型的,就是第2頁與第3頁合起來的那個畫面,這是一個被永久載入了史冊的經典畫面——老先生出門去找貓,他越過了一座又一座豔陽高照的小山丘……左面一頁與右面一頁合成了一幅畫面,一條彎彎曲曲的山道從左面一頁的左下角,一直延伸到右面一頁的右上角。太精彩了,沿著這條山道蜿蜒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先生和老太太住的那座四周開滿了花的小房子,小房子的煙囪裡還冒著煙,是炊煙吧?再往上,是散落在路邊和山丘上的人家、教堂,還有成片成片的樹和補丁似的田地。啊,看見了,鬍子長得都翹起來的老先生已經走得很遠了,快要走出畫面了。這些都是文字上所沒有的細節,這就是圖畫講給我們的故事。正如松居直所說的那樣,當文字的敘述與圖畫的敘述融為一體的時候,「圖畫書」也就成立了。
2、寓意深刻的語言表達
回味書中富有節奏感的故事語言,驚嘆那出乎意料的故事結局。 為小貓的那句讓人深思的話拍案叫絕:「哦,我只是一隻非常普通的小貓,當您問誰是最漂亮的小貓時,我一句話也沒說。所以,沒有貓來找我的麻煩。」這是怎樣聰明的一隻小貓呢?看似樸實的語言,低調的態度,卻道出了它在危難中生存的智慧,讓結局變得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這真的是一隻很不起眼的小貓,與其他形形色色漂亮的貓、能幹的貓相比,它甚至可以說不足掛齒。可是它卻站到了最後,得到了老爺爺老奶奶的寵愛,吃得飽飽、睡得暖暖,過上了舒適的生活。這是為什麼?我們從小貓的言語中不難發現,正是它的自知之明幫助了它。而那些漂亮能幹的貓到死都沒有明白,是什麼導致了這一不幸的結局。
這個繪本還傳遞了價值觀,首先是老爺爺要是不貪心,每隻貓都喜歡,貓們不會離開他們生活的山丘,也不會發生後面的悲劇。其次就是不爭不搶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那些實力強大的,看似漂亮的大貓在搏鬥中,相互消滅了對方。這種看似有一些殘忍的劇情設計,儘管它們是貓。但這個繪本的出版的時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0年間內,我覺得戰爭對人的那種影響,其實是一種潛在影響。通過武力,相互去爭霸到最後兩敗俱傷,其實也在另一個方面巧妙的暗示,不爭不搶,發展自己,才是硬道理。
3、故事親切,朗朗上口易於留傳。
「從前,有一對老夫婦,他們住在一座乾淨漂亮的房子裡……」這個開頭的口吻我們太熟悉、也太親切了,民間故事與格林童話都是這樣開頭的。事實上,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德國的民間故事。對於在舊世界的風俗、歌謠和民間傳說中長大的婉達·蓋格來說,寫起這類體裁的作品來實在是遊刃有餘。婉達·蓋格從小就聽父母故鄉波西米亞的民間傳說和大人們講故事,再加上她照看弟弟妹妹時講故事的豐富經驗,對於故事那源源不斷的情節、重複的節奏、語言所具有的音韻、講故事的那種起承轉合的語氣等等,早就爛熟於心了。」所以我們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能夠感覺到親切。
《100萬隻貓》和《活了100萬次的貓》對比閱讀
《活了100萬次的貓》是日本作家佐野洋子所寫。有一隻100萬年也不死的貓,它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有100萬個人寵愛過它,有100萬個人在它死的時候哭過,可是它連一次也沒有哭過,它先是國王的貓,然後又是水手、魔術師、小偷、孤老太太和小女孩的一隻貓,但它活得渾渾噩噩,對一切漠不關心,直到有一天它變成了一隻只屬於自己的野貓,愛上了一隻美麗的白貓,它才一次知道為什麼而活......
這隻貓雖然活了100萬次,但是活得沒有自由沒有自我,沒有感情。這最後一次的活,它找到了生活的樂趣,找到了活著的價值,找到了愛,這才是真正的活。
主題方面
兩個故事雖然都是寫貓的,但內容迥異,《100萬隻貓》寫了100萬隻貓最後存活了1隻不起眼的貓,那隻貓不爭不搶,堅持做自己。《活了100萬次的貓》寫了這一隻貓活了100萬次,但是這100萬次卻不是為自己而活,最後他終於知道自己活得意義所在,從而活出了自己。
寫作方面
《100萬隻貓》來源於民間是民間故事,像講一個老故事。《活了100萬次的貓》像是一個紀錄片,記錄了這隻貓活了100萬次的經歷,最後一次它找到了活著的真諦。
圖畫方面
《100萬隻貓》通過色彩及配圖的搭配,筆法簡單但卻很傳神,讓人一看圖就能感受到老頭兒對貓的喜愛之情。《活了100萬次的貓》運用粗拙的水墨畫畫風,雖然看著很粗略,但每幅圖都像一張照片,有貓的個人特寫,有和主人的合影,有全家福,還有夫妻合照,呈現出貓不同時期的不同狀態。
人物方面
兩本書中都是寫貓。《100萬隻貓》寫許多貓因為要讓別人承認自己是最漂亮的,從而他們互相爭鬥,最後互相吃了對方,而有一隻有自知之明的貓知道自己不漂亮,也不爭搶,從而躲過了災禍,在那對老夫妻的照料下,成為了一隻真正漂亮的貓,這隻貓懂得不爭不搶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它認清了自己。《活了100萬次的貓》寫了一隻貓成為了皇帝,水手,小偷,女孩,老太太......的貓,雖然這些人都很喜歡他,但是它活得並不快樂,因為它沒有自我,不是為自己而活。後來它成了一隻野貓,並找到了它此後的白貓的時候,它知道了生活的目標,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從而活得很快樂。
無論是哪只不起眼的小貓還是活了100萬次的貓,他們都是知道自己的人生價值所在。那隻不起眼的小貓它善良,懂事,所以得到了老夫婦的喜愛,那隻活了100萬次的貓,懂得了愛,並學會了去愛別人,所以它很幸福。所以生活中認清自己,才能夠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讓閱讀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