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同質化的今天,各大珠寶商開始新闢戰場。在眾多珠寶領域有這樣一個細分類目「琺瑯」,具備所有珠寶的屬性,同時又具備藝術文化屬性。
琺瑯又稱「佛菻"、"佛朗」、「拂朗」、「發藍」,十三世紀由阿拉伯傳入中國,歷經明清兩代本土化發展,技術登峰造極,深受皇家喜歡。 近年來,琺瑯以其絢麗的色彩又贏得了首飾設計師和高檔腕錶技師的親眯,在奢侈品行業中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琺瑯製作工藝
我時長跟學員講,珠寶攝影師拼到最後不是技術而是對珠寶的認知,如果你比別人知道的更多那麼你肯定就可以拍得別人更好。攝影技術有標準,對藝術的表達卻並沒有。珠寶設計師、珠寶從業者、寶石專家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榜樣。
琺瑯
基本解釋:塗料名。又稱「搪瓷」。用石英、長石、硝石和碳酸鈉等加上鉛和錫的氧化物燒製成,塗在銅質或銀質器物上,經過燒制,能形成不同顏色的釉質表面。既可防鏽,又可作為裝飾。如搪瓷、景泰藍等均為琺瑯製品。
根據製作方法大致可分掐絲琺瑯、內填琺瑯(即嵌胎琺瑯)、畫琺瑯等。
根據胎地種類分類根據胎地種類,琺瑯器一般可分金胎琺瑯、銅胎琺瑯、瓷胎琺瑯、玻璃胎琺瑯、紫砂胎琺瑯。
了解這些不同的工藝方便我們布光的時候根據不同的反光比準確地拍出效果。
琺瑯的特點:歷史悠久、工藝複雜、結構特殊,色彩濃鬱而有層次,器型多變
琺瑯的難點:琺瑯燒制工藝複雜,對有釉質的顏色千變萬化,顏色極其難以還原,結構多變器型複雜難度非常高,藝術價值斐然,稍有不慎就會顯得廉價。
琺瑯的拍攝方法:《儷和攝影區域曝光法》
儷和攝影曝光法
儷和攝影區域曝光法
熟悉我們的教程同學知道:這是我們常用的拍攝方法,對於珠寶拍攝目前這種方法比較容易上手與提升整體拍攝水平,親測有效。單燈攝影不論觀看光影變化還是對產品光影塑造都是很好的一種方法。老生常談,不過往期教程我有詳細介紹拍攝臺,求細節可以出門左轉。
第一步:清洗珠寶。酒精配合擦銀布、或者超聲波清洗儀器。
第二步:選擇黑底背景、或者深色背景,這樣可以增強琺瑯的對比度,釉質的光澤與質感。
第三步:可以根據拍攝的產品細節,擺放一些道具(根據主題確定)
第四步:關於布光
布光圖
布光圖二
一般琺瑯材質珠寶可以選擇以上布光方式,更具拍攝的效果調整燈光、硫酸紙、銀卡紙的效果。
第五步:合成景深。
第六步:修圖、校色、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