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虛,萬事皆允。很早的時候就有人問過,文明到底是什麼,文明是永恆的嗎?其實這是個很有意義的問題,就像水和魚的關係,文明就像是一條條形態各異的魚,共同搭載在這條賴以生存的汪洋大海裡,而其中必然只有一個深刻淺顯的道理:魚就是魚,水就是水,魚離開水就不是魚了,而水始終是水。
就像科學界曾經有人斷言過一樣,所謂當今之文明,不過就是地球上的一個特定物種,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地站在其他物種的屍骨山上,周而復始的一個競爭階段。就像兩隻老鼠在你的臥室裡為了地盤打的不可開交,而你一個生氣,就把那兩隻老鼠給滅掉了,從此這個臥室裡就清淨了,再也沒有老鼠的禍害了。
而人類文明就像那水中的魚,和那臥室裡的老鼠,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基於某種目的寄生於地球表面,一旦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地球就會進行自我修復,通俗的來講解,也就是所謂的生物大滅絕。
根據相關的科學研究表明,在地球存在的46億年裡面,已經發生了有跡可循的5次生物大滅絕現象,其中離我們最近的一次還是在白堊期時期,那時候就算強如百米的恐龍,霸佔了千萬地球的生靈,也一樣一瞬間,一夜間被徹底地抹除掉,一乾二淨!
那麼人類究竟是不是正在迎來第6次生物大滅絕的路上呢?
從人類的發跡,直至第2次工業革命之後,地球上物種的種類數量就呈直線下降狀態,平均每一個世紀就有90多個物種被人為的徹底消失。
進入了我們引以為傲的21世紀後,對於物種的消減更是達到了頂峰,每時每刻都有幾個物種,徹底的消失在野外,消失在人類面前,消失在地球的記憶當中,而最令人感到莫名驚悚的是,在21世紀初期,科學家們統計出總共有3萬多個物種,已經處於瀕臨滅亡階段。在21世紀結束之後,這些物種很有可能會全部消失。
這其中無一不是在控訴著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溫室效應,冰川融化,核汙染,海水汙染,地下水汙染,空氣汙染,致癌致命……人類已然岌岌可危,尚不言及人類未來的居住環境,就當作是那些冰川融化中被帶出來的遠古病毒,也不知道會不會對人類造成二次侵害,有無藥可救命。
近些年來,雖然各個國家在不停地呼籲要保護環境,要維護地球生態和平。遺憾的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保護環境似乎僅僅只限於一種口號,真正願意將這一準則貫徹到底的人,幾乎是寥寥無幾。
隨著環境的不斷惡化,物種消失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到最後,恐怕人類在地球上的處境也會變得越來越艱難,雖然我們目前是等不到那一天,當等到那一天的人類,必然是前人栽的惡果,後人食來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