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菜市場可以說是千家萬戶幸福的源泉之一。現在的菜價和肉價都不便宜,買魚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按照營養學家的說法,魚肉屬於白肉,白肉相比紅肉更加營養,而且膽固醇含量較低,從小我們就知道,吃魚會讓人變聰明。魚肉本身也是非常好吃的,不同的魚有不同的滋味。在淡水食用魚當中,有一種魚聞名千年,一般的菜市場估計還買不到,而它的吃法也很奇怪。這種魚就是鱖魚。
鱖魚是東亞地區特有的魚類,主要分布在中日韓等國,它對水質的要求很高,而且性格兇猛,主要以其他魚類為食。作為一種相當名貴的淡水魚,鱖魚的美味通過一首唐詩傳唱了千年,「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鱖魚的肥美,讓詩人都忍不住將其寫進了詩歌裡。
鱖魚在我國的分布範圍很廣泛,除了青藏高原以外,鱖魚幾乎生活在所有的省份,不管是新疆黑龍江,還是廣東廣西,都有鱖魚的身影。現在隨著人類工業活動對江河的汙染,野生鱖魚的分布範圍越來越小,而人工養殖鱖魚則成為了現在我們消費的主要來源。鱖魚屬於菜市場裡價格最貴的幾種淡水魚之一,而且只有大的菜市場才能看到它的身影。
鱖魚和石斑魚同根同源,肉質也很相似,有人把鱖魚叫桂花魚,說鱖魚的肉如同桂花一樣細嫩,清甜鮮美,實在是讓人口水直流。
然而,在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的中國,我們對於加工各種魚類,也有許多烹飪辦法。除了常見的紅燒,清蒸以外,鱖魚還有一個跟其它魚類都不一樣的吃法,那就是先放臭。
吃魚要吃新鮮的,但鱖魚截然不同。在徽菜中著名的臭鱖魚,就是一道傳統名菜。相傳在徽州,鱖魚需要從外地買入,等運到徽州的時候鱖魚早就發臭了,古代人不忍丟棄,於是嘗試烹飪臭的鱖魚,沒想到竟然有種特殊的美味,跟臭豆腐一樣,聞著臭吃著香。
現如今,臭鱖魚隱隱已經成為鱖魚的主流吃法,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歡。
不知道大家吃過鱖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