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動物的一封信:我們人類與你們動物是如此不同嗎?

2021-01-07 澎湃新聞

幾千年來,由於觀念的影響,且出於實用的目的,我們一直樂此不疲地標榜自己優於你們動物。無論是從認知還是感受,從意識還是道德,從工具還是文化,抑或是笑容,我們都在竭盡全力證明我們與你們從根本上是不同的。探尋「人類的獨特性」也一直是宗教和哲學揮之不去的重大議題之一。但是,幾個世紀以來,也有不和諧的反對之聲,強調人與動物之間深層次的相似點。比如17世紀的寓言作家拉封丹,他從人與動物極端相似的民間智慧中獲得靈感,用動物諷喻人類;而16世紀的作家蒙田也曾經提醒人類:「兩個人之間的差別比一個人和一隻動物之間的差別更大。」他認為,人有愚蠢的,動物也有愚蠢的;人有聰明的,動物也有聰明的;人有狡猾的,動物也有狡猾的;人有虛榮的,動物也有虛榮的;人有溫馴的,動物也有溫馴的;人有兇狠的,動物也有兇狠的;等等。

蒙田在《隨筆集》第二卷裡,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談論過你們動物,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古希臘作家的見聞為證據,證明了你們的聰明才智、所感所知以及喜怒哀樂和人類何其相似。他還不無諷刺地指出:人類自命不凡,凌駕於其他動物之上,總是以人類的視角去理解一切,甚至從未想過動物也可能這樣理論:「為什麼一隻鳥就不可以說,宇宙中的一切都注視著我,大地供我行走,太陽給我照明,星星為我存在。清風、流水、天穹,哪個不青睞我?我是大自然的寵兒,難道人類不也是對我殷勤以待,給我棲身之所,為我忙忙碌碌?正是為了我們,他們才去播種和收穫。」蒙田的上述論述指出很重要的一點:人類總是從自身的邏輯和思維方式出發,去理解動物。然而,要想真正理解你們,則應該設身處地,運用你們的思維方式才行。

可惜只是最近——大概幾十年的時間——人類才開始真正研究你們的視角,這就是動物行為學,一個專門研究動物(包括人類)各種行為的學科。正是這個學科才徹底改變了人類觀察動物的視角,恰如鮑裡斯·西瑞尼克所言:「研究者們越來越多地關注動物的視角,這將會給我們的探索開啟新的大門,重新探索動物與世界的關係,重新定義動物,重新確立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這樣的新視角甚至還會迫使我們採用全新的思維方法,創造出新的更加靈活的實驗方法。」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如果說長久以來,研究者們對動物們進行包括智力測試在內的各種實驗,而動物表現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完全就是因為我們在根據人類的思維方式而非動物的思維方式來制定測試標準。科技哲學家婉霞·德普雷(Vinciane Despret)注意到這一點:「正是因為我們循序漸進地問了動物們聰明的問題,它們的答案才變得恰當。」量子物理學先驅之一、「不確定性原理之父」維爾納·海森堡也指出:「我們觀察到的大自然並不是自然本身,而是顯露在我們研究方法之下的自然。」我們以何種方式、運用什麼方法研究動物行為,以及我們是否對受試的動物抱有同理心等等,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我們的研究結果。

著作等身的荷蘭動物行為學家弗蘭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寫道:「人類面臨的挑戰在於設計出適合動物性情、興趣、身體構造和感官能力的測試。」現代動物行為學先驅康拉德·勞倫茲(Konrad Lorenz)也同樣認為,如果對動物缺乏建立在愛與尊重基礎上的直覺理解,我們將無法對它們進行卓有成效的研究。終於有人點到了要害!

其實早在19世紀末,偉大的進化論創始人查爾斯·達爾文在其著作《人和動物的情感表達》中,已經嘗試證明動物也擁有豐富的情感生活,儘管此前這一點完全為笛卡爾代表的理性主義者否定。從那時起,在野生及家養動物身上完成的數以千計的實驗,都證明了動物具有豐富的情感,它們能夠感知恐懼、憤怒、悲傷、喜悅、愛情、友誼、欲望、快樂、厭惡、氣惱、依戀,當然還有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有關動物智力的研究更加複雜,因為我們向來總是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它們。只是近三十年來,這方面的研究不斷增加,才揭示出動物們擁有的各種各樣的智慧。研究表明,包括猿類、犬類、海豚、鳥類、老鼠、章魚等在內的很多物種都擁有出色的認知能力,能夠進行演繹推理,具備預判能力和非凡的視覺記憶力。就連向來為人所不齒的豬,都擁有健全的感情生活和社會生活。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研究員斯坦利·柯蒂斯和茱莉·莫洛還發現,豬的認知能力堪比犬類和猿類,兩位研究員還教會豬使用電腦來改善它們的生活!在玩電子遊戲時,它們的反應比狗和黑猩猩更快,這說明它們具有驚人的抽象思維能力。

長久以來,我們認定,使用和製造工具是人類的特性,當看到被關在籠子裡的猴子使用工具時,我們也認定它們不過是在模仿人類。但是隨著靈長目動物學家珍妮·古道爾(Jane Goodall)的努力,這些斷言逐漸無法立足。她的研究表明:在自然環境裡,猩猩們不但經常就地取材充當工具使用(例如用石頭砸開堅果),它們還會自己製造工具(將幾件物品組裝起來以滿足具體需求)。她因此得出結論:每個族群的黑猩猩使用的工具數,都在十五至二十五個之間,有些工具還非常的精巧。

2007年,有一隻年輕雄性黑猩猩,叫阿尤穆(Ayumu),被訓練使用帶有數字鍵盤的屏幕,在視覺記憶比賽中,它打敗了所有和它較量的人類選手。一些數字在屏幕上短暫出現(五分之一秒),最為訓練有素的人類選手至多能記住五個,而阿尤穆卻能記住九個,並能全部用鍵盤打出來,令實驗人員大為吃驚。我們還可以列舉更多的例子,證明各種各樣的動物具有發達的認知能力:章魚能完成令人吃驚的事情,比如打開帶有兒童保護裝置的藥箱(打開這種藥箱需要同時按下並旋動旋鈕);鴿子則能區分大師的畫作,通過辨別畢卡索和莫奈的不同風格,正確地識別出他們各自的作品……

我們也一直認為,只有人類才會識別不同的面孔,形成自我意識和他者意識,但是很多實驗都推翻了這一刻板印象。目前研究發現,其實很多物種都能識別自己族群內不同個體的面孔。不僅猴子可以,烏鴉、綿羊,甚至胡蜂都可以!而通過自我面孔識別形成的自我意識,也可以通過鏡子實驗來證明。1970年,美國心理學家戈登·蓋洛普(Gordon Gallup)在一隻麻醉後入睡的猩猩臉上做了個標記,只有它醒來照鏡子才能發現這個標記。

結果這隻猩猩醒來後,一看到鏡子中的自己,就用前肢去擦臉上的標記。隨後,這個實驗又在其他動物身上成功進行,比如大象,它看見一側臉上的塗料標記後,就不停地用長鼻子去觸碰那塊標記,而對於另一側臉上的標記,因其不在視線範圍內,它就毫不理會。另外,科學家也在其他具有自我意識和他者意識的物種身上發現,它們就像人類一樣,非常善於弄虛作假、謀划算計、玩弄花招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對海豚的實驗還發現,每隻海豚都有自己的名字,群組成員之間是以「名字」相互稱呼的,只是它們的名字是以一種特殊的叫聲表現出來的,我們稱之為「哨叫聲」。

因為你們動物和我們人類沒有共同的語言,所以這讓我們很難進入你們的內心世界、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當然反過來,你們動物也一樣:有時候我們人類對你們而言,顯得多麼高深莫測啊!為了克服這個障礙,有些研究人員想出教授你們手語的辦法。其結果令人瞠目結舌:猩猩很容易就能學會手語,然後和教自己的人交流感情和思想。動物行為學家弗朗辛·佩特森(Francine Patterson)講過一隻年幼的孤兒大猩猩的故事,它被從非洲帶回來,跟弗朗辛學習手語。有一天,大猩猩看起來異常傷心,佩特森問它原因,結果它用表示「媽媽被殺」、「森林」和「狩獵者」的三個手勢做出回答。事實上,它是用三個手勢講了自己的故事。另一些動物行為學家試圖測試鸚鵡的情感和認知能力,想看看除了機械重複聽到的詞句,鸚鵡是否也能和人類交流。其結果同樣令人吃驚:一些鸚鵡能夠區分不同的物品,知道其不同用途,並能夠辨別不同物品的尺寸、顏色和形狀,它們同樣能夠表達感情和感覺。

人類還懷疑你們是否具有道德感和利他性,認為這是人特有的屬性,而事實完全出乎想像。針對猩猩做的大量研究表明,它們對同伴遭遇的痛苦感同身受,並試圖緩解同伴的痛苦,以至會犧牲自我。一些黑猩猩自己不會遊泳,卻跳入水中想要救出落水的親人。更常見的是,雌性黑猩猩會幫助另外一隻因年老而無法行動的雌性黑猩猩打水喝。曾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將黑猩猩置於一種兩難處境:只要它吃一口食物,它的一個同伴就得遭受一下電擊。當吃食物的黑猩猩發現了這兩者之間的關聯後,大多數都寧可餓死,也不想因為自己而讓同伴遭罪。

而人類中又有幾個能做到這一點呢?弗蘭斯·德瓦爾在作品《倭猩猩與無神論者》(Le Bonobo, Dieu et nous)中列舉了無數例子,來證明猩猩們與生俱來的道德感。除此之外,猩猩們還有著很強的正義感,當它們覺得自身受到不公正待遇時會表達不滿情緒。很多人不了解你們動物,懷疑你們是否會對同類之外的個體抱有同理心或同情心。關於這一點,只需觀察一下那些生活在一起的不同種類的動物,就能發現這種懷疑毫無意義。誠然,貓狗在一起會爭鬥打架,但是它們也會互相幫助,相互表現出溫情和同情,這樣的場面我在家裡見過很多次。一天,那隻叫「沙芒」的貓做完手術回到家,虛弱不堪,「古斯塔夫」——一隻大型萊昂貝格混血犬長時間地舔舐它,向它表達自己的同情,似乎被「沙芒」的虛弱觸動。網上也流傳著很多視頻,顯示了不同種類的動物之間的互救行為:一隻貓在川流不息的車流中嚇傻了,一隻狗則冒著生命危險穿過馬路去救它;另一隻貓曾去救一隻掉進深谷的小狗;三隻成年熊、獅子和老虎之間也有過這樣的默契和溫情,它們很小的時候在走私犯的地窖裡被發現,當時處境極為悲慘,後來被一起飼養長大。後來人們試圖將它們分開安置,結果它們都拒絕進食。於是人們讓它們再次團聚在一起,從此再沒分開過,它們之間表現出了能經受住一切考驗的友情和凝聚力。我在觀看弗朗辛·佩特森拍攝的視頻時極為感動(網上可以看到),視頻中的可可是一隻雌性大猩猩,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動物園,它和一隻小母貓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總是喜歡愛撫這隻小貓。可是有一天,小貓咪被一輛汽車軋死了,可可得知這一消息後,用手語比畫出了「痛苦」「不同意」「不幸」「哭」等來表達悲慟之情,隨後為死去的小貓大叫了很久,這是它「哭泣」的獨特方式。

對於動物是否會產生友情,人類經常持保留意見。因為友情被看成是一種高級情感,所以過去人類一直否認動物具有這種情感。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動物之間的確存在友情——一些科學家研究了牛群中奶牛之間的友情和社會關係,以改善它們的舒適度,同時,也能間接提高牛奶產量,因為牛奶產量取決於奶牛的情緒狀態。奶牛是一種社會性動物,牛群是一個結構嚴整的群體,牛群中加入或減少成員都會明顯改變其組織結構。一位年輕的研究員通過測量奶牛的心率和皮質醇水平,證明有同伴陪伴的奶牛情緒更放鬆。有人會說,在大自然中,不同動物之間的共情或同情的現象是不存在的。這種現象確實少見,但網上流傳的大量視頻卻不斷表現出動物間互幫互助的非凡行為。

比如,一隻母獅養育了一隻小羚羊;再比如一個更令人震驚的視頻,一隻河馬趕來救一隻被鱷魚襲擊的黑斑羚羊,在趕走襲擊者之後,河馬還將受傷嚴重的黑斑羚羊帶出鱷魚的襲擊範圍,然後張開大嘴,用自己的氣息來保護奄奄一息的羚羊。這些畫面顯示出動物深厚的同情心,第一次觀看的時候把我感動得熱淚盈眶。

在「人類的獨特性」中,文化是最後幾個被摧毀的堡壘之一。以前人們認為,人類是唯一能造就文化的物種,也就是說,將個體的創新傳播給群體中的其他成員,後者紛紛效仿,從而形成文化;而你們動物的一切能力都被認為是基因決定的。但是,動物行為學家的觀察卻首先證明,猩猩們擁有自己的專屬文化。20世紀60年代,日本靈長目動物學家在幸島觀察到一隻年輕的名為依莫的雌性獼猴,完成了一個聞所未聞的舉動——洗紅薯。最初,它的同伴們看著還感到新奇,後來就紛紛效仿,以至到最後,洗紅薯成了島上所有猴子的習慣。珍妮·古道爾曾經觀察到非洲的黑猩猩發明了新的技術,並將它傳授給族群裡的其他個體,其他猩猩掌握了這個技術以後,接著又傳給自己的子孫們。後來還在其他各種各樣的物種中發現了同類文化相傳現象,比如熊、狼、小嘴烏鴉和鯨。

還是珍妮·古道爾,這位令人欽佩不已的靈長目動物學家,曾經去尚比亞與黑猩猩們長期生活在一起,研究它們在自然中的行為。她的觀察徹底顛覆了我們對動物行為的認知。以前我們相信人類的獨特之處還在於會發動戰爭,也就是說,人類會殺害自己的同類,而你們動物只會殺害異類。但是,從1974至1978年,珍妮·古道爾卻親眼看見了一場真正的黑猩猩戰爭,即「貢貝戰爭」,那是兩個黑猩猩族群之間的戰爭,一個族群叫卡薩克拉,另一個叫卡哈馬。戰爭進行到最後,前一個族群的雄性黑猩猩被後一個族群的雄性黑猩猩全部殺死。

基因上和人類最為接近的動物,行為上也和人類最為接近,這並非偶然。也是在這一點上,人類和動物的兩個世界交會了。動物有時候做得比人類好,有時候跟人類一樣糟糕。

本文摘自弗裡德裡克·勒諾瓦著《芸芸眾生:致動物和愛動物者的公開信》(王秀麗、梁雲/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8月版),澎湃新聞經授權發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野生動物給人類的一封信,你看到了嗎?
    之後,華南農業大學團隊研究發現,從穿山甲身上分離出來的病毒,其基因序列與當前新冠肺炎患者身上的病毒相似度高達99%,因此,穿山甲可能為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之一,將病毒帶給了人類。自此,身為野生動物的我們再次成為了你們眼中的「網紅」。我們莫名其妙地變成了你們眼中的「殺人犯」。世事無常,曾經,果子狸被罵的時候,我們就感到委屈和無奈,沒想到,多年之後,我們再次站上了這風口浪尖。
  • 關於蝙蝠給人類的一封信
    最近很火的一個視頻[蝙蝠給人類的一封信]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作者周韶光。製作得很好,讓人看了潸然淚下。讓全國人民都在坐月子,得從蝙蝠說起…蝙蝠身上能寄生一千多種病毒,居住深山巖洞裡。它把眾多病毒寄生在自己身上,也是為人類作了貢獻。
  • 為什麼假裝動物,讓我們如此快樂?
    「我是一隻xxx(什麼動物)」成為他們另一種自嘲和戲謔生活的方式。在「人均抑鬱症」的成人世界裡,穿上動物的外衣,矯情、頹喪、自私等「負能量」都變得可愛而柔軟。「拒絕巨嬰」不再是政治正確,相反,越可愛越正義。成為一個「動物人」,便能逃離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生活嗎?為什麼年輕人想紛紛擺脫人設,消除隔閡,互相溫暖呢?
  • 人類會一直統治地球嗎?2種動物表示不服:我們只是不想和你爭!
    文/行走天涯人類會一直統治地球嗎?2種動物表示不服:我們只是不想和你爭!毫無疑問,人類是地球上的統治者,而且已經統治了地球長達幾百萬年的時間,因為人類非常的智慧,儘管人類的身體也很單薄,但是人類卻利用自己的頭腦,創造出了火箭飛彈這種非常極具攻擊性的武器裝備!也因為如此,人類成為了地球上的主導者,並且將一切有很強大的殺傷性的動物都關進了動物園中,比如說森林之王,老虎、獅子等等。
  • 與一些動物相比,為何人類的壽命如此短?
    於是我們就會看到很多人想擁有「王八」的壽命! 人類壽命很短嗎?與「王八」比,人類壽命確實有點短!但總體來看,人類壽命在地球上所有物種當中算是很長的了,肯定屬於上有水平!在很多人眼裡,能比人更長壽的或許只有「王八」了吧! 我國平均壽命達到75歲,歐美發達國家能達到80歲,人類最高壽命達到100多歲,已經不短了!
  • 特殊時期,幼兒園致家長的一封信這麼寫才有「心」意!
    河南省實驗幼兒園致全體家長和老師的一封信 親愛的老師們、家長們:近期,新型肺炎的肆虐考驗著我們每一個人,但是面對危機,請不要慌亂和緊張,我們要相信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的力量,相信健康管理、科學預防的力量,用我們自身的行為為孩子們打造健康安全通道,也藉此危機讓孩子明白健康對於平安幸福生活的重要。 打好這場戰役,只需從自身做起、從每一天做起,您準備好了嗎?
  • 是什麼讓我們在動物中脫穎而出成為獨一無二的人類?
    我們與幾乎所有存在過的生命體共享著DNA;我們的基因在指導蛋白質生成時所用的密碼與變形蟲或瘤牛都沒什麼不同。人類是如何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科學家將這種狀態稱為「行為現代性」,有時候又稱為「一攬子要素」,指所有我們認為是人類特徵的東西:對話、語言、意識、使用工具、藝術、音樂、物質文化、商業、農業、非繁殖目的的性行為等等。
  • 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
    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 2021-01-06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腦比人腦大的動物卻沒有人類聰明?有比人類聰明的動物嗎?
    地球上的動物構成種類不計其數,然而人類毫無疑問已經站在了地球食物鏈的頂端,原因就是人類的大腦擁有其他動物無法比擬的創造、意識等等存在,簡單來講,人類比其他動物聰明,那麼地球上存在比人類聰明的動物嗎?為什麼一些大腦比人類大腦大的動物卻沒有人類聰明?
  • 動物能聽懂人類語言嗎
    動物能聽懂人類語言嗎?就目前的結論是不能,但是,有許多的例子表明,這種結論似乎過早,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動物能聽懂人類語言的例子。北方的黃鼠狼,是一種很精靈的動物,農民有時就把它當成可以聽懂人話的靈獸,商量請它不要傷害自己的雞,基本上是可以如願,這種事例在生活中實在是太多了。現代人類認為,除了人,動物沒有語言中樞,所以,它們聽不懂人話,更何況人類之間,不同的地域,也互相聽不懂,更何況動物?所以說像海豚、鸚鵡等動物能按照人類的指令去行動,更多的是條件反射的作用,其實這種結論並不絕對。
  • 說到智商問題,人類真比其他動物都聰明嗎?
    網易科技訊 11月17日消息,據BBC報導,從大腦進化程度的角度來看,人類在自然界中首屈一指。也正因如此,人類才能在數以百萬的物種中脫穎而出,成為當前世界的統治者。但是隨著生物學家的研究逐漸深入,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智商界限正變得越來越模糊。那麼,人類真的比其他動物更聰明嗎?
  • 烏蘭察布集寧區天立學校致全校師生的一封信
    烏蘭察布集寧區天立學校致全校師生的一封信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過去的一年我們不負韶華,新的一年我們更將砥礪前行。值此新春佳節之際,學校給全體師生拜年了!祝大家新年新歲創新績,健身健體享健康。
  • 人類會保護其他動物,動物也會保護別的動物嗎?為什麼?
    人類會僱保鏢來保護自己,那在動物界,動物也會保護別的動物嗎?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它們的動機和人類的,是有差別的。 人類保護人類或者其他動物,一般來說動機分兩種,一種是有償服務,保護行為能帶來好處;另一種是完全的利他行為,不求任何回報,純粹是同理心驅使的,就像很多見義勇為的好人好事一樣。
  • 以不同的視角品讀《動物莊園》
    到了現在,它當然不會再被視為兒童讀物,在動物童話的背後,是更辛辣的警告和諷刺。故事很簡單,講的是一隻叫老上校的豬臨死前告訴莊園裡的動物們應該起來反抗人類的壓迫,動物們最後成功地進行了一場「革命」,將壓榨他們的人類東家趕出了農場,建立起了一個平等的動物社會。
  • 比人類還聰明的動物,擁有兩個大腦!如此聰明為何無法統治地球?
    提到目前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我想大家都會認為是人類。但是答案卻跟我們想的並不相同,有這麼一種動物,從出現到進化發育,如今已經過去了1000萬年的時間,並且這種動物擁有兩個大腦,腦容量極大!比起人類來說,這種動物的腦容量也要大上不少,所以它甚至比人類更聰明。
  • 高考作文輔導63:致抗疫「逆行者」的一封信(任務驅動型作文)
    >2、捐軀赴國難,最美是逆行——致最美的你(李靜茹)3、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致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羅菁菁)4、華夏「疫」中人 ——致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黃蔚)5、與逆行者同心相向,讓勝利歌奏響四方——致最美的逆行者(彭茜)6、冬將盡,春可期——致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彭媛媛)7、慷慨請戰,最美逆行(張子彬)
  • 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作文(精選三篇)
    馬是最早被馴服的動物之一,在人類發明車之前,它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它使遠距離的交流成為可能,促進了文化的交流、交融,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馬車還有後來的騎兵的出現更是大大的推動了人類的發展。馬對人類的貢獻如此之大,卻很少有人去關注它們,但它們卻仍然默默地為人類服務。  青蛙為人類作出的貢獻是顯著的,一隻青蛙一天捕食的害蟲,少則五六十隻,多則二百隻。
  • 是什麼導致澳大利亞的巨型動物滅絕?真的是人類獵殺嗎?
    如今陸地上的巨型動物較為罕見,所以現代智人難以想像自己現在站著的土地上在幾萬年前可能就有巨型動物的腳印。眾多考古研究指出,在大約四萬年前地球上大多數陸地都分布著巨型動物,其中我們較為熟知的就有猛獁象和劍齒虎。
  • 致養犬市民的一封信
    在此,文明聊城向養犬市民致一封信,呼籲大家文明養犬,共創和諧城市!致養犬市民的一封信尊敬的市民朋友們: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養犬的市民朋友也逐漸增多。犬是人類忠實的朋友,它們活潑可愛,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快樂,但如果不對它們加以約束和管理,就會帶來噪音、汙染、傷人等諸多社會問題。
  • 「磊落」組合全新音樂作品《致烏鴉先生的一封信》發行
    7月6日,玖玖玖加音樂發行「磊落」組合全新音樂作品《致烏鴉先生的一封信》,這是一首歷時三年精心雕琢而成的,十七分鐘的音樂作品。  2014年的盛夏,磊落組合偶然在友人李青處閱讀了他早年撰寫的一組長詩《烏鴉》,二人被詩句感染,便決定用音樂劇或者組曲的形式,來詮釋文字傳達出的情緒,於是開始了三年多的漫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