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最後一公裡」 中行詳解2019年普惠金融攻略

2021-01-08 中國金融新聞網

  「2019年,將是我們可以用一個比較合理的價格去競爭優質小微客戶的一年。」 中國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朱軍在1月24日召開的普惠金融新聞吹風會上稱,「去年四季度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79%,較一季度降低107BP——這個價格是中行自主決策、自發引導確定的,希望給小微企業更優惠的利率,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最後一公裡』。」

  今年1月4日,李克強總理接連考察了中行、工行和建行普惠金融部,強調要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力度,進一步採取減稅降費措施,運用好全面降準、定向降準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

  此前,《金融時報》記者從剛剛結束的中國銀行2019年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大力支持民營經濟和普惠金融發展,助力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成為中行今年的工作重心之一。

  對此,朱軍做了詳解:2019年,面對「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的經濟新形勢,中行將從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降低小微融資成本、加大資源傾斜力度、提升信貸服務能力四個方面進一步發力,做好普惠金融服務。

  與此同時,作為中行普惠金融服務的重要力量,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副執行總裁何春生則在吹風會上透露,中銀富登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十條措施已從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行。

  破解融資難:激勵機制顯效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中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較年初增加332億元,增速為12.26%,高於全行各項貸款增速;貸款戶數較年初新增4.65萬戶;不良率較上年底下降1.21個百分點。

  《金融時報》記者在吹風會上了解到,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18年,中行持續推進「五專機制」建設,不斷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對小微企業、普惠金融等重點領域的支持保障力度。尤其是在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方面,中行取得了明顯成效。2018年四季度,中行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79%,較一季度降低107BP。對此,朱軍表示,大型銀行的定海神針作用,就是體現在對整個市場利率能夠起到引導作用。大型銀行更多地在普惠金融方面投入,可以從整體生態上為小微企業融資貴進行減壓。

  除了降利率外,中行還主動加壓,改「兩禁兩限」為「四禁」,全面禁收承諾費、資金管理費、財務顧問費、諮詢費,免除房地產類押品的評估費用,累計免收小微企業8個業務類別的12項服務費用。

  據悉,去年,中行針對普惠金融信貸領域出臺了包括績效考核、內部收入獎勵、專項人事費用獎勵、FTP優惠、經濟資本優惠在內的一系列資源傾斜政策。

  「總行的考核就是最好的指揮棒,能夠引導基層行在普惠金融服務上更多地投入力量、配備資源,加大扶持力度。」朱軍舉例說,比如,基層行讓利給小微客戶的FTP,總行會進行全額補貼。央行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分為兩檔考核標準,中行內部同樣把這種鼓勵政策傳導給分行,普惠金融業務餘額佔比和增速越高的分行,獎勵也越多。

  「這些措施的成效,在去年下半年已經可以明顯地感覺出來了。」 朱軍表示,今年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考核、完善激勵、因地制宜、因行施策,充分調動全轄普惠業務人員的積極性。

  服務小微:2019年措施更有力

  「今年,中行將堅持『地區優先、行業優選』的策略,多措並舉,完善配套保障機制,加大對小微企業、普惠金融的信貸投放力度,確保普惠貸款增速不低於全行各項貸款增速,爭取普惠貸款新增在全部貸款新增中佔比進一步提升。」朱軍說。

  據介紹,由於各地區情況迥異,中行在制定普惠金融服務政策時不能稿「一刀切」,而是實行一省一策,進行差異化的規模分配。今年,尤其是對中小企業聚集度高、產業規模轉型趨勢明顯、科技創新能力較強的省份,在規模配置上將給予更多傾斜,希望其發揮「頭雁」作用,在動能轉換、新動能產生、新興產業方面有所作為。

  除了進一步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外,記者還從吹風會上獲悉,2019年,中行在普惠金融服務方面將採取更有力的措施,把小微企業服務好,著力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最後一公裡」。

  「在普惠金融業務中,純信用貸款佔20%至30%。中行今年新推出的信貸工廠2.0版,在過去基礎上大幅升級,其中一個重大提升,就是對信用貸款已經沒有限制了,而且我們鼓勵基層分行,嘗試用智慧財產權等非傳統抵押物來進行貸款支持。」

  朱軍透露,中行正在加快產品研發速度,目前已完成中銀信貸工廠的全面升級,在準入門檻、客戶範圍和授信期限等環節進行了全方位優化。同時,強化獲客能力建設,通過大數據建模技術批量挖掘潛在客戶,近期已下發首批近1萬戶的普惠金融白名單。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銀信貸工廠累計服務客戶超過38萬戶,累計貸款2.3萬億元;積極支持「新三板」企業,累計服務掛牌企業超1600家。特別是,中行積極發揮智慧財產權增信增貸作用,優化科技型企業信貸審批流程,引入科技型專家評委機制,創新推出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在北京、上海、天津等8個城市複製推廣。截至2018年年底,累計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4668戶,累計投放貸款567億元。

  紮根縣域:做實普惠金融

  值得一提的是,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從「降低貸款利率、減免費用、降低融資門檻、增加再貸款資金投放、確保完成『兩增兩控』目標」五個方面,制定了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十條措施,並於2019年1月1日起在全轄執行。

  作為中行在縣域農村踐行普惠金融的重要布局,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去年成功將國開行及建行旗下的村鎮銀行悉數併購,從而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基礎設施最完善的村鎮銀行集團。在吹風會上,何春生介紹了開展普惠金融業務的情況。「截至2018年年末,中銀富登貸款餘額超300億元,涉農及小微貸款佔全部貸款的90.5%,戶均貸款僅為21.5萬元,是標準的普惠金融。」何春生介紹,目前,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共計服務縣域、農村客戶180萬戶,累計投放信貸資金超900億元,超過15萬客戶通過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得到了貸款服務,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獲得貸款。

  據悉,截至目前,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已有127家縣域法人機構、150多個鄉鎮支行網點和300多個村級助農服務站,建立起了覆蓋全國22個省(市)的縣域農村金融服務網絡。其中,金融服務相對薄弱的中西部地區佔比為65%,34家機構設在國定貧困縣。

  「未來3年,預計我們村鎮銀行將達到150家左右,佔全國村鎮銀行總數的10%。」何春生說。

相關焦點

  • 普惠金融的顛覆樣本:百凌金科3年1000家場景「花唄」的踐行路徑
    剛剛跨入2019年,普惠金融就再度引發全社會的高度關注。1月4日,李考察中行、工行、建行三大行,在了解到通過大數據評估企業信用,實現全程在線為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服務,顯著降低小微企業貸款成本後,說,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探索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有關部門要請第三方進行評估,切實可行要向全國複製推廣。
  • 徐諾金:普惠金融的蘭考探索及創新
    蘭考模式2019年成功入選中組部組織編寫的《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和中央黨校教學案例;2020年入選河南省首屆經濟體制改革十大案例。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歷史方位下,中國共產黨堅守金融為民初心、秉承共享發展理念而提出的金融發展戰略,這既是全面決勝小康、加快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是增進社會公平與社會和諧、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內在要求。同時,發展普惠金融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存在「知不易行亦難」的現實困境,為探索普惠金融發展道路,開展先行先試是其中重要一環。
  • 中國銀行:成為雄安這片試驗田上的「金融主力軍」
    創新頂層設計,發力金融科技;引入境外「活水」,助力國際化融資;多點開花,推動多元化普惠服務  從北京出發,沿榮烏高速向南一百多公裡,雄安新區地標容和塔靜靜矗立在容城南大門處,迎接著來來往往的車流。   「從一開始,我們就重點從引資引智的角度去考慮如何通過金融服務支持新區發展。」杜雅紅強調。三個月後,中國銀行與河北省政府在河北石家莊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就支持和服務雄安新區建設達成全面合作意向。
  • 「螞蟻金服」普惠金融助力衡水市鄉村振興
    智慧金融真便捷 農戶貸款無抵押「螞蟻金服」普惠金融助力衡水市鄉村振興今年9月,衡水市與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金服」)旗下的浙江網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縣域普惠金融合作協議》,大力推進「螞蟻金服」縣域普惠金融項目,利用金融資本「輸血」功能增強農業農村
  • 科技+信保破局普惠金融三角困境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邱清月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融資性信保行業迎來增長拐點。1月7日,眾安保險常務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王敏在第三屆眾安開放日論壇上指出:「普惠金融存在巨大市場空間。突破普惠金融覆蓋性、惠及性、持續性的三角困境,必須要尋找新的變量,用科技讓連接更有價值。」
  • 中國銀行: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2.2 踐行普惠金融 中行充分發揮普惠金融「頭雁效應」,不斷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的支持保障力度,助力民營與小微截至2019年末,中行在銀保監會「兩增兩控」口徑普惠金融貸款餘額4,129億元,較上年增長38%。創新金融產品 .
  • 青島農商銀行:「農金通」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
    「農金通」是安裝在固定場所為農民辦理規定業務需求的一種新型支農金融服務設備。它的外形像一個桌上型電腦,佔地面積不大。與ATM機不同的是,「農金通」沒有裝鈔機和驗鈔功能,除屏幕外,還設有銀行卡存摺刷磁處和密碼鍵盤。就是這麼一臺外表並不起眼的自助機具,卻帶給島城農村地區金融服務革命性的變化,真正實現了金融基礎服務向「最後一公裡」的下沉延伸。
  • 李庚南:如何理解普惠金融中的辯證思維?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5日電 題:《李庚南:如何理解普惠金融中的辯證思維?》作者 李庚南(財經專欄作家)在剛剛結束的錢塘江論壇上,由中新社主辦的「數字普惠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論壇平行峰會打開了一扇讓我們重新認識普惠金融的思想之窗。
  • 六大國有銀行2019年 淨利潤合計突破1.1萬億元
    六大國有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去年淨利潤集體實現正增長,資產質量較上年年末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019年全年,六大國有銀行合計實現淨利潤(集團口徑,下同)逾1.1萬億元,相當於日賺31億元。普惠金融全面推進2019年,六大國有銀行全面升級普惠金融綜合服務,不斷健全普惠金融產品體系,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便利性。工行圍繞工銀小微金融服務平臺和經營快貸、網貸通、線上供應鏈融資三大類產品構建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體系。
  • 劉曉春:關於數字普惠金融的七個反思
    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是為了創造更好的普惠金融,不是為了發展數位技術。所以,數字普惠金融的未來,不能只是在數位技術名詞上打轉,要研究普惠金融本身的金融問題,進而研究解決這些金融問題的金融方案如何通過數位技術來實現。一、發展數字普惠金融首先必須明確普惠金融的目標人群。
  • 維信金科李寧:某種意義上普惠金融或是一個偽命題
    來源:新浪財經維信金科副總經理 李寧新浪財經訊 10月11日消息,2019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今日在京舉行。維信金科副總經理李寧出席專題討論會二並發表主題演講。李寧表示,某種意義上,普惠金融本身或許是一個偽命題。
  • 細數蘭考普惠金融四周年巨變——訪人行鄭州中心支行行長徐諾金
    作為一名學者型的領導幹部,徐諾金對金融領域有著深入研究,尤其是在普惠金融領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見解,目前兼任河南省蘭考縣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2016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有關部門和河南省政府印發《河南省蘭考縣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蘭考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
  • 科技賦能普惠金融,薩摩耶金服讓金融更有溫度
    深圳薩摩耶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薩摩耶金服致力於為國內信用卡用戶提供「更普惠更溫暖」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同年9月,薩摩耶金服旗下產品「省唄APP」正式上線。  憑藉著獨特的產品定位與優質不將就的產品理念,省唄在高品質親民化的普惠金融道路上一路高歌猛進,讓用戶真正體會到金融科技給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
  • 披著羊皮的普惠金融,正在血洗中產階級!
    在創始人彭鐵的運籌帷幄之下,小牛金服、小牛普惠、小牛在線、小牛新財富……一大批體系內公司席捲資本市場。  與此同時,他的朋友圈段位越來越高。  02  從放牛娃到金融大鱷,  最後淪為階下囚  1976年,彭鐵出生於湖南邵陽農村,他乳名「
  • 《2019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發布:去年末中國銀業金融機構網點...
    《報告》共七章內容,涵蓋管理體制完善、網點轉型發展、流程整合優化、助推經濟發展、金融科技賦能、消費者權益保護以及發展挑戰與機遇等方面,再現了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提升客戶服務體驗上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顯著成果。
  • 中行啟動系列人事變動 「原油寶」事件或為動因之一
    此輪人士調動的亮點則是,擔任中行全球市場部總經理的王衛東則將赴海南擔任中行海南省分行副行長,而中行青島分行行長黃黨貴將任中行全球市場部總經理。本次其他調動方面,中行副行長孫煜將任中銀香港總裁,同時卸任中行黨委委員、中行北京分行行長;中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王志恆將任中行北京分行行長;中行北京分行副行長黃新斌擬任中行福建分行行長;而中行江西分行行長蔡興華則擬任總行行政事業管理部總經理。中行相關人士未否認這一消息。銀行知情人士透露,王衛東此次變動是受「原油寶」事件影響。
  • 建行·新華普惠金融-小微指數顯示:小微企業金融支持穩步增強 融資...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潘宇昕、楊瑞)「建行·新華普惠金融-小微指數」第十期成果11日在京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針對小微企業的融資供給和融資效率均有提升,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維持下降趨勢,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可得性顯著上升。
  • 「相伴成長 情暖重陽」我和中行的故事
    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一家紮根瓊島106年的大型國有金融機構,百年來與海南共成長。海南中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歷經百年風雨成長為海南最具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商業銀行之一,離不開千千萬萬新老客戶的信任與陪伴。  時值重陽節,海南中行滿懷敬意與感恩,把目光聚焦在默默支持中行多年的中老年客戶和老一輩中行員工,聽一聽他們與中行的故事。
  • 「印記2020」中行以線上平臺、線下網點為陣地,深耕四大金融場景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國內外嚴峻複雜形勢的衝擊挑戰,中國銀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服務實體經濟,聚焦新發展格局,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業務發展,紮實推進企業級架構、戰略級場景以及智慧運營、網點轉型、授信體制、數據治理等重點改革任務,在重點區域、重點業務、優勢領域持續發力。先後在全國推出V5.0網點,打造中行新形象。
  • 谷澍接任農行董事長:帶著「金融科技」基因走上新舞臺
    工行從2015年啟動IT架構轉型,2017年開始全面實施「智慧銀行ECOS工程」建設,2019年11月8日,在工行智慧銀行生態系統ECOS發布會上,谷澍介紹了智慧銀行生態系統ECOS取得的六大階段性成果,「我們今天推出的ECOS,是一個面向未來的全新銀行生態,我們最終要打造的生態,是實現以客戶為中心、提供極致服務。」他如是說。同時,對於普惠金融業務,谷澍也有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