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將是我們可以用一個比較合理的價格去競爭優質小微客戶的一年。」 中國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朱軍在1月24日召開的普惠金融新聞吹風會上稱,「去年四季度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79%,較一季度降低107BP——這個價格是中行自主決策、自發引導確定的,希望給小微企業更優惠的利率,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最後一公裡』。」
今年1月4日,李克強總理接連考察了中行、工行和建行普惠金融部,強調要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力度,進一步採取減稅降費措施,運用好全面降準、定向降準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
此前,《金融時報》記者從剛剛結束的中國銀行2019年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大力支持民營經濟和普惠金融發展,助力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成為中行今年的工作重心之一。
對此,朱軍做了詳解:2019年,面對「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的經濟新形勢,中行將從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降低小微融資成本、加大資源傾斜力度、提升信貸服務能力四個方面進一步發力,做好普惠金融服務。
與此同時,作為中行普惠金融服務的重要力量,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副執行總裁何春生則在吹風會上透露,中銀富登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十條措施已從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行。
破解融資難:激勵機制顯效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中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較年初增加332億元,增速為12.26%,高於全行各項貸款增速;貸款戶數較年初新增4.65萬戶;不良率較上年底下降1.21個百分點。
《金融時報》記者在吹風會上了解到,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18年,中行持續推進「五專機制」建設,不斷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對小微企業、普惠金融等重點領域的支持保障力度。尤其是在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方面,中行取得了明顯成效。2018年四季度,中行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79%,較一季度降低107BP。對此,朱軍表示,大型銀行的定海神針作用,就是體現在對整個市場利率能夠起到引導作用。大型銀行更多地在普惠金融方面投入,可以從整體生態上為小微企業融資貴進行減壓。
除了降利率外,中行還主動加壓,改「兩禁兩限」為「四禁」,全面禁收承諾費、資金管理費、財務顧問費、諮詢費,免除房地產類押品的評估費用,累計免收小微企業8個業務類別的12項服務費用。
據悉,去年,中行針對普惠金融信貸領域出臺了包括績效考核、內部收入獎勵、專項人事費用獎勵、FTP優惠、經濟資本優惠在內的一系列資源傾斜政策。
「總行的考核就是最好的指揮棒,能夠引導基層行在普惠金融服務上更多地投入力量、配備資源,加大扶持力度。」朱軍舉例說,比如,基層行讓利給小微客戶的FTP,總行會進行全額補貼。央行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分為兩檔考核標準,中行內部同樣把這種鼓勵政策傳導給分行,普惠金融業務餘額佔比和增速越高的分行,獎勵也越多。
「這些措施的成效,在去年下半年已經可以明顯地感覺出來了。」 朱軍表示,今年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考核、完善激勵、因地制宜、因行施策,充分調動全轄普惠業務人員的積極性。
服務小微:2019年措施更有力
「今年,中行將堅持『地區優先、行業優選』的策略,多措並舉,完善配套保障機制,加大對小微企業、普惠金融的信貸投放力度,確保普惠貸款增速不低於全行各項貸款增速,爭取普惠貸款新增在全部貸款新增中佔比進一步提升。」朱軍說。
據介紹,由於各地區情況迥異,中行在制定普惠金融服務政策時不能稿「一刀切」,而是實行一省一策,進行差異化的規模分配。今年,尤其是對中小企業聚集度高、產業規模轉型趨勢明顯、科技創新能力較強的省份,在規模配置上將給予更多傾斜,希望其發揮「頭雁」作用,在動能轉換、新動能產生、新興產業方面有所作為。
除了進一步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外,記者還從吹風會上獲悉,2019年,中行在普惠金融服務方面將採取更有力的措施,把小微企業服務好,著力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最後一公裡」。
「在普惠金融業務中,純信用貸款佔20%至30%。中行今年新推出的信貸工廠2.0版,在過去基礎上大幅升級,其中一個重大提升,就是對信用貸款已經沒有限制了,而且我們鼓勵基層分行,嘗試用智慧財產權等非傳統抵押物來進行貸款支持。」
朱軍透露,中行正在加快產品研發速度,目前已完成中銀信貸工廠的全面升級,在準入門檻、客戶範圍和授信期限等環節進行了全方位優化。同時,強化獲客能力建設,通過大數據建模技術批量挖掘潛在客戶,近期已下發首批近1萬戶的普惠金融白名單。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銀信貸工廠累計服務客戶超過38萬戶,累計貸款2.3萬億元;積極支持「新三板」企業,累計服務掛牌企業超1600家。特別是,中行積極發揮智慧財產權增信增貸作用,優化科技型企業信貸審批流程,引入科技型專家評委機制,創新推出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在北京、上海、天津等8個城市複製推廣。截至2018年年底,累計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4668戶,累計投放貸款567億元。
紮根縣域:做實普惠金融
值得一提的是,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從「降低貸款利率、減免費用、降低融資門檻、增加再貸款資金投放、確保完成『兩增兩控』目標」五個方面,制定了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十條措施,並於2019年1月1日起在全轄執行。
作為中行在縣域農村踐行普惠金融的重要布局,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去年成功將國開行及建行旗下的村鎮銀行悉數併購,從而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基礎設施最完善的村鎮銀行集團。在吹風會上,何春生介紹了開展普惠金融業務的情況。「截至2018年年末,中銀富登貸款餘額超300億元,涉農及小微貸款佔全部貸款的90.5%,戶均貸款僅為21.5萬元,是標準的普惠金融。」何春生介紹,目前,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共計服務縣域、農村客戶180萬戶,累計投放信貸資金超900億元,超過15萬客戶通過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得到了貸款服務,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獲得貸款。
據悉,截至目前,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已有127家縣域法人機構、150多個鄉鎮支行網點和300多個村級助農服務站,建立起了覆蓋全國22個省(市)的縣域農村金融服務網絡。其中,金融服務相對薄弱的中西部地區佔比為65%,34家機構設在國定貧困縣。
「未來3年,預計我們村鎮銀行將達到150家左右,佔全國村鎮銀行總數的10%。」何春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