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重蹈補選覆轍?張麗善退選。
臺海網9月29日訊 前雲林縣長張榮味1994年初次從政,當選縣議員後,隨即取得縣議長寶座。張榮味在1997年問鼎雲林縣長雖然落敗,但在1999年蘇文雄病逝後,縣長補選時,以無黨籍身份擊敗國民黨提名的張正雄和民進黨提名的林中禮,入主雲林縣府,並順利當選連任。
張榮味入主雲林縣政府後,張派已成為縣內最大派系,甚至於張榮味在2004年因為林內焚化廠弊案入獄,其在政壇的影響力仍根深柢固。兩年前「立委」選舉,張派推出張榮味女兒張嘉郡、水利會系統張碩文兩人,打敗民進黨提名的陳憲中與劉建國,成功奪下縣內兩席「立委」席次。
目前雲林縣內20個鄉鎮市長,民進黨只佔古坑、林內、西螺、水林等四席,其它16個鄉鎮市長大多與張派有高度依存關係,而包含縣農會在內的21個農會,至少12個屬張派人馬。
今年五月,張榮味當選臺灣省商業會理事長,但之前張派的人馬已拿下臺灣省農會總幹事、臺灣省漁會總幹事、臺灣區農業合作聯合社、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等,可見張榮味勢力在臺灣政壇已如日中天。
不過,在這次「立委」補選過程中,張派出現嚴重分裂情況,不只雲林縣農田水利會系統的張輝元家族出走,還包括鬥六市長張和平公開宣布參選縣長。
張榮味在雲林政壇,雖曾在1997年縣長選舉和1998年議長選舉落敗,在2004年「大選」時,張榮味為連宋操盤,雲林縣更大輸8萬多票,但這些選舉對張榮味而言,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受傷,這次「立委」補選,張艮輝輸在張派自家人內鬥,因此讓張榮味「內傷」十分嚴重,短期內想要修復恐怕不容易。
雲林政壇人士分析,近10年來,張榮味除了在雲林縣「喊水會堅凍」外,張派勢力也在臺灣各地伸出觸角,張榮味在臺灣政壇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但這次「立委」補選失利後,若年底縣長國民黨再敗的話,張派勢力難免衰落,雲林政壇也勢必重新洗牌。
解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