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現代化生活有了明顯改善後,市民選擇國旅遊的機會也不在少數。每當到了外地,一部分人會選擇代購,這樣不僅能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子,甚至還能賺一筆小錢,但如果自己買到的是假貨,那可就丟大面子了。這不最近就有一位男子花買鰻魚乾,沒想到竟缺斤少兩!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近日記者接到了浙江寧波陳先生的求助,他表示自己以14元1斤的價格買了5條,共12斤8兩,也就是179塊錢的鰻魚乾,當把貨交到朋友手裡後,對方一稱發現竟然少了7斤!陳先生說:「朋友覺得我坑他,現在一直要我退貨。找店家,他說自己賣的是活鰻魚的分量,我覺得這太不合理了。」經過警方調解,店家退了錢,但依然發生了糾紛。
在警察面前,陳先生聲稱自己被託桑,但老闆矢口否認,說:「他張口就罵我,還說要給我送花圈。」在售賣時,張老闆表示會跟顧客說明每條鰻魚乾上標的重量都是毛重,也就是活鰻的分量。張老闆說:「這都是沒殺之前的分量,殺完後曬乾也就1斤多。要是還按原價賣,那就不賺錢了。」
對此陳先生並不認同,說:「我買的是鰻魚乾,才不管你是不是鰻魚。相當於我買葡萄乾,要是按葡萄的價格算,還我不如直接買葡萄!」陳先生希望老闆能在每一條鰻魚上都寫上「毛重」,但老闆並不認可。隔壁鄰居趕來後也替張老闆說:「老闆一直都是這樣賣,他稱的時候我都看著絕對不可能少1兩。」經過眾人勸說,張老闆還是像陳先生表達了歉意,雙方也都表態不再計較此事。
此事一出引發眾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第一,賣魚乾就按魚乾的重量賣,你活魚賣10塊一斤,魚乾可以賣20甚至更多都可以,但要明碼標價好了就沒爭議。第二,你說活魚和魚乾的比例人家又不知道,一斤活魚出幾兩魚乾你比顧客清楚。第三,鄰居過來說的公正嗎?
也有網友表示:海鮮老闆魚也那樣賣,這是海鮮市場的默認的,而且都是新鮮的,我們都是買新鮮寫著名字丟老闆那邊,等差不多幹了老闆通知你來拿走。海鮮這種乾貨沒有純幹的賣,不然看著價格貴,具體為什麼海鮮市場的都懂,真不是商戶問題。
筆者觀點:
買菜、買肉需要貨比三家的原因是因為商品的進價不同,老闆對於鰻魚乾的加工方式也有所區別,就像賣鰻魚乾的時候成本在這裡放著,同時這也是老闆辛苦加工的成果,肯定不可能把新鮮的鰻魚和鰻魚乾的價格放在一起對比。
雙方發生糾紛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老闆的我想方式和其他店家不同罷了,但只要解釋清楚就可以,對老闆要提前告知顧客鰻魚乾到底按多少元1斤賣,不然只標註活鰻魚的價格,肯定會誤導顧客。
今日互動話題:
大家能夠接受,
老闆做生意的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