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漫界有很多種畫風,譬如大部分的日漫畫風都是類似宮崎駿動畫的風格,美漫的畫風更注重肌肉線條的刻畫。
韓漫和韓國人一樣,不管什麼角色都是帥哥美女,除了髮型以外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當然還少不了港漫對陰影和線條的執著。
但是提起國漫的畫風,很多人都是一臉懵逼,唯一能想起的恐怕就是早期的《大鬧天宮》、《天書奇譚》和《哪吒鬧海》等作品,除此以外再沒有出現過能代表中國的漫畫畫風。
實際上現在國漫優秀的作品本就不多,大部分還是以日漫畫風和3D為主,加上國內動漫環境還不完善,除了一些小型動漫工作室能偶爾給我們帶來驚喜以外(類似羅小黑),大部分都在模仿日漫和歐美的3D動畫。
難道中國動漫界就向世界展示出屬於我們國漫的畫風嗎?今天小道就給大家展示一部分具有強烈中國風的人物合集,也許這種畫風將會成為未來國漫的標準畫風。
這些圖片裡的人物都是各行各業的從業者,並且每個職業都被賦予了略顯中二的稱號,讓我們一來看看吧。
首先是「摘星者·太空人」和「求索者·科研人員」,太空人的裝備略帶科技感,但整體上看還是以古代盔甲為原型,在身後還飄著類似嫦娥飛天時身上的飄帶。
科研人員的畫風就更古香古色一些,一身白衣仙氣十足,手中拿著燒瓶和試管,胸前的原子圖案代表著科研事業的追求。
「創變者·程式設計師」是科技和國風的結合,舉手投足間透露著掌控一切的氣勢;「見證者·攝影師」的裝扮英姿颯爽,「先行者·通信工程師」因為常年在人煙罕至的地區工作,因此形象被設計成鎮守邊關的武將一般。
「闢地者·基建人」指點江山,如同天神下凡;「築夢者·援建工人」頭戴藍盔,目光堅毅;「醒世者·作家」肩扛著毛筆,身披鬥篷,文人氣息很濃。
「濟世者·醫生」救死扶傷,是絕對的C位;「控場者·電競選手」坐在王座上,身後是所控制的遊戲角色,霸氣十足。
「馭火者·消防員」手中拿著水槍,噴出的水化作水龍,眼神中透露著堅定;「守正者·法律人」人物其名,守護著世間的正義,一臉正氣地託著一部天平。
最後是最帥氣的「鎮邊者·邊防戰士」,一身將軍甲,手中握長槍,守護著身後的華夏界碑,霸氣非常。
這些各行各業的人物雖然基本都是以中國風的裝扮為主,但身上都能找到自己的職業特點,譬如法律人的天平,援建工人的大錘等,作者在中國風和寫實主義兩者中找到了平衡,讓每人人物都顯得獨一無二。
現如今,很多人認為國漫已經崛起,《一人之下》和《鎮魂街》等國漫無論是質量還是口碑都十分優秀,但始終無法脫離日漫的風格,甚至《一人之下》還要專門作出日語版,來滿足國內觀眾的需求,這不得不說是莫大的恥辱。
說到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用質問的語氣說到:「你看過多少國漫,國內的漫畫界大佬多了去了,小編就是崇洋媚外,看不得國漫好」。實際上並不是我對國漫有偏見,而是怒其不爭。我們來看看三十年前的日漫和現在國漫中最流行的畫風的對比
雖然各有所好,但我還是要說在技術層面上,國漫這張圖要遜色很多,為什麼國漫多是彩漫,因為彩漫可以更簡單的處理陰影和線條,單純的用黑白線條勾勒人物和陰影對於任何一個畫家都是一大難關。
在日漫的作者們研究如何讓人物更的線條更美時,國漫的作者卻在考慮如何讓人物的發色更豐富、眼睛更大、下巴更尖。
因此,國漫的崛起不能靠更多的媒體宣傳,要正視我們在技術方面的不足,同時也需要更好的故事,那些靠耍帥吸引初中生的動漫角色,在我看來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