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耶穌誕生之前,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格拉底就已經將陽光作為防病、治病的手段,其中發揮生物效益的是被稱為生命之光的遠紅外線。
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發現,太陽光經過三稜鏡後分裂成彩色光帶:紅、橙、黃、綠、青、藍、紫。
1800年,英國天文學家F.W.赫歇耳在用水銀溫度計研究太陽光譜的熱效應時,發現熱效應最顯著的部位不在彩色光帶內,而在紅光之外,他認為在紅光之外存在一種不可見光,後來實驗證明,這種不可見光與可見光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質,遵守相同規律,所不同的只是一個物理參數:波長,這種不可見光稱為紅外線,又稱紅外光。
紅外線的波長範圍很寬,人們將不同波長範圍的紅外線分為近紅外、中紅外和遠紅外區域,相對應波長的電磁波稱為近紅外線、中紅外線及遠紅外線。
科學家通過對處於真空、失重、超低溫、過負荷狀態的宇宙飛船內人類生存條件的調查研究得知,太陽光中波長為8~15微米的遠紅外線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生命光波。
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下遠紅外光波的知識,遠紅外光線被專家稱為「生命光波」,目前在醫療中已被廣泛應用,是一種不可見光線,對人體產生生理活化現象,有助於提高人體的微循環和自我調節能力。
而這一段波長的光線,與人體發射出來的遠紅外線波長最為相近,被吸收產生溫熱效應,能與生物體內細胞的水分子產生最有效的「共振」,使人體微血管擴張,自律性加強,血液循環加快。
由於產生共振、共鳴,使細胞的活性反應增強,加速細胞與血液的物質交換,從而促進了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加組織的再生能力,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這就是遠紅外線對人體作用的原理。
冬天是心血管、關節風溼及呼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
遠紅外光波能夠改善關節疼痛,有效延緩臉部細紋生成,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同時有效消除房間的細菌、蟎蟲等微生物,房間再無黴味,充滿陽光的香味,據稱能有效降低老人小孩的得病率。
石墨烯發熱晶片是熱交換能力強、能放射特定波長遠紅外線的高科技材料。
發熱晶片在工作狀態下,以紅外光波的形式散發能量,權威檢測報告表示建滔地暖遠紅外法向全發射率高達88%,其中8-14um的遠紅外光波約佔整體波長90%,這段波長就是被稱為「生命光波」的波段所在。
KB建滔石墨烯地暖,健康養生之選。幼兒園、老年公寓、醫院和養生健身場所可重點考慮安裝,無疑是對健康舒適生活的一種很好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