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智能機行業可謂是蓬勃發展,各大廠商都大放異彩,不管是小米、oppo、vivo還是華為的實力在世界上都是有一席地位的。
智能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一部智能機的製作過程是十分複雜的,它包括CPU、RAM、ROM、GPU、屏幕、攝像頭、電池、手機網絡制式和天線晶片。其中難度最高的可就是處理器了。
強如小米、oppo、vivo的處理器絕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高通的晶片,但是為此每年這些廠商得向高通支付大量費用。但是華為卻是一個特例。因為華為使用的是自家研發的麒麟海思晶片。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華為就成立了ASIC設計中心(也就是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的前身)每年投入大量研發資金研製晶片才有了今天高性能的麒麟晶片,比起高通晶片來也是不遑多讓的!
雷軍曾經說過一個845的晶片要賣五百多,是660的整整三倍。假如華為每年要買一億片高通的高中低端晶片,大約估計每片需要三百元,那麼一年就要花費300億元人民幣來進行高通晶片的購買,這個數據可以大概提供一個參考。
有些網友說自己研發晶片要比買高通的貴,每年華為在麒麟晶片的研發、製造費用超過300億,華為12年做手機到現在花在晶片的研發費用將近2000億。但是上一個借鑑點就是印度的軍隊設備過於依賴進口,導致現在印度國內的武器製造能力十分弱,常年只能通過購買來維持需求,一旦發生戰爭,那麼就會面臨滅頂之災。
就像高通的晶片一旦不賣給我們,且華為沒有研發晶片,那麼後果就會不堪設想,我國的智能機行業將會不堪一擊!所有在今天看來這個錢是花的很值得,2017年海思對外公布的營收是387億人民幣。我們可以肯定的說華為拿387億人民幣不可能買到這麼多晶片。
從這個數據來看,也就是意味著華為在半導體上的巨額投入已經開始進入了收穫期!所以預祝國產的東西能夠越來越好,祖國越來越強盛,畢竟只有祖國強盛起來,我們才能不受人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