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武漢未來更美好,武漢人民平安幸福!
□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皓 滿達 劉丁維
鍾南山:希望武漢未來更美好
「希望武漢未來更美好,武漢人民平安幸福!」
昨日的盛典活動現場,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通過視頻滿含深情地祝福。
今年1月18日深夜10時許,在武漢疫情最緊急時刻,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擠坐餐車逆行奔赴武漢。實地考察後,1月20日晚鐘南山宣布,新冠疫情肯定存在「人傳人」。警鐘敲響,振聾發聵。鍾南山還強調嚴格防控,呼籲戴口罩。
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專程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採訪這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儘管每日行程滿滿,工作繁忙,但老人家仍抽出寶貴時間,為英雄的武漢人民錄製了祝福的視頻。
「在武漢最艱難的時候,我曾經說過,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全國的幫忙,一定能過關。」 鍾南山院士說,轉眼快一年過去,武漢也早已恢復了生機和活力,現在的武漢是一座非常安全的城市。2020這一年,對武漢和武漢人民來說,是很不容易的一年。武漢的2020年,充分顯示了我們的國家,是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了第一位。
我就是要和武漢人民在一起,和這座英雄的城市常來常往。
張伯禮:常來常往英雄的城市
「我就是要和武漢人民在一起,和這座英雄的城市常來常往。」
昨日下午,在盛典活動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伯禮通過大屏幕,向英雄的武漢人民發來問候。他說,和英雄的武漢人民並肩抗疫戰鬥近四個月,留下深刻記憶。重返武漢,看到掛出「歡迎張伯禮回家」的標語時,他感慨「我真把武漢當成第二故鄉」。
11月下旬,楚天都市報記者聯繫上張伯禮院士。在得知舉辦「英雄的湖北 英雄的武漢」致敬禮後,他欣然應允錄製視頻,表達問候。他曾在題為《人民才英雄》的詞中寫下「白甲十萬,戰疫三月酣,江城生死皆好漢」。
如今,榮膺「人民英雄」稱號的張伯禮在武漢收了徒弟,開專家門診,特別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進行診治,「希望幫他們早一點回歸社會、回歸正常的生活。」
張院士動情地說,自己今年已72歲,留在武漢的心情非常強烈。「我要和武漢人民在一起,和這座英雄的城市常來常往,把我該做的事情做好,沒有任何遺憾。我也希望武漢這座城市越來越漂亮、發展越來越好。」
生活在這個國家,生活在這個城市,我們感到非常幸福、非常自豪!
張定宇:自豪生活在這個城市
「我們武漢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年,也是浴火重生的一年。年初突遇新冠肺炎的襲擊,我們全體武漢人民、湖北人民、中國人民扛過來了。」「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定宇,如此形容2020這一年。
抗疫艱難時刻,在金銀潭醫院裡,時為院長的張定宇,用漸凍之軀與時間賽跑,率醫院幹部職工救治2800餘名患者,託起生命的希望與信心。金銀潭醫院,成為全民抗疫之戰最早打響的地方,這位鐵漢強忍病痛的折磨,踩著高低不平的腳步,在病房之間奔走,他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搶回更多的病人」。
4月13日,金銀潭醫院最後一支外援醫療隊撤離。街旁的晚櫻長出滿樹新葉,武漢迎來了春天。
「在四五月份後,我們逐漸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看看我們現在的武漢,看看我們現在的湖北。看看我們現在的中國,一片繁榮景象。」說到這裡,張定宇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露出笑容。
「這是一個正常的社會,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生活在這個國家,生活在這個城市,我們感到非常幸福、非常自豪!」他激動地說。
忘不了所有給予我們幫助的武漢人民。你們的信任和支持,給予我們團隊莫大的鼓勵和動力!
陳薇:又一個春天即將到來
「和武漢人民並肩戰疫的113天,留下了我最深刻的記憶。」
「還記得大年初二緊急奔赴武漢的時候,街頭空空蕩蕩,寂靜得像一座空城;而現在,城市又恢復了元氣,回到我曾熟悉的那個生機勃勃的武漢。」
昨日在視頻祝福的大屏幕裡,「人民英雄」陳薇院士回憶在武漢戰鬥的點點滴滴。
1月26日,陳薇院士率領軍事醫學專家組緊急赴漢,她指揮圍繞快速檢測、疫苗抗體研製等迅速開展應急科研攻關。
昨日的視頻寄語中,陳薇院士再次提到武漢的疫苗志願者們,「志願者們踴躍參與的背後,是對科研人員的信賴,更是對祖國科技的信賴」。
「作為解放軍援鄂團隊的一員,我也深深感受到武漢人民的堅韌和勇氣。忘不了排著長隊的疫苗接種志願者,忘不了和我並肩作戰的武漢戰友,忘不了所有給予我們幫助的武漢人民。你們無條件的信任和支持,給予我們團隊莫大的鼓勵和動力!」
陳薇通過視頻向武漢人民表達新春祝福:冬天終會過去,又一個春天即將到來。祝福英雄的武漢,祝福英雄的武漢人民,堅信武漢的明天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