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16 日,在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隨著現場屏幕上一眾小立方體精巧地拼成一個大的「能量立方」,廣州變電站景觀及功能設計國際競賽正式啟動。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運用「繡花功夫」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以創造優良人居環境為目標,廣州啟動變電站景觀及功能設計國際競賽。
該啟動會由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與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共同組織,通過搭建國際一流設計競賽平臺,向國內外知名設計機構和設計大師、社會群眾徵集優秀變電站景觀及功能設計方案。何鏡堂、孟建民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親臨啟動會現場為競賽致辭。這場變電站建設與城市發展雙融合的國際設計競賽,在國內尚屬首次。
圖一:廣州變電站景觀與功能設計國際競賽正式啟動,嘉賓在臺前合影留念。
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在啟動會上致辭表示,作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大型基礎設施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目前許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關注自身功能而忽略其藝術價值,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城市空間品質的提升。本次國際競賽,通過設計的力量來拉近市政設施與市民的距離,推動變電站融入城市發展,這項工作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在專訪中表示:以往我們把變電站作為構築物或設備對待,解決它的技術問題和功能問題。而我國發展到一定水平後,我們有條件對一些這種純功能的構築性進行美學處理,是發展的必然的結果。未來對設備美學、大型設施進行美學處理,是一個趨勢和方向。在這方面,本次國際競賽是一個具有引領性的活動,也是行業風向標。特別是在廣州率先搞對變電站的設計徵集,可能對全國都是一個帶動,是建築設計界的重要節點。
圖二:廣州供電局與廣州團市委、廣州市少年宮互贈牌匾,共同舉辦青少年變電站創意設計活動
據悉,本次競賽以「點亮萬家燈火解密能量立方」為主題,通過選取廣州商務區、高密度大型居住小區、濱水景觀帶、西關文化核心區、教育院校區及產業園區的變電站作為設計標的,建設地標性公共設施,從規劃源頭化解變電站建設引起的鄰避問題,促進城市建築設計理念交融,提升廣州營商環境和城市品質。
競賽分為「院士組」、「專業組」與「公眾組」三個組別。「院士組」將由院士領銜,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孟建民、崔愷,及曾獲得「普利茲克」獎的國際建築設計大師磯崎新及其團隊等國際大師參加設計。「專業組」將公開接受國內外專業設計機構參與,重點篩選國內外知名設計機構與設計專家。「公眾組」將接受高校、社會個人或團體報名參賽,對指定的變電站進行設計,設計以體現創意為主。
此外,為配合競賽,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州供電局聯合廣州團市委及少年宮共同舉辦青少年變電站創意設計比賽活動,讓電網與城市融合發展的理念廣泛傳播。
圖三:110千伏凌雲站
位於廣州天河區珠江新城
周邊由麗斯卡爾頓酒店、廣東省博物館包圍,因此變電站通過採用限高(9米)布置,最大限度優化內部電氣布局。
外立面利用通透式穿孔鋁透板及仿真綠化材料,實現與周邊環境融合。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郭昊羽表示,近年來,全市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不斷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全力落實廣州市委市政府關於「樹立精品意識、建設精品工程、打造精品品牌」的部署和要求,通過開展「身邊項目,全民設計」系列活動,聚焦變電站、口袋公園、廣場、幼兒園、中學、公廁、垃圾站等示範項目的具體設計,以市民身邊的所需所盼作為「小切口」,通過做「小項目」為抓手,以點帶面,實現城市風貌的「大轉變」。
圖四:110千伏中旅站
位于越秀區環市路核心商圈,周邊有多個居民小區。
外立面採用幹掛石材,變電站採用限高布置並配建一座標準足球場,成功探索變電站功能與居民區融合。
南方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陳允鵬在啟動會上致辭表示:本次啟動會是廣州市與南方電網公司創新推動現代化城市與能源電力融合發展、綠色發展的有力舉措,也是共同落實《廣州市與南方電網公司新時代全面深化合作戰略框架協議》的重要內容。他希望全球設計界專家、朋友,迸發設計創意、賦能電力設施,創造出更多契合廣州氣質、符合南網特質的一流精品。
圖五:110 千伏藝苑變電站 位於海珠區雙塔路磨碟沙公園。變電站運用鋼結構技術,採用了新型彩鋼板、垂直綠化、彩繪、限高設計等措施,有效 緩解變電站佔用公園的景觀影響。
廣東電網公司副董事長、廣州供電局黨委書記胡帆表示,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一直全力落實南方電網公司、廣東電網公司服務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部署,將變電站建設和規劃積極融入廣州城市建設發展之中,從源頭化解變電站鄰避問題,推動一流智能電網、營造優質的電力營商環境,助力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在全省實現總定位總目標中勇當排頭兵。
附:報名參賽的國際建築設計大師致辭節選感謝本次國際競賽活動對我及工作室的邀請。變電站作為城市不可缺少的公共服務設施,在建設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鄰避問題」。本次國際競賽嘗試通過設計的力量讓變電站的景觀與功能充分融入城市的發展,我認為這樣的嘗試和理念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是非常有前瞻性的。
後續,我將與胡倩女士一起參與本次國際競賽活動。與各位設計界的同仁,共同為廣州城市設計品質提升做出努力。
——磯崎新,2019年普利茲克獎得主
如今,廣州已發展成一座現代化城市,擁有現代化的生活設施和基礎設施,包括完善的配電網。但大型變電站往往都對有礙市貌美觀,為此,我希望能找到一種方法讓這些變電站與周邊環境相協調,讓整體環境更賞心悅目。
——貝建中,貝氏建築師事務所總裁
變電站通常被人忽視,作為設備建築,常常被認為是次要空間。但變電站在市區醒目易見。我們感到十分榮幸,能夠參與此次競賽,因為變電站建築非常重要,是城市面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施特凡·胥茨,GMP建築師事務所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