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是陪伴我們童年必不可少的角色,大多數孩子的童年都有幾樣心愛的玩具。
漸漸長大後,很多人都會發現很多玩具莫名其妙的消失了。例如我自己,長到二十歲的時候,突然想起小時候玩過的一個光頭小人,他的手關節、腿關節都是可以活動,是我一歲的時候爸爸花二塊錢買來的。
那個小人躺在我的書桌裡好多年了,等我想起來這個玩具的時候,卻也怎麼找不到了。我問過爸爸,他說沒有動過我的玩具,我就奇了怪了,沒有人動,那玩具去了哪裡,難道自己長腿會跑嗎?
直到我看了《玩具總動員》系列電影,才知道原來玩具真的是可以跑的。現在回想起來,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如果玩具真的是在我們不在家的時候自己到處活動,他們可以看書、可以打牌、可以玩電腦遊戲、可以開會,那將是個多有意思的畫面啊!
動畫終歸是動畫,動畫會把人的想像運用到影視作品裡。《玩具總動員》系列三部都很出彩,每一部都有他的立足點,每一部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影片,如果連在一起看也不會覺得有「狗尾續貂」之感。
這三部當中最令人感動的還是第三部,這一部距上一部也有十餘年,片中的小孩安迪已長大。離家上大學之際,做出處置玩具們的決定。你可能會說,皮克斯又要重複原來的老路子,因為這裡依舊看得到前兩部的影子——胡迪與眾玩具的們又激發了矛盾,是留下來被安迪處置還是自尋出路。最後當玩具們遭遇了一系列事件後,同心協力解決了問題。
還記得第二部中的女牛仔翠絲在被主人拋棄後遇上了胡迪,讓他重新燃起了對未來的希望。在第三部,觀眾以為長大的安迪會拋棄玩具們,但一切都在變化,這個定律在電影裡也同樣適用。而時間不只是帶給玩具們被冷落的命運,更帶走了太多我們兒時的情懷,電影至此,已然於詼諧幽默的基調中,不自覺引申出一絲悵惘的懷舊情懷。
影片的結尾處,安迪決定帶胡迪去大學,把其他的玩具送給一個叫邦尼的小女孩。而胡迪在最後關頭決定和朋友們在一起,看到這裡時我被動容了,一個小小的玩具做出了在親情和友情之間的抉擇。這樣的決定是需要勇氣的,而安迪也沒有讓胡迪失望。
安迪把所有的玩具送給了小女孩邦尼,並最後背著胡迪和邦尼最後玩耍了一次,這個鏡頭在前面兩部重複出現了多次,不得不說皮克斯的動畫真的很用心,既不失觀賞性,也戳中人的淚點。
也許這就是最好的結局,是一場完美的道別。當安迪很意外地從箱底裡拿出胡迪時,我和安迪同時嘆了口氣,在這兒多了幾分永別的意味。
不是每個人在長大之後都有這樣的機會,和童年陪伴自己的玩具們告別。不論有沒有這樣的機會,這部《玩具總動員3》給了我們這樣想像的空間,讓我們對自己的童年重新審視,重新關注生命中曾經最重要的東西。
其實有些東西,已經永遠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