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是劉備心中永遠除不掉的傷痛,晚上做夢夢到宜昌都會被嚇醒。幾次關乎蜀漢命運的大戰都發生在宜昌,而且都以慘敗告終。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揮師南下,劉表病死,劉琮投降。劉備得知後南逃,數十萬百姓相隨,曹操派遣曹純率領虎豹騎急追一日一夜,於當陽長坂坡追到劉備,劉備軍被擊潰,只率領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逃走,曹操大獲人馬輜重。幸虧趙雲拼死於亂軍中救回劉禪和甘夫人。派張飛領二十騎,斷後,關羽又從水路過來支援,才獲得安全。這一戰可是打得劉備提心弔膽。拋妻棄子,差點全軍覆沒。 當陽長坂坡在現宜昌市當陽市境內。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率軍進攻樊城的曹仁。曹操派于禁支援,被關羽水淹七軍,于禁投降,龐德被斬,威震華夏。曹操又先派徐晃支援,後續又派徐商、呂建等十二營兵馬支援徐晃,還準備御駕親徵,徵調在合肥的張遼繼續支援徐晃。年末,呂蒙偷襲荊州,南郡失守。關羽退至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突圍,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於臨沮被害,劉備少了最強力的右臂。麥城也在今當陽境內。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徵孫權,氣勢強勁。張飛率兵萬人,從閬中至於江州,與劉備會師,但在出發前,被部下張達、範強所殺。劉備少了左臂。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率兵阻擋劉備進攻。公元222年正月,蜀漢吳班、陳式的水軍進入夷陵地區,屯兵長江兩岸。二月,劉備親率主力從秭歸進抵猇亭,建立了大本營。陸遜扼住要地,堅守不戰。劉備不得已乃在巫峽、建平至夷陵一線數百裡地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兩軍從正月對峙到六月,此時正值酷暑時節,暑氣逼人,蜀軍將士不勝其苦。劉備無可奈何,只好將水軍舍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裡,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進攻。結果被陸遜逮到了機會,火燒連營七百裡,在夷陵大破蜀軍。劉備全線崩潰,幾乎全軍覆沒,差點被孫桓生擒,敗退至永安城。史稱夷陵之戰或猇亭之戰,至此蜀漢元氣大傷,在也無力問鼎中原,隔年劉備羞愧夷陵慘敗,一病不起,不久就逝世了。而夷陵、猇亭都是現今宜昌市的市轄區。
劉備怎麼也沒有想到,三次影響蜀漢命運,而且慘敗的大戰,都發生在宜昌市境內。宜昌市真是劉備的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