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女兒痴迷古生物和恐龍
昨天記者QQ採訪了@唐兆安,他告訴記者,自己平日裡的工作就是設計師和攝影師。關於這組作品,他說其實初衷很簡單,只是為了去討好自己的女兒。
在他心裡,7歲的女兒,雖然膽小、文靜,但是有主見,而且思維敏捷又固執,熱愛科學自然,喜歡聽故事看電視,不愛洋娃娃和過家家,特別痴迷古生物恐龍,那些早已絕跡於地球的生物引起了他女兒極大的興趣,唐兆安就決定親自動手來給女兒創造一個只屬於她的迷你「侏羅紀公園」,於是女兒的冒險故事也就從此展開,「說白了,投其所好,她在後面拍攝時也才能積極投入啊。」
記者注意到,不同於世界上其他以玩具為主人公的攝影師作品,唐兆安的作品在手法上融合了創意和商業人像的元素,雖然這種手法已不再新鮮,但他巧妙地將他女兒在侏羅紀公園冒險的故事溶於作品之中,這樣大大增加了整組圖片的可讀性,雖然這組圖片從拍攝到完成只有短短三周,但其中那份父親對於女兒的愛卻通過他的作品被無限放大。
@唐兆安告訴記者,這一組34張照片的圖,也不是隨意拼湊的,是有序,有劇情的,大家盡可以腦洞大開地去想像和配圖片說明。
父愛如山勝過器材高級
跟眾多網友好奇的地方一樣,記者也對連環照片「迷你侏羅紀」的形成方式非常著迷,很多網友紛紛表達說,也想親手為自己孩子打造一套特別的照片,想參照這樣的技術。對此,@唐兆安非常自謙地說,這組照片的完成方法並不專業,也沒有任何附加的器材,只有一臺相機一個鏡頭,他很真誠地說,他本來的出發點和近乎簡陋的拍攝過程,跟網友們後來產生好感的緣由是一樣的,即孩子和爸爸一起協同參與一個充滿童真想像力創意作品的愛和熱情,所以說,在他看來,這種愛更重要。
揭秘 最酷老爸傳授創意拍攝技巧
至於拍攝方法,@唐兆安也毫不吝嗇地做了一些介紹,甚至還在他的微博上分享了另一篇長微博,結合圖片和文字進行了一些說明和指導。他介紹說,雖然只用了3周來做這個迷你侏羅紀,但是也大概分了3個階段,即創意、拍攝和後期。在他看來,創意還是挺難的,雖然自己從事的工作就跟創意有關,但是讓人拍腦袋叫絕的創意其實並不那麼容易出現。
他表示,自己這組照片算是兒童創意攝影,女兒是核心,所以從照片中也看得出,這裡面體現了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溺愛」,他笑稱自己簡直是集編劇、導演和經紀人於一身,要思考畫面、腳本、故事大綱,還要安排場景和拍攝時間等等,整個過程就是「女兒笑了,你就贏了,女兒煩了,你就敗了」,所以還挺費心費力的。
可能很多父母會問他用了什麼相機,記者也進行了諮詢,他表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為孩子都會好動,所以單反是首選,自動對焦快的單反更是關鍵。他建議,工具是一方面,網上攻略也很多,更重要的是動手多拍,動腦多想,動眼多看。
他還用照片中的一張來舉例,那張照片中有一隻恐龍在停車場,而女兒躲在停車場柱子拐角的場景。他特別提醒,合成照片時,要縮小孩子的比例,場景拍攝時機位要儘量放低,拍孩子的機位就基本正常高度。因為這種創意照片是要兩張照片合成的,這兩張照片必須在同一時間地點前後完成拍攝,特別是戶外自然光拍攝,因為兩張待合成照片的最重要聯繫點就是光影,「這也是很多網友誇讚侏羅紀公園裡的光線和光影很美妙的原因所在,用心一點,就能達到這個效果」。另外,技術層面上還有「摳圈、景深和影子」。
除此外,他認為,捕捉孩子的瞬間表現,就是考驗爸爸能力的時候了,「不要帶著絲毫投機心去找到那些美妙的瞬間,能走近和理解孩子就是要靠自己了。」(揚子晚報記者 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