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都知事選舉7月5日舉行。共同社等日媒根據出口民調報導,現任知事小池百合子勝出已成定局。另據美聯社等媒體報導,小池周日晚間發表勝選演講,稱她已經贏得第二個四年任期。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此次選舉焦點在於疫情防控對策,以及2021年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的籌備工作。分析認為,小池連任已成定局,但她未來的道路並不平坦。
史無前例
隨著現任知事任期即將屆滿,東京都於6月18日發布知事選舉公告,7月5日進行投計票。此次共有22人競逐這一職位,創下歷史新高。近1100萬選民將投票選出心目中的領導人,帶領這座城市度過一段前所未有的時期。
據日媒報導,近半個月來,東京都內到處貼著選舉海報,選戰如火如荼地展開。四年前贏得壓倒性優勢的小池出馬尋求連任。繼四年前提出「東京大改革」的選舉口號之後,小池這次提出「東京大改革2.0版」,強調東京的未來將與都民一起決定。
她的主要對手有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和另外兩個反對黨支持的律師宇都宮健兒、在野黨「令和新選組」黨首山本太郎,以及獲日本維新黨支持的熊本縣前副知事小野泰輔等。
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資深專家、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顧問王少普指出,新冠疫情正在影響日本民眾的日常生活,安倍政府的抗疫舉措引發不滿,圍繞如何處理疫情和奧運會出現了各種聲音,輿論環境日益複雜,因此眾多人選躍躍欲試。
而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廉德瑰看來,受疫情影響,大型集會和政治活動被取消,對一些政治人物來說,參選可能是一個提升知名度的機會。
這場地方選舉也受到國際輿論關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亞洲研究教授普內德拉·賈恩(Purnendra Jain)指出,國際媒體通常不太關注日本地方選舉,但東京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小池不是一個普通的政治人物。
東京對整個日本至關重要,其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的五分之一。另從人口和經濟規模來看,東京堪比北歐或東南亞的一個國家。同時,東京都知事受到輿論關注,在制定政治議程方面具有一定影響力。
這也是一場處於疫情陰影籠罩下的選舉。和全球很多城市一樣,日本首都也經受著新冠疫情衝擊。各選舉團隊紛紛戴著口罩,監測體溫,一邊預防感染,一邊在展開激烈交鋒。
同時,為了兼顧競選活動和防疫對策,參選人也不斷摸索新的拉票方式。比如不再採取往年街頭演講,與市民握手的方式,而是致力於在線演講,可謂史無前例。
7月5日當天,投票站的工作人員戴著口罩和手套,對投票場地和設備加強通風和消毒工作,地面上的標識指示選民應該等候的地方,保持彼此之間的距離。截至下午6時,投票率為33.5%,低於上屆同期。目前計票工作正在進行中,最終結果預計6日上午公布。
兩大主題
日本輿論稱,新冠疫情和2021年東京奧運會及帕運會兩大主題主導本次選舉。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NHK)統計,日本7月4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62例,連續兩天超過200例,也創下5月25日解除緊急狀態後新高;累計確診近1.9萬例,累計死亡近1000例。東京都當天新增確診131例,連續3天新增確診病例超過100例,也是5月25日以後新高。疫情反彈跡象再度繃緊各方神經。
作為不少日本民眾心頭的另一件大事,東京奧運會也是這次選舉受矚目的一大話題。與小池主張按時舉辦的主張不同,多位候選人主張東京奧運會應該再次推遲或者取消。
日經新聞評論稱,這場選舉不僅為東京選民提供了評估小池能力和表現的機會,也將為奧運會的支持率提供線索。「東京都知事選舉的辯論將成為決定奧運會前景的一個關鍵因素,」麗澤大學教授川上和久(Kazuhisa Kawakami)說。
據美聯社報導,在東京市中心的一個投票站外,退休人員田村英和(Hidekazu Tamura)說,他投票給小池是因為她為奧運會做出了努力,「我對任何反對奧運會的人說不」。
當地居民木下隼(Hayato Kinoshita)則告訴法新社:「有些人喜歡運動,有些人不喜歡。如果疫情令人擔憂,我們應該決定不再舉辦(奧運會)。許多運動員也表示他們不想來。」
而在東京和日本其他地區經常遭受颱風和地震等自然災害重創的背景下,選民馬渡一浩(Kazuhiro Mawatari)說,東京的重點議題應該是減輕災害。
優勢何在
即便有反對聲,即便競選人數創歷史之最,對於小池來說,這些似乎都不意味著連任之路有更多阻礙。
廉德瑰指出,小池勝選有三大優勢。一是政黨支持,「沒有這種強大的組織力量,是拿不了多少選票的」。而小池獲得了執政黨自民黨,以及「實力人物」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的支持。
共同社民調顯示,儘管小池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但她在不同黨派支持者中都有頗高人氣,獲得自民黨支持者70%力挺,以及自民黨執政盟友公明黨支持者90%認可。
美聯社稱,從政近30年,小池至少7次在政黨間遊走,組建新聯盟,因此獲得「政壇候鳥」之稱,這在以忠於政黨派系而聞名的日本政客中實屬罕見。
王少普指出,作為獨立人士,小池不易捲入黨派紛爭,有助於其獲得更多支持。競爭者也沒有對其提出實質性的反對意見。至於小池的學歷造假爭議,埃及開羅大學已出面澄清。
第二個優勢在於知名度。小池電視臺主持人出身,精通媒體和政策事務,具有嫻熟的溝通技巧。她曾多次當選國會議員,曾任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內閣環境大臣,日本首名女性防衛大臣,2016年7月當選東京都首名女性知事……這種全國範圍內的高知名度是其他人選所無法匹及的。
「東京都知事的選舉常常像是一場人氣競賽,很少上升到關於公共政策或政黨政治嚴肅討論的程度,」日本明治大學政治學教授青山佾(Yasushi Aoyama)說。
三是小池在奧運會、疫情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為她爭取連任加分。
「小池在疫情期間的主張可以說比較現實、合理,與安倍政府有所區別,」廉德瑰說,相比其他國家,日本總體感染率不算高。儘管東京形勢比較嚴峻,但小池的主張和舉措基本沒有重大失誤。她在奧運會話題上也沒有丟分,堅持舉辦奧運會還是日本民眾比較支持的。
共同社稱,小池應對疫情的表現獲得不少民眾認可。日本疫情暴發初期,當安倍舉棋不定時,小池就火速要求東京都居民待在家中,並著手為受到衝擊企業提供財政支持。
「在過去幾個月裡,疫情一直是每個人心頭的大問題,並在競選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天普大學亞洲研究主任傑夫·金斯頓(Jeff Kingston)說,小池比安倍更好地擺脫了困境,她證明了自己是更好的溝通者。
面臨挑戰
接下來,新知事將在疫情時期肩負東京這座巨型城市的運轉工作,有望在奧運會期間成為主辦城市東京的標誌性「面孔」。
但據共同社報導,政治專家表示,即使小池在連任選舉中取得了堅實的勝利,未來仍將面臨棘手的問題。如果公眾發現舉辦東京奧運會的成本太高,她可能會受到批評。
廉德瑰指出,無論誰上臺,都要面對疫情、奧運會等難題,這讓民眾還是會選擇熟悉的小池。此外,這場國際賽事明年能否如期舉辦將取決於國際疫情,不是日本或小池所能掌控的。
不過,小池的終極目標也許並不是東京都知事,而是日本首位女首相。「我認為這不現實,但我不認為她的野心已經消失,」政治時事通訊《東京內線》編輯歲川隆雄(Takao Toshikawa)說。
「她只是在等待機會,」早稻田大學教授、前政界人士中林美惠子(Mieko Nakabayashi)說,「如果安倍政府表現不好,那麼她或許可以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