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華為在HDC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正式發布全新自主研發的鴻蒙作業系統(又稱鴻蒙OS、英文名:HarmonyOS)。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介紹,鴻蒙OS是一種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作業系統,並表明鴻蒙OS將開源。
華為方面表示,當前的安卓系統發展多年,代碼冗餘龐大,很難保證在不同終端設備上運行流暢。目前安卓系統代碼已超1億行,其Linux內核代碼達2000萬行,但是真正被頻繁調用的核心代碼僅有8%左右。並且目前互(物)聯的智能終端也越來越多,為了迎合未來的發展及更高的用戶體驗,為此華為打造了鴻蒙系統。
華為總結了目前主流系統的不足,從而鑄就了鴻蒙OS,可謂後來者居上,鴻蒙OS有四大技術優勢領先安卓
分布架構
首次用於終端OS,實現跨終端無縫協同體驗。分布式架構包括:分布式能力調度,分布式數據管理,硬體能力虛擬化,分布式軟總線。開發者方面像開發同一終端一樣開發跨終端分布式應用,消費者方面也能夠享受到強大的跨終端協同為各使用場景帶來無縫體驗。
天生流暢
提升IPC性能對系統性能至關重要。鴻蒙OS確定時延引擎,任務執行前分配系統中任務執行優先級及時限進行調度處理,優先級高的任務資源將優先保障調度,提升IPC效率提升5倍,從而給用戶帶來流暢穩定的體驗。
內核安全
鴻蒙OS微內核靈活部署至多終端,提升全場景終端設備的安全能力。鴻蒙OS首次將形式化方法用於終端可信執行環境,顯著提升了內核安全等級,從而實現全面提升全場景終端設備的安全能力。同時,鴻蒙OS微內核的代碼量僅有Linux宏內核的千分之一,鴻蒙OS受攻擊機率也因此會大幅降低。
生態共享
終端之間實現能力互助共享,帶來最佳協同體驗。通過統一IDE支撐一次開發,多端部署,跨終端生態共享。華為方舟編譯器是首個取代Android虛擬機模式的靜態編譯器,此外,方舟編譯器支持多語言統一編譯,大幅提高開發效率,支持C/C++、Java、JS、Kotlin等程式語言。
華為方面表示,今年首發的智慧屏將是首個幸運兒,率先先使用鴻蒙OS 1.0版本。未來三年,將逐步完善相關技術,鴻蒙OS也將會逐步應用到智慧屏、穿戴設備、車機、音箱、手機等更多智能設備中。用戶需要一個完全突破物理空間的跨硬體、跨平臺、無縫的全新體驗。
另外華為方面稱,安卓系統如果不能使用,華為將安卓系統遷移到鴻蒙OS非常便捷,僅需1-2天即可完成。但是,由於考慮到生態及合作夥伴,在能使用安卓的前提下,華為手機還是會優先採用安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