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個月,神戶市立王子動物園內的雌性大熊貓旦旦,就要返回中國的故鄉了。
早在2000年,旦旦4歲那年由中國政府租借給了日本,租期是到今年的7月15日。不過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具體的歸期還未確定。
熊貓旦旦
日本人對熊貓的熱愛,已多次引發了轟動效應。這次不僅動物園園長,就連神戶市市長也帶頭向旦旦表達了祝福和不舍,並感激旦旦撫慰著當年遭遇地震後人們的心。
非常惋惜,(旦旦)給了民眾那麼多鼓勵
旦旦坎坷的一生
神戶人民一直以來都將旦旦當作精神鼓舞的動力,它的到來也是當年為了祈願阪神大地震災區復興。
當時一共向中國租借了兩隻熊貓,一隻就是旦旦(雌性),另一隻叫興興(雄性)。
初代興興在兩年後(2002年)因為雌雄同體無法生育回國,二代興興來日代替。
旦旦共懷孕過2次。2007年懷孕後生下死胎,2008年產子成功,但幼崽在4天後夭折。到了2010年,旦旦出現了發情徵兆,工作人員於是給興興進行了人工取精。在麻醉後的甦醒過程中,興興發生了嘔吐,胃粘液進入肺部導致窒息死亡。由於興興屬於非自然死亡,神戶市向中國支付了50萬美元的補償金,並將屍體交還中國。
一系列「喪夫喪子」的遭遇,並沒有讓旦旦一蹶不振,依舊堅強地生活著。這樣的經歷,讓大批本來已經陷入低谷的人們,又找到了重燃希望的勇氣。
而今,20年過去,在旦旦歸國的推文下,不少人表達了他們對旦旦的不舍和祝願:
「能延長10年很感謝中國。總不能不歸還,能讓我們看到真的很感激。」
「旦旦,到現在那麼久的成長陪伴,非常感謝你!無論你在哪兒,都祝你幸福快樂。」
「旦旦,感謝你讓我拍了這麼多張可愛的照片,大家看到你都覺得被治癒,我可能要看不到你了,希望你回到中國能健康平安。真的很愛你。(比上野的熊貓一家更愛!)」
「旦旦,非常感謝你這20年來源源不斷用你的元氣治癒關西人,撫平我們受傷的心......這次分別非常痛苦,非常感謝你!」
雖萬般不舍,但都十分理解,紛紛將祝福送給24歲高齡的旦旦,希望它能在設施完善的中國幸福健康地度過餘生。
日本人的謎之熊貓情結
在日本人心中,始終有一個特別的人生信條:沒有見過大熊貓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櫻桃小丸子》裡,小丸子就曾說過:「人生在世,連熊貓都沒有看過,會非常丟臉。」
接著奶奶也回憶起熊貓第一次到日本時的情景:排隊3小時,觀看10秒鐘。
小丸子奶奶所說的這段看熊貓的經歷,其實並不誇張,而是真實發生過的事。
1972年,周恩來總理贈給日本兩隻大熊貓,以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來自北京動物園的一對大熊貓康康與蘭蘭遠赴日本。
日本接收方非常重視,在從機場前往動物園的路上還配備了警車開道和約100名警備人員,讓它們享受VIP待遇。接納的東京上野動物園特意斥資4000萬日元建造了近300平方米的熊貓舍,配有暖氣和空調。
這兩隻初代旅日大熊貓立馬掀起了日本動物園史上的空前熱潮。上野動物園的入場人數在短短一年就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920萬人。
這也就是小丸子的奶奶回憶的那一幕,有超過3000人連夜排隊,從動物園門口一直延伸到上野地鐵站,足足兩公裡。
這裡不得不提另一隻熊貓:擁有頂級流量,出生在東京上野動物園的熊貓寶寶——香香。
香香出生第五天
往年熊貓歸國送別會
2017年出生的香香,是日本時隔了29年的熊貓寶寶。為了目睹香香,開放參觀的第一天,儘管還是工作日,仍收到18323組申請,中籤率只有45.8分之1。在首個周末的23日,抽選倍率甚至達到了144倍。
為了保障香香的健康,每日參觀的人數上限設為2000人,一天400組,每組5人。
熊貓香香
一時間,香香成為全日本的「國民閨女」,被大家視若瑰寶。香香原本的歸期,也因為大眾的請願,被延長到今年年底。
這位大叔,此生最大的夙願就是能摸摸香香並且與她結婚。
還有買年票,幾乎每天都去拍攝香香的成長的樣態的日本小哥高氏貴博,這一拍就是6年。
日本人對熊貓的執念
熊貓可愛的形象,一直都被商家當做吸引遊客的手段。
在廣島縣的吳市,有一家主打熊主題的公園,宣傳的旗幟上分明寫著くま(熊),可是吉祥物卻是一隻熊貓。這麼刻意的操作,明顯是想利用熊貓的可愛形象來宣傳。當遊客們看到這個吉祥物,自然都以為這裡是熊貓園......
為此,較真的記者特意採訪了相關工作人員。但是,工作人員卻一口咬定他們的吉祥物就是熊,才不是熊貓!
為了對付嘴硬的工作人員,記者拿出動物測試卡,要求這位工作人員看圖後必須快速回答。果然,到了那張自家的門面吉祥物,工作人員果然脫口而出——熊貓。
在大分縣的公園也有這樣一個擺設,從黑白色的搭配上來看應該是熊貓,但是體型卻更像一隻海獅,這種不倫不類的混搭還真是匠心獨運。
為此,記者也請來了工作人員來辨析這到底是什麼,奇怪的動物很容易讓小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好不好!雖然大分縣沒有熊貓,但也不應該展示一個長得這麼離譜的國寶......
不過,工作人員卻一口咬定,這就是熊貓!設計廠家的冊子上就是這樣標註的!
真的嗎?為了對付嘴硬的工作人員,記者又一次拿出了測試卡。這次是動物陰影的卡片,員工看到輪廓後必須快速回答是什麼動物。果然,到了自家的不明生物,這位工作人員脫口而出:海獅……
更精彩的是,當工作人員被記者詢問為什麼明明是海獅的身體,卻說是熊貓?工作人員回覆:因為有黑眼圈。
隨即記者出示了一幅帶著黑眼圈的奶牛,接著問工作人員,那這是什麼?工作人員已經破罐子破摔,猶豫後回復道:熊貓……
雖然能隔著屏幕感受到日本民眾對熊貓的執著和喜愛,不過,熊貓該是什麼樣請還是做成什麼樣吧。
熊貓外交和熊貓經濟
熊貓情結也為日本帶來了獨有的熊貓經濟。不僅大大提高了動物園收益,還促進了熊貓周邊產品的熱銷,形成了名副其實的「熊貓商圈」。據東京上野動物園統計,在近年來付費租借的熊貓中,單單一隻,每年就能帶來約267億日元的經濟收益。
說是租借,其實在官方文件中,並沒有「熊貓租借」這個詞,準確說法是「開展大熊貓繁育國際科研合作交流」。被說成通俗的「租借」,是因為當每向他國派出一隻熊貓,他國需要每年向中國支付至少100萬美金。如因人為原因造成熊貓死亡,需向中國賠償50萬美金。繁殖生下的小熊貓到了一定年齡還必須歸還中國。一般情況下,國寶大熊貓都是成對出國,而「租借費」,其實是外方向中國的大熊貓繁育基地支付的科研費用。
中國的這項著名的「熊貓外交」政策,對接收熊貓國家的選擇尤為挑剔,目前僅約12個國家有接收國寶的資格。而截止目前為止,日本是除中國之外飼養熊貓最多的國家。
我們應該很自豪,中國的國寶在海外這麼受優待和追捧,熊貓更是成為了中日邦交的紐帶。不僅僅帶來了經濟效應,更重要的是成為了中日和平友好的象徵。如果想送日本朋友最有代表性的中國特產,熊貓玩偶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哦!
本文為【談日錄】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記得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