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如果在影視IP中找個「技術宅」來描述奇瑞,蜘蛛俠和綠巨人誰更合適。
首先,「技術宅」的稱謂奇瑞絕對是當得上的,在中國自主品牌中,奇瑞是公認的「掌握核心科技」的那一類。
遠的不說,就以瑞虎8車型為例。5、6月的國五清庫,相信吃掉了不少市場份額,在這種情況下,7月份奇瑞依然銷售出整車4.9萬臺,其中自主車型國內市場銷量同比增長10.7%。
而剛剛上市的全新一代瑞虎8單月銷售整車9,241輛,環比增長5.9%,同比增長52.7%,在傳統銷售淡季裡表現還算不錯。
要知道,現階段面對這樣的市場趨勢,經銷商的壓力決計小不了,如果依然囤貨,只能說明一個問題,無非就是產品真的好。
再明顯不過的道理。
就我個人而言,我對奇瑞產品的印象就是,它就是一盤家常菜,遠不如米其林餐廳的法式洋蔥湯適合拍照發朋友圈,但是頂餓啊!三天兩頭不吃可以,長時間不吃就想。
質樸而且有料,這就是奇瑞打造出的產品特徵。我參與試駕過很早之前的艾瑞澤7、之後也觸摸過瑞虎7、艾瑞澤GX,上上個月還開了瑞虎8,奇瑞打造產品的時候很實在,可以說是對剛需人群最友好的存在。
為什麼這麼說呢?還是以全新一代瑞虎8為例,定位於中型家用SUV的產品,瞄準的方向十分真切,就是「重質」的一類人。
「重質」就是三大件要過硬,車殼子要實在,甭管怎麼造弄,開個三五年還是它。尤其是對依然有著家用和商用多需求的個體從業人士來說,家用的時候,質感足有面兒;商用的時候,空間大,實用方便,就這麼簡單。
插一句,我身邊就有一臺艾瑞澤7,雖然是早於汽車智能化時代的產物,但是說到三大件確實挺省心的,三年的時間裡沒有出現什麼毛病,9L左右的綜合油耗也能接受,而且很有優勢的一點就是,磕了碰了不感到心疼。
再回到我們的討論上,上述這類人群或許還處在奮鬥的過程,對生活方式的認知,總之還沒到討論「詩和遠方」的時候,因此全車設計沒有嬌嫩的感覺。
退一步講,真有著「詩和遠方」追求、老婆孩子熱炕頭水平的潛在消費者,瑞虎8還得往後稍稍,奇瑞還為他們準備了星途,退而求其次,還有捷途。
說說產品力,發動機方面,瑞虎8的心臟是奇瑞的傑作,作為技術流的奇瑞,把發動機熱效率搞到了37.1%,是目前自主裡面最高的。
至於變速箱是來自格特拉克七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底盤出自T1X平臺,前麥弗遜後多連杆,偏重舒適調校,和車型定位特別適配。
至於開起來,這臺車給我的感覺就是能夠應付不同類型人群所面臨的絕大多數路況。市區內鋪裝公路的穿梭,沒問題,舒適穩重;次級公路的輕微顛簸,也沒問題,濾震和隔音都是越級的;鄉土爛路,雖然太不常見,但瑞虎8也能應付得了。
所以,有這樣紮實的產品力作保,加上奇瑞品牌自己的完善渠道,儘管當前瑞虎8銷量尚未破萬,卻有著相當好的前景。
同理,依靠這些因素,只要產品拉開足夠區隔,奇瑞有足夠能力打造出爆品,再退一萬步,就算競爭力因為品牌的緣故差了一些,但是抗風險能力是擺在那裡的。
寫到這裡,我們就可以討論文章開頭的那個話題了,「技術宅」奇瑞,到底更符合蜘蛛俠的形象還是更符合綠巨人的形象。
顯然,是蜘蛛俠。
因為無論是班納博士還是託尼段位都太高,而且奇瑞想要從nobody到somebody,除了需要被「叮」那麼一下,自身還要經歷考驗。
但是從現階段看,就在第一步上,捷豹路虎顯然沒能成功當選那隻改變奇瑞命運的小蜘蛛。
依著捷豹路虎的知名程度,帶不動奇瑞,顯然原因是多方的,捷豹路虎本身能力也有待商榷,但是重點還要落在奇瑞本身上。並不是說能把發動機造到熱效率在本土企業中第一,就能擔上「中國本田」的稱謂,成功的企業還要擁有優秀的體系。
這恰恰是奇瑞缺失的地方。
所謂大企業優秀的體系,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如此龐然大物能夠輕鬆活動,整體上可以迅速做出動態戰略調整,總結一句話就是能夠在合適的時機做合適的事兒。
多次衝高的失敗,很能說明奇瑞自身體系的不靈活,有很大負擔。瑞麒、威麟由於時間久遠我們不提,就是現在看來十分優秀的觀致,同樣如此。
太多頂級供應商的加持,反而讓奇瑞在主導觀致落地的過程中沒了主角光環,只充當了一個整合外包商的角色,而且由於國際資源的加成,觀致的成本也成為了奇瑞的拖累,沒有足夠的規模來攤平成本,最終只能宣告奇瑞衝高的再次失敗。
本著這樣的經驗我們看奇瑞此前又推出的星途品牌,依然前途未卜。
從出身上看,星途誕生自奇瑞M3X平臺,是此前觀致系產品採用的高於T1X的平臺,要知道奇瑞此前有三個平臺,很多合資車企實現模塊化都只保留了至多兩個甚至一個平臺架構,像奇瑞這種T1X、M3X和M1X三個平臺並舉的,成本控制是個大問題。
另外,平臺數量合理也能讓產品線更為清晰,避免出現「同門相爭」的局面,而目前的情況,奇瑞多品牌戰略本就造成了同門相爭的現象,最近網路上又出現了「瑞虎8和星途TX該怎麼選」的尷尬疑問。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雖然當前多品牌戰略仍然對奇瑞有福利貢獻,讓奇瑞尚且有抵抗風險的能力,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臃腫的姿態讓奇瑞缺乏進攻能力,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奇瑞想從「技術宅」變超級英雄的可能性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