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女子養了1000隻蠶寶寶 卻發愁沒桑葉餵了

2021-01-16 大豫網

鄭報融媒記者 李雪 文/圖

這幾天,陽光溫暖,讓人感覺到夏天的腳步逼近。可每年4月,市民趙女士卻開始犯愁,因為她是個半路出家的養蠶愛好者。

市區桑樹屢被砍,春蠶寶寶的口糧太難覓

「前幾年,我聽人說家裡養了蠶,太多養不過來就想著帶回家幾十隻讓兒子養著玩玩,結果一下子給了我快200隻,別說,這些蠶寶寶在我家養的特別好。」家住龍湖龍泊聖地(資料 圖庫)小區的趙女士說,每年養蠶時節,不少人就開始頭疼,蠶寶寶孵出來了,可桑葉卻找不到,有桑樹的小區便物以稀為貴,成為「香餑餑」。

前不久他們小區一位業主家後院的大桑樹被砍掉了,這讓包括她在內的很多養蠶人十分惋惜。「被砍的原因是有其他業主提意見,說桑樹不吉利,影響小區風水。」

「桑樹基本上都是野生的,以我這幾年養蠶的經歷,基本上都是在中牟、黃河邊,有的小區裡好不容易有一些桑樹,過不久就會發現被砍掉了。」趙女士說,能在市區找到一顆桑樹真難。

為啥桑樹在城市越來越少?

趙女士說,以前鄭州的一些老房子、老小區內都有桑樹,如今周圍環境全都發生了變化,城裡桑樹越來越少。

「不光是鄭州,在其他城市也很少看見成規模的桑樹林。聽說是因為桑樹沒什麼觀賞價值,不屬於園林綠化樹種。環境重新改造後,園林部門一般不會選擇桑樹為行道樹,取而代之的是洋槐、法桐等樹種。而且像桑樹、泡桐、構樹這些樹,根系小,容易倒伏,也很容易生白蟻。」

趙女士說,還有一些人出於迷信,對桑樹很不待見,因為桑諧音「喪」,讓人覺得不吉利。

其實,我國是世界上種桑養蠶最早的國家,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現桑、蠶、絲、帛等字形。周代,採桑養蠶已是常見農活。春秋戰國時期,桑樹已成片栽植。桑樹滿身都是寶,葉皮、果實、即使燒成灰都可以入藥。桑葉是蠶絲的原料,桑葚又很美味,枝葉和桑皮還是天然染料。

1000隻蠶寶寶免費送

趙女士這幾天在微信群裡不停「推銷」家裡的蠶寶寶。看著這上千隻密密麻麻的小生命,她很擔憂,可不能讓它們活活餓死啊。

「我們有一個群,一到這個季節大家就集思廣益,分享去哪裡找桑葉。」趙女士說,今年,她家裡的蠶寶寶孵出來了,因為數量太多,就免費送,只要別讓這些小生命餓死。

為了養蠶寶寶,去年她在自家院裡種了兩棵桑樹,「小時候在小學門口就能買到桑葉,有老奶奶專門坐在那裡賣桑葉,可現在城裡賣桑葉的人也沒了。」

鄭州現在哪些地方還有桑樹?

「我們現在已知的比如火車北站、石化路、黃河邊,還有幾棵規模比較大的桑樹,實在找不到桑葉,蠶寶寶也可以吃榆樹葉,只不過桑葉是蠶寶寶在自然條件下最好的口糧,桑蠶桑蠶嘛。」

趙女士說,身邊有愛好者也通過網上購買,記者搜索了淘寶,新鮮桑葉字樣,價位平均在10元一斤包郵。還有帶芽樹苗、紅桑果苗,價位也在10元左右一顆。

相關焦點

  • 小學教材要求記錄「蠶的一生」 家長發愁:哪裡有桑葉啊
    杭州一位家長爆料:「在盒馬鮮生上看到一款預售產品——新鮮桑葉,20克售價9.9元,一斤桑葉賣250元!據我知道,一條蠶寶寶一生要吃一斤左右的桑葉,按照這樣計算,養十條蠶寶寶光桑葉就需要2500元!」每年,一到三四月份,杭州一群小學生又要開始養蠶了。
  • 沒桑葉氣溫2℃ 10000條蠶寶寶海寧過春節
    網絡資料圖眾所周之,蠶以桑葉為食,傳統養蠶離不開桑葉。可就在春節期間,海寧人居然開始養蠶啦!這個季節沒桑葉,又這麼冷,這幾天最低氣溫只有2-3℃,蠶寶寶們要怎麼過冬呢?這幾天,位於海寧市周王廟鎮雲龍村200平方米的玻璃溫室鋼架大棚內,迎來了第一批「住戶」——10000條品種為青松皓月的蠶。大棚內,溫度已經調到了26攝氏度,溼度也調到了適宜蠶生存的指標,為了這批「貴客」,雲龍村和市蠶桑技術服務站已經準備多時。「雖然現在溫度低,桑葉都沒了,但這些蠶寶寶不用桑葉也能活下來!」
  • 幫孫子養出4萬條蠶寶寶 老兩口跑遍全城找桑葉
    原標題:幫孫子養出4萬條蠶寶寶 老兩口跑遍全城找桑葉 王潔 攝  本報訊(記者 王潔)兩年前,天心區東電社區的彭振遠、林喜雲夫婦,接過孫子送來的8條蠶寶寶,幫孫子養蠶,卻不想8條蠶寶寶搖身一變,養出了近4萬「子孫」。最近,老兩口有點犯愁,這4萬條蠶寶寶的「糧食」——桑葉成了個大問題,他們每天不得不到處尋找新鮮桑葉來餵蠶。幸好身邊的熱心人了解到老人的難處後,相繼領養走了大部分蠶寶寶,可留在家裡的上千條蠶寶寶還要10多天才吐絲。
  • 買50隻蠶寶寶送來150隻!她半夜餵蠶餵到哭……網友樂了
    餵蠶!於是寧寧開始了每晚訂鬧鐘起來餵桑葉的夜生活!分分鐘吃完一盒子桑葉桑葉要洗乾淨!要擦乾!不能帶一點水!就這樣精心呵護了一個月蠶寶寶終於結繭了寧寧也該熬出頭了▼看看蠶寶寶的最終下場吧!▼
  • 我外孫精心照顧兩個月的蠶寶寶 為什麼吃了網購的桑葉全都死了?
    超市提供的農殘合格證明記者 朱家豪昨天中午,毛大伯來電:我外孫養了兩個多月的一百多條蠶,大部分都是三齡蠶,眼看就要結繭了,吃了前天5月1日在某網店網購的桑葉一夜之間全部藥死了。5月1日,桑葉吃完了,我老婆就從某網店下了單,買了250克桑葉,洗過擦乾餵給蠶寶寶。沒想到第二天早上起來,我兒子就喊,爸爸,蠶寶寶都死完了!我趕忙一看,大部分蠶寶寶彎曲著身子,一動不動。」趙先生說,兒子傷心得早飯都沒吃,這兩個月,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觀察蠶寶寶的變化,大部分蠶寶寶身體已經變得透亮,馬上就要結繭了。「兒子兩個月的心血白費了啊!」
  • 買50隻蠶寶寶送來150隻,姑娘半夜餵蠶餵到哭……網友笑噴了!
    最近有位小姐姐瀕臨崩潰邊緣每天半夜她都要掐點起來拿出準備好的「糧食」再拿出紙巾來一點一點擦乾淨然後餵…餵蠶!近日網友@圓滾滾的明月大魔王 發了個微博小編看了後笑了一整天▼為了圓兒時的夢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小姐姐寧寧買了50條蠶寶寶,她尋思萬一養不好夭折20條還能剩下30條足夠自己完成養蠶的夢想了
  • 科學網—蠶寶寶,你為啥只愛吃桑葉?
    蠶寶寶,你為啥只愛吃桑葉?為什麼「蠶寶寶」只愛吃桑葉?日前,這個千百年來縈繞在人們心中的疑問終於有了答案。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譚安江團隊研究發現,一個苦味受體基因可以決定家蠶的桑葉專食性。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 小調查:桑葉難尋 蠶寶寶「口糧」短缺怎麼辦
    每年四五月份,氣溫適宜,正是蠶寶寶從蠶卵裡孵化出的季節,不少小朋友們都會養上幾隻觀察。不過,這蠶是要吃桑葉的,只是如今桑葉要去哪裡找呢?這問題讓不少小朋友和家長都犯了難,可以說,每一個養蠶寶寶的孩子背後,都有到處尋覓桑葉的爸爸媽媽。
  • 桑葉與蠶寶寶(新時代之光)
    這樣的長勢和桑葉產量,是我幼時所見枝葉稀落的野桑所無法比擬的。這些桑葉的使命是餵養蠶寶寶。而後是繭,是絲,是琳琅滿目的絲製品,是村民們走出貧窮、奔向富裕的希望。「三斤毛鐵半斤鋼,打把鋤頭去栽桑,一條田塍栽三轉,三條田塍栽九行。」歌謠在蠶鄉流傳開來,像茂盛的桑樹,遍布山坡田壟。地處贛西北山區的修水縣,蠶桑生產的歷史可謂悠久。清代時,修水還因產絲居全省之首而獲「絹出義寧州」之譽。
  • 小學生養10條蠶寶寶至少花2500元
    這其中有樂趣,也有煩惱,為了找到合適的桑葉,家長也是一言難盡。26日,杭州一位家長向記者報料:「在盒馬鮮生上看到一款預售產品——新鮮桑葉,20克售價9.9元,一斤桑葉賣250元!據我知道,一條蠶寶寶一生要吃一斤左右的桑葉,按照這樣計算,養十條蠶寶寶光桑葉就需要2500元!」
  • 路邊的桑葉綠油油地長好了 你還記得小時候養過的蠶寶寶嗎?
    你還記得小時候養過的蠶寶寶嗎?    百花盛開已經輪到杜鵑 這個春天的花事快要結束了  你可能覺得真正的春天才享受了沒多久,但植物界已經在默默準備著告別春天了。不信你看看西湖邊,代表春天的花,比如玉蘭、桃花、櫻花、海棠花等等,早就開過了,偶爾還能見到零零星星還開著的日本晚櫻,但一場場的春雨打下來,也開始有了頹勢。  這個時候,杜鵑踩著春天的「尾巴」登場了。
  • 時代變了,蠶寶寶都不吃桑葉了,吃飼料的蠶,會吐什麼絲?
    蠶能吐出來的絲能夠製作成光滑的絲綢,一直以來我國都是絲綢製造的大國,產量佔據了全世界70%,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千萬養蠶人的辛苦勞作。養蠶是一種繁瑣的工作,眾所周知蠶吃桑葉, 因此養殖戶們常要採集新鮮桑葉,還要保證桑葉既新鮮又乾淨,每天分批投喂。只有這樣不分日夜的照顧, 才能使蠶寶寶吐出好絲。雖說這個行業的利潤比較客觀,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人們賺的都是實實在在的辛苦錢。
  • 是什麼毒死了眼看要「上山」的蠶寶寶?
    陳強攝  是什麼毒死了眼看要「上山」的蠶寶寶?  「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繅絲,晝夜操作」。在蠶桑業興旺的江南水鄉,小滿節氣的到來預示著蠶農們起早貪黑餵養春蠶即將迎來收穫。  前天是小滿,海寧袁花蠶農沈國生養的一大批蠶寶寶,卻在一夜間大面積死亡。「眼看這些蠶寶寶就要『上山』結繭子了,卻突然死亡,太叫人痛心了!」沈國生的妻子滿眼是淚地說。
  • 在杭州養10條蠶寶寶至少花2500元?家長崩潰:自己都吃不好!
    杭州某家長朋友圈截圖昨天杭州一位家長向快報報料:「在盒馬鮮生上看到一款預售產品——新鮮桑葉,20克售價9.9元,一斤桑葉賣250元!據我知道,一條蠶寶寶一生要吃一斤左右的桑葉,按照這樣計算,養十條蠶寶寶光桑葉就需要2500元!」每年,一到三四月份,杭州一群小學生又要開始養蠶了。
  • 網購桑葉致蠶寶寶「滅門慘案」?每年杭州兩萬多學生家長為科學作業...
    都市快報訊 昨天中午,毛大伯來電:我外孫養了兩個多月的一百多條蠶,大部分都是三齡蠶,眼看就要結繭了,吃了前天5月1日在某網店網購的桑葉一夜之間全部藥死了。估計桑葉打過農藥,我外孫好傷心!記者朱家豪核實:毛大伯女婿趙先生告訴我,兒子上小學三年級,科學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從卵開始養蠶寶寶,直到結繭變成蝴蝶,體驗生命的變化過程。
  • 本來是女兒完成家庭作業 沒想到現在家裡有上萬條蠶寶寶 誰要蠶...
    翠苑三區 記者 殷軍領 小學科學課三年級下冊第2單元,有這麼一課——《動物的生命周期》,建議學生觀察蠶寶寶,一時間掀起小朋友養蠶熱潮。 去年,翠苑三區謝女士的女兒斆斆(音同笑)要做這項家庭作業,謝女士在網上買了一張蠶卵。
  • 蠶寶寶口糧不夠 愁壞日本媽媽
    家裡的四五百隻蠶寶寶就快斷糧了。」昨日,家住福州五四北一小區的日本媽媽優子在朋友圈裡緊急求助。原來,鄰居黃媽媽最近去德國學習,把自家的蠶寶寶託付給優子照顧。隨著蠶寶寶的日漸長大,優子為它們的食物犯起了愁。 去年開始,黃媽媽便帶著兒子養蠶,並收到了近千個蠶卵。因為要外派去德國學習半個月,黃媽媽發愁接連出生的蠶寶寶該怎麼辦時,鄰居日本媽媽優子進入了她的視野。
  • 濰坊昌樂:呵護一月 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只見鄭美蓉抱起一捆桑葉,走到蠶鋪前均勻地擺在上面,鄭美蓉擺上桑葉的地方,還能聽到蠶寶寶們吃桑葉的沙沙聲。「別看它們個頭不大,可能吃了,現在餵上這麼多,四五個小時後就要再餵一次。」鄭美蓉說,蠶寶寶每天要餵四次,凌晨3時餵一次,上午10時餵一次,下午3時餵一次,晚上9時再餵一次。
  • 蠶寶寶卻集體「中毒」 村民們懷疑有人投毒
    「家裡的蠶養得好好的,不料竟在4天內陸續死亡。我向鄰居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死蠶的不止我們一家。」昨天,一名年近七旬的大爺一邊清理早上死掉的蠶寶寶,一邊對記者說,桑樹都是按照村裡要求的日期、濃度噴灑農藥的,此前一直沒有出現問題,不料最近蠶寶寶吃了桑葉出現了中毒現象。據介紹,村裡有20多戶人家的蠶寶寶都出現了這種情況。
  • 課程|《可愛的蠶寶寶》
    把蠶放在紙盒子,或是篩米的小篩子裡,用篩子的話要放一些紙墊在篩底。小蠶剛從卵裡孵出來時,要特別小心對它,用比較嫩的桑葉餵它,換桑葉的時候用很軟的毛筆來移動它,要注意力量;有時桑葉太乾燥,不細心就會在換桑葉時的過程中把小蠶留在要丟棄的桑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