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五嶽教授
臺海網3月9日訊 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中華港澳之友協會不久前在中評社臺北會議室舉辦《兩岸關係新形勢下臺港關係發展之機運》座談會,會議由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秘書長張五嶽主持,與會者包括:前「陸委會」副主委、前臺灣駐港代表中華旅行社總經理鄭安國,前「國安會」諮詢委員蔡宏明,前臺灣駐港代表中華旅行社總經理鮑正鋼,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中央警察大學公安系副教授董立文,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暨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龐建國。座談會全文刊於《中國評論》三月號。
作為主持人,張五嶽對這近一年多來臺港關係發展的特點以及這次座談會的背景作了介紹,並對臺港兩地即將成立兩個半官方對口機構「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和「港臺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提出了若干建議。
相對兩岸關係的快速發展 臺港關係的發展有滯後現象
張五嶽在座談會開場白中說,長期以來,臺港關係在兩岸關係發展中一直扮演非常關鍵、積極、務實和彈性的中介角色,但是,一年半來兩岸關係的快速發展,臺港關係的發展相較於兩岸關係的快速發展似乎有滯後的現象。
當然,近期來隨著兩岸關係的新發展,我們也看到臺港關係有許多新的機遇,香港特區政府對港臺關係的重視程度,或對於積極開展港臺關係都表達了高度的關切,並且體現在曾特首的政策說、施政報告,以及組織運作上。相對來說,這一年半來,臺港關係在一些功能面、交流面與技術層面,也都有很大的進展。
座談會由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秘書長張五嶽主持
因此,張五嶽說,此次座談會的主題是,在兩岸關係新形勢下,臺港關係面臨到何種新機遇?機遇如何掌握?我們從兩個部分來談:第一部分,談兩岸關係新形勢下對臺港關係產生了哪些新機遇?我們應該如何從經濟面、制度面與互動面來談如何進一步運用兩岸關係新發展落實臺港新關係?如果要進一步推動臺港關係在未來階段的功能面上,應該做好哪些新的思維?第二部份,如果想進一步強化組織面與運作面──因為雙方現在似乎在組織上、功能上都有一些規劃和構想,這些規劃和構想雖然還沒有完全出爐和定案,但是這些功能面和技術面如果想進一步強化,在組織、功能、人事上應當做好哪些基本規劃?使得未來臺港關係的發展不論是從新的組織功能設置到實際人事的執行推動都能相輔相成。這是此次論壇的主要目的所在,也希望透過這次的論壇讓臺港關係能夠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臺港關係與兩岸關係的異同
張五嶽說,臺港關係與兩岸關係有相同、也有不全然相同之處。例如,在臺灣來說,兩岸關係主要的法律規範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為依據,臺港關係則有《港澳關係條例》;兩岸的關係中,臺灣在大陸或大陸在臺灣還沒有派駐公權力的相關單位,臺灣在香港則一直有派駐政府公權力的單位(即中華旅行社);兩岸關係已經有海基、海協會,臺港關係也準備成立類似具有公權力性質的機構來輔佐相關的工作,這個機構初步的名稱是「臺港經濟合作策進會」。
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推動港臺關係發展,對兩岸關係總體的發展也具有比較積極正面的助益。因此,對於臺港兩地設立這樣一個新機構,從既有的機制、或新設立的機制,希望可以提出比較建設性的建議,作為兩個即將掛牌的單位的借鏡與參考。
座談會最後,張五嶽作了以下幾點總結和補充:
首先,非常感謝在座各位,臺灣方面對於臺港關係涉及到「國安會」、「陸委會」、海基會與香港相關單位,因此今天的來賓包括對「國安會」、「陸委會」、海基會與曾任香港事務局中華旅行社事務的主觀官員與相當嫻熟的專家學者,也請到對於臺灣在野黨民進黨的學者專家來參與論壇,我覺得收穫良多。
其次,我們可以看到大家的共識是,臺港關係是兩岸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一年多來兩岸關係已經發生前所未見的變化,所以我們大概可以預見,影響臺港關係的規範因素相當大的一部分取決於我們政府、特區政府與北京政府,因此如何在新形勢下以新思維追求兩岸三地的三贏殊為重要。
長期以來,香港政府處理港臺關係一直都是依循「錢七條」。但是經過這麼幾年來的發展,大陸與香港方面,其實可以多看看「胡六點」對於兩岸關係發展的指導,我個人認為其實「胡六點」更提供臺港關係更多積極思維與可能的作為。其實兩岸的領導人,無論是胡錦濤,還是馬英九,都非常關注、關心兩岸關係與臺港關係,大陸與香港真的可以在「胡六點」這樣一個具有積極和前瞻的思維上,思索臺港關係的新發展。
其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臺港關係其實可以在兩岸邁向和平發展的過程當中,提供一個很好的新機遇,也扮演很好的中介功能角色,甚至在兩岸和平發展的過程當中,臺港關係也可做為一個先試先行點。對此,今天大家也提了很多寶貴意見,很值得兩岸三地相關單位參考。
其四,要推動臺港關係,顯然必須要有很好的制度化與規範化平臺,除了既有的駐港機構功能進一步的提升和強化、以及香港派駐臺灣既有機構的功能強化提升之外。我們看到,臺港雙方也準備成立輔助性的半官方機構,來進一步強化臺港關係,讓臺港關係做多層次、多渠道的功能發揮,我們也期待新的機構設置也為臺港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新貢獻。
最後,大家也提到,這樣一個輔助推動臺港關係的重要民間機構,也承擔一部分推動臺港關係的功能。這樣一個新民間機構,政府在人選規劃上、日常會務推動上,也要多關注,因為人事是當與否也會影響組織功能發揮。對於日常工作的會務主管人員的挑選也非常重要,在人選的挑選與執行當中,就像剛剛所談的,臺港關係是兩岸關係的重要範疇,因此要嫻熟「國安」的相關事務、兩岸事務、乃至於港澳事務,需要有這方面的專業背景,因此我們建議臺灣方面既然董事長人選考慮挑選具有財經背景的退休部會首長出任,則在秘書長人選不妨考慮具有嫻熟兩岸與港澳事務的退休高級公務員出任,聘請一些具有行政經驗、調和鼎鼐的人,一方面與既有機構保持一個常態性聯繫,二方面也能與民間部門產生一些積極的活動與相互配套。對於此機構人選的組成建議,我們也希望藉此提供給政府將來在徵選或規劃的參考。我們今天的座談會到此圓滿結束,再次感謝大家!
張五嶽:臺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法學博士,現為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海基會顧問、行政院經濟部顧問、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諮詢委員、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秘書長。
解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