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市中區光明花園小區的於女士養了半年的小泰迪犬在外散步時吃了髒東西,回家後就生病,一個星期不到的時間就死了。面對小狗的屍體,於女士一家人不知如何處理,最後選擇用塑膠袋包裹後扔進垃圾箱。
據於女士表示,這隻寵物狗雖然才養了半年,但是全家人都對這隻小狗有了感情,小狗死後於女士的女兒還哭鬧了一天。「當時我不知該如何處理,有朋友告訴我找個地方埋了,可是我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又不能長時間放在家裡,只能用塑膠袋包裹住扔在垃圾箱。」於女士表示。
家住市中區立新小區的張女士對於處理寵物屍體的方式與於女士不同。「我家養了只寵物狗,它在上個月老死了,當時我的想法也是扔垃圾箱,可後來又想了想,內心有點不忍,畢竟這隻狗陪了我們那麼長時間,後來我開車把它帶到了郊區掩埋。」張女士表示。
對於隨意掩埋還是亂丟亂放,一位愛狗人士李先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先生認為,隨意找地方掩埋容易汙染水源,亂丟亂扔會汙染環境,寵物死後最好的處理方法是火葬,然後將骨灰保存,最後掩埋。
近日,一位環衛工人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他們經常能在垃圾堆裡發現寵物的屍體,有的包裹在塑膠袋內,有的裝在盒子裡,甚至有些寵物還穿著衣服,很明顯是被寵物主人丟棄的。
市中區一家寵物醫院的徐醫生表示,目前我市還沒有處理寵物「後事」的專門機構,也沒有相關的管理條例,所以只能建議市民深埋處理。徐醫生表示,寵物屍體最好不要隨意丟棄在垃圾桶內,特別是得傳染病死去的寵物,死後屍體腐爛容易汙染空氣。目前,很多市民對於寵物死後選擇土葬的方式居多,將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寵物屍體隨意埋葬,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更容易汙染水源。因此,掩埋一定要在距離井、泉、河、飲用水等至少百米以外的地方,要遠離水源,避免汙染。埋葬時,深度要在1米以上,而且要灑上石灰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