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
據日本共同社12月12日報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11日更新了匯總世界瀕危物種的紅色名錄,將棲息於衝繩的儒艮瀕危度上調至最高級別。
儒艮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大型哺乳類海洋生物,屬於海牛目、儒艮科。體型呈現紡錘狀,體長一般約2.4-2.7米,是堅定的「素食主義者」,主要以海草為食。
《科技日報》曾刊文稱,由於雌性儒艮在哺乳時會用鰭狀前肢夾著儒艮寶寶,把頭跟胸部露出水面,剛好它胸部有一對乳頭,遠遠望去很像一位婦女抱著嬰兒在哺乳,因此,將儒艮看成「美人魚」的誤會就此流傳.....
近年來,衝繩島沿岸確認了三頭儒艮,而今年3月發現一頭雌性儒艮死亡。而另外兩頭在基地建設前棲息在邊野古外圍的儒艮目前處於無法確認的狀態。
此次IUCN以衝繩個體群遠離其他棲息地為由進行個別評估,將儒艮列為瀕危度最高的「即將滅絕危險性極高的物種」。並推斷稱,衝繩儒艮因漁網混捕等數量有所減少,目前為10頭以下。
除了棲息數持續減少外,在名護市邊野古推進的美軍基地建設也對儒艮生存構成了威脅。
該機構指出,隨著邊野古美軍基地的建設,作為其餌食的海草藻場被大規模填埋,「棲息地消失和惡化造成的負面影響令人擔憂,藻場的消失將對棲息數的恢復構成嚴重影響」。
目前,日本環境省現已將國內儒艮個體群定位為瀕危度最高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