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微特稿】美國一家智庫16日發布報告說,紐約警察局先前在面部識別系統中借用知名演員伍迪·哈勒爾森的照片作為線索,以辨認一名長得像哈勒爾森的啤酒竊賊。
喬治敦大學法律中心下屬的隱私和技術中心發布報告《無用輸入,無用輸出》,批評執法部門使用面部識別系統過程中存在缺陷。報告舉例說,紐約警察局2017年4月調查一宗啤酒失竊案時,發現監控視頻拍下的竊賊面部過於模糊,在面部識別系統中找不到匹配對象。當警方使用哈勒爾森多張高清照片為線索時,系統找到多個高相似度對象,最終幫警方逮捕一名嫌疑人。
報告還說,紐約警察局先前使用美國全國籃球協會(NBA)職業籃球隊紐約尼克斯隊一名球員的照片為線索,在資料庫中搜尋一名侵犯他人的通緝對象。
喬治敦大學研究人員克萊爾·加維在報告中寫道,警方展開刑事調查時「依賴不可靠甚至錯誤的輸入信息風險太高」。「一家企業建立面部識別系統幫別人找長相酷似名人的人或相似的畫,圖個樂,這是一回事;使用這些技術確認犯罪嫌疑人,可能使這個人基於這種匹配被剝奪自由、最終受起訴,這又是另一回事」。
對此,紐約警察局發表聲明說,警方在謹慎且負責任地使用面部識別技術,這一技術僅僅是查找線索的一個方式。「沒有人僅僅因為面部識別匹配而被捕」,警方「總是需要結合其他線索展開進一步調查,找到合理依據逮捕人」。另外,紐約警察局現階段在重新評估程序,重審現行面部識別規程。
依據《無用輸入,無用輸出》報告,面部識別技術幫助紐約警方在五年多時間裡偵破了大約2900個案件。(完)(王鑫方)
關鍵詞:紐約警察局(New York Police Department)、伍迪·哈勒爾森(Woody Harrelson)、面部識別(facial recognition)、《無用輸入,無用輸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