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冬小麥播種3.32億畝

2020-12-03 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在中央一號文件的指示下,2020年全國冬春蔬菜播種面積8400餘萬畝,較往年增長了2%左右,冬小麥播種面積達3.32億畝,預計今年雜交玉米可供種16.4億公斤,雜交水稻可供種4億公斤。


  

202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一年之計在於春。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各地行動早、準備足,多措並舉穩面積、提產能;多頭髮力,加強農機農資供應監管;發揮體系優勢,加快技術集成推廣……力爭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這場開年關鍵一戰。

2月4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趙橋鄉雙樓村,植保人員利用大型植保機對小麥進行噴藥作業。劉勤利攝

立春第二天,北方飄起了飛飛揚揚的瑞雪,把地澆了個透。而在南方廣袤的田野中,露頭不久的越冬麥苗也在碎雪和春雨中吸納著營養。安徽省郎溪縣濤城鎮鳳河村種糧大戶關明和說:「春水貴如油,我們經營的濤城鎮愛苗病蟲害防治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3300畝,必須抓緊,面對疫情,農時絕不能誤。」一開春,他就忙著油菜和小麥的田間管理,準備好農藥、農機具和水稻種子。

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春播糧食麵積佔全年的一半以上,夏糧產量超過全年的1/5,夏油產量超過全年2/5。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這場開年關鍵一戰,糧食再奪豐收、農民持續增收就有了堅實基礎。

抓牢糧食生產,主產區冬小麥、油菜優質苗比例分別為83.4%和83.3%

「糧食生產,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尤其是今年特殊年份,這根弦必須要繃得更緊。」面對春耕大忙的時節到來,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這樣說。

全力以赴抓好春季農業生產,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發揮好「三農」壓艙石的作用,有著特殊的意義。保障糧農收入,就能保持農民增收好勢頭,脫貧攻堅才能穩固,全面小康才能有好成色。

今年糧食和農業生產的積極因素較多,預示著又是一個好年景。

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中央財政持續支持抓緊抓好糧食生產,我國保持了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的總體穩定,農機購置補貼有所增加,為充分調動億萬農民務農種糧和地方重農抓糧積極性創造了條件。

一手抓糧食,一手抓蔬菜。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保障蔬菜等「菜籃子」產品的有效供給至關重要。政策扶持蔬菜生產力度不減,當前,蔬菜面積和產量都略有增加,供應量總體充足。預計全國冬春蔬菜在田面積8400多萬畝,產量1.7億噸,均比上年同期增長2%左右。預計2月份氣溫總體偏高,利於蔬菜生長發育,蔬菜生產將逐步進入旺季。

生產基礎好,土壤墒情好。

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今年全國冬小麥麵積3.32億畝,持平略減;冬油菜面積9200多萬畝,增加270萬畝。總體看,苗情長勢較好,品種結構繼續優化。目前,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比例83.4%,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主產區油菜一、二類苗比例83.3%,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

去年11月中下旬到今年1月初,全國出現多次雨雪天氣,範圍廣、雨量大,有效補充了土壤墒情,麥田旱情基本解除,為安全越冬和春季田管創造了良好條件。

春節前,農業農村部印發了春季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意見,強化指導服務。各地迅速行動,提早安排春耕備耕所需化肥、種子等農資的調劑和供應,各項春耕備耕工作做得早、做得實。

預計今年雜交玉米可供種16.4億公斤,需種10.6億公斤。雜交稻可供種4億公斤,需種2.1億公斤。大豆可供種5.75億公斤,需種5億公斤。棉花可供種1.8億公斤,需種0.96億公斤。農藥化肥供應量總體有保障,農機投入足。預計全國可投入各類農機具2200萬多臺(套),糧油作物機耕率、機播率分別超過90%和55%。

狠抓春管重點落實,切實推動關鍵措施落地

「去年的草地貪夜蛾就很鬧心,好在我們有效防控,今年什麼情況還不好說。」河北省寧晉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梁建輝表示。

事實上,今年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的確面臨一些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自然因素的不確定性比較大。草地貪夜蛾已在我國定殖,暴發成災的機率增大。據氣象部門預測,春耕期間我國局部氣溫波動幅度大,部分小麥產區可能出現階段性強降溫,「倒春寒」發生機率較大。另外,穩定糧食麵積、提升糧食生產效益,也還面臨著一定的壓力。

正視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的難處,就是抓住了春耕備耕的七寸。潘文博說:「春季田管事關夏糧夏油收成,要突出關鍵環節,狠抓春管重點落實,切實抓好重點措施落地。」

抓防災減災,防止連線成片。

去年,長江中下遊和黃淮局部出現秋冬連旱,給部分地區糧食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今年區域性、極端性天氣發生機率較高,要做好應對準備,科學防災減災,確保不發生區域性持續性災害,重點抓好防寒防凍和抗澇抗旱。提前做好防低溫各項準備,降低凍害發生風險,減輕苗損。

抓控旺提弱,促進長勢均衡。

目前,各地苗情長勢總體正常,但局部地區苗情有分化趨勢。一些早播麥田出現旺長,群體過大。部分地區小麥因乾旱播期推遲,長勢偏弱。要及早採取措施,加強分類指導,重點抓好控旺防倒和促弱轉壯。對土壤墒情適宜、未出現脫肥的田塊,適當推遲肥水施用時間,調節分櫱,構建合理群體。對旺長麥田開展統一機械鎮壓,防止後期倒伏。對個體偏弱、群體不足的晚播麥,要抓住氣溫回升有利時機,早施返青肥,早澆返青水,促進早分櫱、多分櫱。

抓病蟲監測,實現綜合防治。

隨著春季氣溫的回升,病蟲害將逐步進入高發期,要加強監測預警,及時發布病蟲信息,落實好預防控制和應急處置措施。特別是黃淮海、長江中下遊等小麥主產區,要抓好條銹病防治,發現一點,控制一片。還要搞好抽穗揚花期赤黴病藥劑預防,防止大面積流行。

抓指導服務,推動技術落槌。

當前,正值春季田間管理的關鍵時節,要廣泛動員,全面開展農業科技指導服務,推進各項技術措施落實到位。根據作物長勢、資源環境、氣象條件等情況,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分區域、分作物開展指導,提出有針對性的技術指導意見,增加技術指導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抓實統籌謀劃,保障農資供應,發揮體系優勢

農諺說,季節不等人,春日勝黃金。韓長賦表示:「春播事關早稻、秋糧兩季收成,佔全年糧食生產比重大,涉及區域廣、作物種類多,要抓實統籌謀劃,做到投入不減,勁頭不松。」

多措並舉,穩面積,提產能。

當前,要進一步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優化考核指標,嚴格評分標準,發揮好指揮棒作用,激勵主產省提高產能,非主產省提高自給率。為此,需要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層層壓實地方政府責任,做到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

還要統籌實施好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穀補貼政策,釋放積極信號。要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加快建設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和20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遴選推廣一批全程綠色高效技術模式,大規模建設以良種為基礎、以機械為載體、以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標準化糧食生產基地,引領提升生產水平。

多頭髮力,加強農機農資供應監管。

搞好春耕備耕,保障農資供應是基礎。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農資調劑調運,暢通運輸渠道,確保農資能進村入店,保障春耕生產需要。要切實加強農資儲備調運監管,讓農民買得放心、用得安心、耕得及時。農業、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需要狠抓投入品監管,持續開展農資打假,切實保障農民利益。還要引導各類社會化服務主體搞好生產託管、農機跨區作業和「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提升春耕生產效率。

發揮體系優勢,加快技術集成推廣。

要充分發揮農業系統新技術推廣應有的體系優勢,全面提高糧食生產技術水平和農民種糧效益。潘文博表示,要大力推廣耕地輪作休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等綠色生產方式,以及北鬥導航自動駕駛、機播同步側深施肥、無人機高效植保等新裝備、新技術,集成推廣全程機械化精準化技術模式,實現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生產生態協調。(高雲才)

相關焦點

  • 同比增加2.7% 河北省冬小麥播種面積3394.5萬畝
    長城網訊(記者 張嘉琪)小麥是河北省的主要口糧作物,今年第四季度以來,河北省把抓好冬小麥播種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推動小麥適時高質量播種。記者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2020年河北省糧食取得豐收,全省冬小麥播種面積3394.5萬畝,同比增2.7%。
  • 阿瓦提縣2020年冬小麥適宜播種期預報
    阿瓦提縣氣象臺發布2020年冬小麥播種期預報:預計2020年冬小麥適宜播種期接近常年,略偏晚,可播期為9月25日至10月13日,適播期為9月29日至10月10日。一、預報依據1、冬小麥適播期的農業氣象指標常規播種的冬小麥以日平均溫度14~18℃播種為宜,冬前≥0℃積溫達到350~650℃,越冬開始時有2~4個分櫱,主莖4~5片葉,利於安全越冬,形成較高產量。
  • 輪臺縣推廣冬小麥「井」字形播種保增產
    9月22日,筆者在輪臺縣農業局走訪時獲悉,該縣今年力推冬小麥「井」字形播種,通過播種與滴灌技術二合一的形式,力爭小麥平均單產達到520公斤以上,確保糧農增產又增收。  據悉,該縣於近期在哈爾巴克鄉吾夏克鐵熱克村召開滴灌冬小麥「井」字形播種現場會,縣農業局、農機局、種子管理站等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小麥種植大戶參加了現場會。
  • 博州超額完成2020年冬小麥播種任務
    10月21日,記者從博州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州冬小麥已播種81730畝,佔指導計劃性任務70000畝的116.75%。其中,溫泉縣播種51908畝,完成計劃任務的115.35%;博樂市播種29822畝,完成計劃性任務的119.28%,均超額完成播種計劃。
  • 衛星遙感技術在冬小麥種植情況監測上的應用
    2長勢分析由衛星遙感監測結果得出了截至4月下旬全國主產區冬小麥長勢對比分析圖(圖3)。從圖中分析得出,2020年冬小麥在生長前期長勢基本與去年持平。自2020年2月以來長勢越來越好,2019年2月則因氣溫較低導致冬小麥返青延遲長勢較差。截至2020年4月下旬,全國主產區的冬小麥長勢明顯旺於2019年同期。
  • 冬小麥與春小麥有什麼區別?它們的播種方式與收割期分別是何時?
    春小麥的抗旱能力極強,株矮穗大,生長期短,適於春天播種,但不如冬小麥粉好吃。春小麥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種的,因為冬季太冷,不能播種,所以在開春後才種,稱為春小麥;冬小麥是稍暖的地方種的,冬季播種夏季收,比如我國東北就是春小麥,華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麥。冬小麥應是秋播春末收穫的。
  • 全國3.3億畝冬小麥唯有江布拉克的旱麥田獨成一景,憑什麼……
    位於新疆奇臺縣半截溝鎮,總面積48平方公裡,是古絲綢北道重要景區之一,由天山怪坡、萬畝麥田、漢疏勒城、木棧道、黑湖等五區十八景構成。景區被中科院確定為國家保護最完整的最早綠洲文化之一,2003年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區別於其他景區,這裡最奇特的就是「萬畝麥田」。
  • 專家:適當晚收夏玉米 國慶節期間播種冬小麥
    什麼時候開始播種冬小麥?省氣候中心今天發布2020年山東省冬小麥適宜始播期預報,預報表明,可以適當晚收夏玉米,國慶節期間及以後播種冬小麥。今年以來,全省平均日照時數為677.6小時,較常年偏多47小時;平均降水量為531.7毫米,較常年偏多32.8%。
  • 春小麥播種及苗期管理及冬小麥返青期技術要點
    (二)種子處理播前曬種(1-2)天,播前拌種每100公斤麥種幹拌40%拌種雙(160-170)克,充分拌勻後堆悶4-6小時後播種。或用敵委丹包衣,每100公斤麥種拌3%敵委丹180克加少許水稀釋包衣,晾乾後即可播種。(三)施基肥結合秋翻全層施肥,每畝均勻撒施優質農家肥2噸以上、尿素5-8公斤、磷酸銨8-10公斤、硫酸鉀3公斤、硫酸鋅1公斤。
  • 沙雅縣多舉措為冬小麥越冬護航
    天山網訊(記者鄧麗娟 通訊員艾克熱木報導)連日來,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各鄉鎮(管委會)積極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冬小麥苗情普查,加強技術指導,幫助農民因地制宜抓好冬小麥田間管理,為糧食豐產豐收奠定良好基礎。
  • 2020年各地小麥什麼時間播種?小麥種子播前處理措施
    隨著玉米的收穫,小麥播種也馬上開始,但在種植過程,因各地播種時間存在差異,所以播種時間也不一樣,今天小編和大家說一下2020年各地小麥什麼時間播種?小麥種子播前處理措施。小麥的種植時間,小麥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冬小麥一般在9~10月份播種,次年4~5月收割,(以長城以南為主),春小麥一般在春節後播種,8~9月份收割,(以長城以北為主)。
  • 2019年昌吉州冬小麥播種及冬前管理技術措施
    (昌吉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栽培站 供稿)為夯實2020年糧食穩產基礎,加快推進小麥標準化生產,提升小麥產業競爭力,以確保糧食安全。結合昌吉州實際,研究提出2019年冬小麥播種及冬前管理技術措施。一、播前精細整地(一)測土配方供足磷氮肥。
  • 靈臺:冬小麥品種家族又添新成員
    近日,筆者從靈臺縣科技局了解到,由靈臺縣鑫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多年潛心選育的冬小麥新品種「靈選6號」通過了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35次會議審定(審定編號甘審麥2020015)。據悉,這是2020年平涼市唯一通過審定的主要農作物新品種。
  • 自治區召開2020年冬小麥播種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和...
    7日,自治區召開2020年冬小麥播種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今年全區冬小麥播種工作,全力確保我區糧食安全。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強調,各地要不誤農時,及早安排冬小麥播種前各項準備工作,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只增不減。要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堅決落實冬小麥生產約束性目標任務,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要強化責任落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調配合,形成糧食「優質優價」的長效機制,實現糧食產業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
  • 冬小麥早播種還是晚播種好?農民要早了解
    在農村,北方進入冬小麥的集中播種時期,在魯西南地區,農村俗語「寒露種麥正當時」,那麼這句俗語在理嗎?對此,氣象人士提醒,今年農民要格外注意拉尼娜現象!寒露節氣的到來,在北方地區,晝夜溫差較大,而日均氣溫也逐步回落至20℃以下,在筆者的家鄉,10月15日前,也常是冬小麥集中播種的時候,不過,由於往年冬天氣候較高,很多村民冬小麥播種更偏向於「晚播種」,這樣有利於避免,冬小麥入冬前提前分櫱,造成冬前瘋長,影響來年的產量!
  • 天津確保156萬畝冬小麥安全越冬
    為及時了解掌握本輪強降溫天氣對冬小麥生產影響,確保糧食生產安全,連日來,市、區、鎮三級農技人員深入田間開展指導,確保156萬畝冬小麥安全越冬。  在我市冬小麥主產大區武清區,區農技人員深入夏糧生產主產鎮河北屯鎮、大良鎮等進行現場指導,告知有條件的村應及時使用農家肥覆蓋麥田,這樣不但可增加肥力,還可給麥田增加禦寒能力。
  • 全國大部天氣晴好,利於秋收掃尾和秋播作物播種出苗
    全國大部天氣晴好 利於秋收掃尾和秋播作物播種出苗 未來十天大部農區多晴少雨 利於加快秋播和秋播作物生長 摘要:本周,全國大部農區多晴少雨,光溫正常,大部地區墒情適宜,利於秋收掃尾、冬小麥和油菜播種出苗及苗期生長,對經濟林果品質提升也非常有利。
  • 冬小麥什麼時候播種?小麥是雨前種還是雨後種植好?
    在民間一直有著「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而在有些地方也有著「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的農諺,這樣有些人就會疑惑了,到底什麼時候種植冬小麥好呢?冬小麥是雨前播種好,還是在雨後種植好呢?其實,中國的地域非常廣闊,在各地的氣候環境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播種時間早晚也是不同的。
  • 2017年河北冬小麥播種有了技術意見
    資料圖:冬小麥。長城新媒體11月11日訊(記者 趙曉慧)日前,河北省農業廳印發《河北省2017年秋季小麥播種及冬前管理技術意見》,指出要以綠色高產高效為目標,以節水優質為核心,以推廣節水品種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全面提高播種質量,奠定小麥豐收基礎。
  • 2020年,冬小麥收穫期臨近,產量會比去年好嗎?分析結果來了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2020年,冬小麥收穫期臨近,產量會比去年好嗎?分析結果來了。2020年,糧食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價格都出現上漲行情。近日,玉米價格長勢尤為強勁,在價格上漲後,沒過幾天多地的玉米價格就突破了1元的關口,這也是近年來,玉米價格再次超過了一元,讓還沒有出售玉米的農民朋友很是開心,於是在冬小麥收穫期臨近的當下,就期盼著今年的小麥也能有一個好收成。那麼2020年的小麥產量會不會好於去年?也就成為了眾多農民朋友所關心的事情。今年小麥的收成會怎樣?會沒會比往年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