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和蟒蛇,絕對是地球陸地上最殘冷的兩種動物。這兩大爬行霸主在世界各地中低緯度地區都有交集,衝突不斷。如果這兩種動物大戰一場,那誰將勝利呢?
據《每日星報》7月12日報導,美國攝影師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他拍到的震撼畫面,一隻體型龐大的鱷魚正吞食一條4米巨蟒,並當成「麵條」一樣甩來甩去。
據悉,美國野生動物攝影師Ewan Wilson於今年2月在佛羅裡達州大沼澤國家公園(Everglades National Park)附近進行拍攝,恰巧碰上了一場精彩的沼澤生死對決,一隻美洲短吻鱷大戰緬甸巨蟒。根據攝影師的描述,他趕上那時,從鏡頭裡看到蟒蛇已經奄奄一息,所以他只能記錄到鱷魚吞食緬甸蟒的場景。
從畫面裡可以看到,這場對決中,輸家已經淪為了大餐。美洲短吻鱷正把4米多長(目測)的緬甸蟒當「麵條」一樣狂甩,然後一邊吞食。Ewan Wilson表示:「緬甸蟒是外來物種,這隻鱷魚可以說是為當地生態保育做出了巨大貢獻。」
相信大家都知道,緬甸蟒在美國屬於外來物種,它們原產於東南亞,平均體長6-7米,均重100公斤。但緬甸蟒是上世紀70年代進入美國的,在90年代後開始在佛州泛濫成災。
據美國魚類與野生動物機構(FWS)數據統計,目前佛州約有30萬條緬甸蟒,成了當地食物鏈的新霸主,有時連美洲短吻鱷都成了它的口糧。為控制緬甸蟒的泛濫,佛州多年來舉行獵殺緬甸蟒大賽,但每年捕殺的緬甸蟒對龐大的蟒蛇軍團而言,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美洲短吻鱷,為西半球大型的鱷魚品種,主要分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南卡羅來納州和佛羅裡達州。一般長約1.8米至2.7米,最大可以達5米長。和其他鱷魚的最顯著外貌區別在於,短吻鱷的嘴比其他鱷的嘴寬。據統計,僅在佛羅裡達州,就有超過一百萬隻的短吻鱷。
網上有很多蟒蛇吞食鱷魚的畫面,給大家造成了往往鱷魚實力不及蟒蛇的印象,其實不然,這是源於森蚺對凱門鱷的高頻捕食曝光率造成。
現在世界上被人捕捉到的鱷魚大戰巨蟒的畫面大體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森蚺吞食凱門鱷,二是澳洲巨蟒吞食淡水鱷,三則是美洲短吻鱷和緬甸蟒。森蚺是最大的蟒蛇,澳洲野生蟒蛇的體型野生超大的,前兩種鱷魚在鱷魚家族裡都是倒數的,被吞食很正常。
而短吻鱷和緬甸蟒各是蟒鱷中的大型種,最相當的對手。從美國FWS記錄的蟒鱷大戰數據分析,如果緬甸蟒想殺死短吻鱷,體長鬚是鱷魚的2倍以上。如果體長跟鱷魚相當或者略長,那鐵定死定了;如果體長是鱷魚一點五倍到2倍之間,那就是一場大戰,可能持續到一天一夜,甚至更長。
而由於佛州大沼澤沒有其他巨型肉食動物,所以短吻鱷也成了唯一能阻擊緬甸蟒泛濫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