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到成都郊區的古鎮黃龍溪遊玩。發現這裡不虧是成都最有人氣的古鎮,街道上熙熙攘攘,可謂是人頭攢動。
古鎮臨河而建,鎮子中間也有河流,老建築也是保護得比較完整。但和許多古鎮一樣,也是商業化氣息濃厚,只要臨街的,無不開闢為商店。
而其中,讓人覺得訝異的是,小鎮臨河的街巷上,開滿了大大小小的魚療館,數量不下20來家。
來古鎮玩樂的遊客們,三三兩兩,躺靠在椅子上,雙腳伸入到溫水池子裡,任由水中的小魚聚攏啃咬腳皮。
剛開始伸腳進去的,還有些害怕,遲疑著,待放進去後,隨著小魚們的逐漸聚集,開始啃咬腳心的時候,開始感覺到麻麻的,痒痒的,這種感覺比較奇妙。
魚療的人是有,但由於一條街巷上就開了許多家,自然分散了不少的客流,而且,客流也主要集中在初入路口的那幾家,越深入街巷,人氣越是冷淡,甚至是身影全無,可以說是多家都是慘澹經營。

而且,由於魚療館開的太多,為了搶生意,大家還打起了價格戰爭。
10元錢體驗一次是普遍的價格,可一些魚療館掛出了5元、8元的體驗價格。自然,這些價格便宜的魚療館生意就是要紅火一些。
一個古鎮,挨近的街巷上,為何會出現這麼多家的魚療館呢?
有人理性地分析,認為可能剛開始開魚療館的生意爆棚,其他店家看著不錯,加上成本不會很高,便產生了複製的現象。但由於沒有很好的商業調查和判斷,一窩蜂地開下去,競爭激烈,必然會出現門庭冷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