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俠2》(一代蜘蛛俠託比·馬奎爾版)被許多人包括我實在內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之一。 21世紀初,作為蜘蛛俠作為電影的版權炒作在那時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三年後蜘蛛俠3上映並結束了三部曲,儘管第三部存在著許多詬病,但票房收入仍接近10億美元。
自2004年6月發布《蜘蛛俠2》以來,該系列已經上映了5部電影,並進行了兩次全面的重啟。 那時,我們已經在大屏幕上看到了足夠的蜘蛛俠可以同時面對兩個反派了。 為此今天將每一部真人版蜘蛛俠電影中的反派人物進行了排名。
17. Alistair Smythe(《超凡蜘蛛俠2》)
阿利斯泰爾·斯邁思(Alistair Smythe)是一位瘋狂的科學家,他創造了一支名為「蜘蛛殺手」的機器人大軍,導致了1990年代最糟糕的蜘蛛俠漫畫。恰如其分,這個角色出現在《超凡蜘蛛俠2》中。斯邁思(Smythe)由B.J.諾瓦克(B.J. Novak)飾演,並重新詮釋為奧斯卡(Oscorp)的Electro卑鄙的老闆,在那裡他沒有建造一個蜘蛛殺手。 無法確定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因為也無法看到蜘蛛俠殺手大軍的出現。
16. 二代綠魔 (《蜘蛛俠3》)
儘管《蜘蛛俠3》令人失望,但最讓人失望的是哈利·奧斯本的三部電影的角色。哈利應該是這次出演中唯一的惡棍,這顯然是前兩部電影的結局,但他角色的每一個方面都變得如此笨拙,以至於導演薩姆·雷米不得不在前20分鐘給他一個失憶症,讓他完全重新振作起來,為一些關於沙人的故事情節騰出空間。這就是說,電影中哈利重獲記憶並向彼得復仇的部分是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而且非常的突兀打著打著2個人又和好共同對抗其他反派角色。
15. 蜥蜴博士(《超凡蜘蛛俠1》)
蜥蜴博士一開始並不是反派,對反派角色的每次詮釋中與彼得·帕克都有著深厚的個人聯繫。蜥蜴教授(Lizard)本名柯蒂斯·「科特」·康納斯(Curtis 「Curt」 Connors),之前是一名軍醫,退伍後成為皮特帕克就讀大學的生物教授,由於在戰爭中失去右臂,所以一直鑽研肢體再生技術,後根據蜥蜴可以斷尾再生的能力,產生靈感,開發出包含蜥蜴DNA血清的藥物,並往自己體內注射,不料藥物產生強烈副作用,康納斯雖然成功使自己的斷臂再生,但同時也變成了半人半蜥蜴的怪物,他亦是一名悲劇人物。
電影中,科特·康納斯教授作為彼得·帕克的父母曾經的實驗室同事兼好友,現任諾曼·奧斯本公司的一員,為諾曼·奧斯本(即後來的綠魔)服務,專研究於跨物種遺傳致使人類肢體再生,他的個人理想是建立一個沒有弱者的世界,但因諾曼·奧斯本手下的催促和威脅,科特·康納斯教授用自己做人體實驗,成功地長出失去的右臂,卻不幸自己變異成蜥蜴怪人,連人類的思維也慢慢變化。影片中的蜥蜴教授形象跟漫畫裡的形象差別較大。頭部不再是蜥蜴頭或類似鱷魚頭,而是採用人形頭。
14. 沙人(《蜘蛛俠3》)
沙人其實在電影還原中應該比這更酷。作為蜘蛛俠裡面最元老的惡棍之一,小型暴徒弗林特·馬爾科(Flint Marko)跌入1960年代某種科學儀器中,並獲得了沙子的力量,使他可以隨意改變自己的身體形狀和大小。如果T-1000完全由骯髒的操場沉澱物製成,那麼他基本上就是T-1000。託馬斯·哈登·丘奇(Thomas Haden Church)從奧斯卡金像獎中脫穎而出,進入《蜘蛛俠3》,徹底陷入混亂的故事情節中,使他成為殺死本叔叔的兇手,但這是一個意外,他只是想為他生病的女兒掙錢,她正飽受慢性病的折磨。沙人在視覺上可能是一個有趣的角色,但實際上我們看到他所做的只是變成一個巨大的沙綠巨人,這顯然讓他失去了說話的能力,因為他只是單音節地咕噥著,試圖用蠻力粉碎蜘蛛俠。最後,沙人和彼得一起哭了一場,然後就停止了幹戈。
13. 修補匠 (《蜘蛛俠:返校日》)
修補匠是一種「眨眼就錯過了」的角色,因為你可能永遠不會意識到他在《蜘蛛俠:返校日》中出現,除非你密切關注片尾,並且擁有一個百科全書式的索引來描述蜘蛛俠名單中的惡棍。菲尼亞斯·梅森(麥可·切爾納斯飾演)是阿德裡安·圖密斯(Adrian Toomes)團隊的一員,適當地修補了所有被盜的外星人設備,以開發新技術。修補匠並不是一個特別出色的壞蛋,但是在《蜘蛛俠:返校日》對他的詮釋是一種有趣且的方式,可以使他成為MCU中令人信服的故事情節。 並不介意看到修補匠和驚悚一起在未來的電影中回歸(希望這是自2014年以來索尼一直在努力拍攝的《蜘蛛俠之邪惡六人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