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圖片來自網絡。
看過《美人魚》電影的童鞋們一定還深刻地記得一個片段:一個腳盆(Japan)女人演示了聲吶的威力,將聲吶放進魚缸後,金魚焦躁不安,然後迅速炸裂成碎片,可愛的動物瞬間沒了,太血腥!哦,插一句,為什麼是腳盆人?因為她說到高潮處,母語腳盆語就出來了,不得不說,腳盆人屠殺的海洋動物太多了!
那麼,聲吶有這麼大威力嗎?什麼聲吶這麼厲害?
聲吶有兩種:一種叫被動聲吶,相當於人的耳朵,主要用來聽,用於發現目標,收集海洋動物、潛艇、水面艦艇、漁船等發出的聲音,並區分是誰發出的聲音,距離多遠,被動聲吶沒有殺傷力;另一種是主動聲吶,相當於人的嘴巴,是用來發出聲波的,聲波碰到物體反射回來後,被動聲吶接收到後判斷是什麼物體、多遠的距離。主動聲吶以聲波的形式傳播能量,有能量,就可以用來破壞。
主動聲吶殺傷的原理是共振,一定頻率的聲波可以引起動物器官的共振,致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發生位移、變形、甚至破裂,從而造成損傷以至死亡。像電影中那麼誇張的,讓金魚炸成碎片是不會的。不過,電影中的金魚的確炸成了碎片,這再一次充分說明了腳盆人的殘忍,我想,從這一點上講,電影反映的是事實。
科學界對於主動聲吶(當然是工作在一定頻率範圍內、功率達到一定程度的聲吶)可以傷害、殺死海洋動物這一點上已經沒有爭議。美國環境和鯨保護組織多年致力於保護海洋哺乳動物免受美軍聲吶影響的研究,結果顯示主動聲吶與鯨的死亡率之間的關聯很緊密。一些魚類的內耳也受到了嚴重的傷害,這直接威脅著它們的生存。
由中頻主動聲吶試驗導致的鯨大量擱淺及死亡事件不斷發生:1996年5月, 美軍在北約的一次演習中,有14頭劍吻鯨在希臘海岸擱淺;2000年3月,美軍在百慕達海域再度進主動聲吶實驗,由於軍艦配備的主動聲吶影響,3個種類共16頭鯨擱淺在長達150米的海岸線上,其中6頭死亡,多個物種成群擱淺是非常罕見的,科學家發現衝灘擱淺的突吻鯨眼睛、顱部出血,肺爆裂,自此美軍接受了主動聲吶對海洋哺乳動物行為有影響的觀點;2002年7月,66頭領航鯨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鱈雪角集體自殺,原因同樣與主動聲吶實驗有關;2004年7月,在環太平洋軍事演習中,美軍主動聲吶測試開始後不久,夏威夷沿岸的淺水中就有200頭鯨魚擱淺,其中1頭鯨魚仔死亡;2005年初,由於美軍主動聲吶試驗,37頭鯨擱淺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外灘;2009年3月,美國「無瑕號」在南海被中國漁政人員和漁民攔截並驅趕前,打開主動聲吶「工作」後不久就在「無瑕號」主動聲吶作用範圍內的香港海岸邊,出現一條長逾10米的成年座頭鯨迷航擱淺。
低頻主動聲吶同樣對海洋生物有上述危害,而且還幹擾大型海洋動物的交流,因為對於海洋動物而言,它們在漆黑的深海裡,眼睛是看不見東西的,它們用嘴巴發出聲波,用耳朵來接收反射的聲波,判斷障礙物,相互交流,它們靠聲音來「看」東西,就像蝙蝠一樣。低頻主動聲吶目前只在美海軍的兩艘艦上使用,兩艘均部署在西太平洋,美國聯邦政府禁止它們在夏威夷群島海域使用這種聲吶。
從保護海洋動物的角度,中頻主動聲吶也應該禁止使用,但由於軍事上的原因,美國只是象徵性地禁止低頻主動聲吶在夏威夷群島海域的使用,意思是在其他地方,連低頻主動聲吶也不禁止使用。可憐的海洋動物們!!
不只是海洋動物可憐,人類何嘗不是。不同的是,能夠屠殺人類的只有人類自己。利用聲波的殺傷原理,人類還研製了次聲波武器。人們日常可以聽到的聲音是20-20000Hz頻率範圍內的聲波。低於20Hz的就是次聲波。次聲波之所以會被用作軍事武器,在於次聲波和人體器官固有頻率相近,於是會產生共振。次聲波與人體器官的共振,會導致器官變形、移位、甚至破裂,從而達到殺傷目的。
次聲波武器大體可分為兩類:神經型次聲武器,和器官型次聲武器。
「神經型」次聲武器的次聲頻率和人腦阿爾法節律相同,所以次聲波作用於人體時便要損傷人的大腦,引起共振,對人的心理和意識產生嚴重影響:輕者感覺不適,注意力下降,情緒不安,導致頭昏、噁心;嚴重時使人神經錯亂,癲狂不止,休克昏厥,喪失思維能力,甚至死亡。
「器官型」次聲武器的次聲頻率和人體內臟器官的固有頻率相同,會引起人的五臟六腑產生強烈共振。輕者肌肉痙攣,全身顫抖,呼吸困難;重者血管破裂,內臟損傷,甚至迅速死亡。
所幸的是,次聲武器發出的次聲波的強度和方向性等因素尚待進一步研究,所以真正應用於戰爭的次聲武器還不多見。希望它還是永遠不要出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