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華為商城買不到華為新品,其它渠道需要加價正是前期華為遭遇美國打壓和自由市場經濟的綜合表現,只是無奈的是華為,受傷的也波及到了用戶層面。
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公告美國政府將在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通訊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產品,自此美國政府針對中國科技企業的無端打壓拉開帷幕。之後,作為國內民營科技企業的代表——華為公司,也終究未能倖免。
華為的逆境
在中興通訊向美國支付巨額罰金及改組董事會後,美國政府將矛盾指向了中國另一家高科技企業——華為。
2019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表示將把華為及70家關聯企業列入「實體清單」,這意味著以後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的批准,華為將無法繼續向美國企業採購相關元器件。
2019年5月21日,美國Google公司應政府要求開始限制其安卓系統和相關應用在華為設備上的使用,雖然安卓系統採用開源策略,但華為在海外銷售的手機將不能繼續內置Google應用商店、Google地圖、Gmail等智慧型手機基礎應用,此舉令華為智慧型手機在海外市場大受影響。
2019年6月25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將華為列入美國和其盟邦的國家安全威脅。
2019年8月7日,美國政府宣布禁止購買華為所提供的設備和服務。
2020年8月17日,美國商務部禁止華為以及被列入實體清單的華為境外附屬機構獲取在美國境內外開發和生產的美國技術和軟體。
雖然華為針對Google的限制措施推出了自己的HMS服務以替代,但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設計研發的麒麟系列晶片卻受制於美國制裁而無法繼續由臺灣臺積電繼續代工供貨,並且短時間內沒有備選代工廠可選而造成麒麟晶片被斷供。
市場經濟的作用
隨著國內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早已是自由市場經濟的時代,簡而言之商品價格由供需雙方來共同決定。
隨著華為麒麟晶片無法再繼續生產,隨著現有晶片庫存的逐漸消耗,勢必會造成華為手機產品在市場供應端側的不足,斷貨就開始成為華為手機的市場表現之一。
而近些年,得益於華為在高端旗艦機型上的成功,華為手機品牌已成為國人心中當仁不讓的高端、優秀、質量過硬的不二之選,再加上華為無端遭遇不公平對待,普通消費者的愛國情緒也漸漸被點燃而轉化為購買華為產品來默默支持華為。
如此一來,華為手機的供需矛盾將日益突出,貨源不足的情況下需求不變或增加,勢必引起市場銷售價格的上漲,畢竟商家是追求利潤的。
小結
所以,供需之間的不平衡形成了如今華為手機的市場銷售局面,並且在一段時間內無法得到有效改善,消費者選擇華為產品,只能多一些包容和理解,與華為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