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是為生存,蜜蜂的攻擊卻會丟命,螫針為何非要連著腸子?

2021-01-08 科學信仰孫晨

大多數生物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攻擊性,而攻擊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生存。

一種動物實施攻擊行為,無非要達到幾種目的,其一就是捕食,食物是生存的第一要務。對於自然界的動物而言,除了捕食以外,避免成為別人的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具備一定的攻擊性,一方面可以威懾對手,另一方面可以為自己贏得逃跑的機會。除了捕食和逃跑之外,攻擊性還可以幫助一些動物在族群內贏得更高的生存地位。

綜上所述,動物的攻擊性無一不與生存相關,但偏偏有一些動物,它們的攻擊似乎並不是為了生存,非但不是為了生存,反而還會因攻擊而丟掉性命,比如蜜蜂。蜜蜂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小昆蟲,它們終日辛勤勞作,我們的餐桌也因此變得更為豐盛,同時,蜜蜂也是一種不好惹的小昆蟲,如果要是不小心招惹了它們,很可能迎來的就是一頓螫針。

被蜜蜂蟄了,自然是不好受,但蜜蜂的結局比我們更慘,它們會因為這一次攻擊而丟掉性命,因為它們的螫針會留在我們的身體之上,與螫針一同留下的還有它們的腸子。

這可真是奇怪了,攻擊是為了生存,而蜜蜂的攻擊武器卻連著腸子,一次攻擊便會嗚呼哀哉,這是什麼邏輯?要弄清蜜蜂的邏輯,還得從蜂群的組織架構說起。一個蜂群之中通常有三種蜜蜂,蜂后、雄蜂和工蜂。蜂后負責生孩子,雄蜂負責配合蜂后生孩子,而工蜂的工作就比較多了,它們要負責採集花粉、釀造蜂蜜、調製蜂糧、生產蜂蠟、建造蜂巢、撫育幼崽、抵禦外敵、肅清內患,怎一個忙字了得。怎麼還有肅清內患?多餘的雄蜂就是內患,沒有活計、空耗米糧,所以必須及早驅逐或直接殺死。

蜂群的組織結構充分體現出了三個字:不公平。

蜂后和雄蜂除了生孩子就是吃飯,別無他事,而工蜂則要終日勞作,它們怎麼就那麼心甘情願呢?其實這些勞工是蜂后一手打造的。

蜂群中的工蜂其實都是雌蜂,也就是說本質上它們都能夠成為蜂后,而作為蜂群領導者的蜂后必須要將這些威脅王權的苗子扼殺在搖籃之中,所以蜂后一方面會限制剛出生雌蜂的飲食,另一方面會分泌一種激素來抑制這些雌蜂的發育,在營養不良和激素抑制的雙重打擊之下,雌蜂們漸漸就變成了發育不全的工蜂,沒有了生育能力,便只能夠終日勞作。既然發育不全,那麼產卵器自然也就沒有了用處,於是這些產卵器就變成了工蜂的攻擊性武器:螫針。

工蜂的體型很小,螫針自然就更小了,所以能夠造成的傷害是極為有限的,為了提升傷害,就要給武器淬毒。

蜜蜂產卵器實際上是與毒腺相連的,當蜜蜂用螫針蜇人的時候,毒腺中的毒液會通過螫針進入人體,所以在被蜜蜂蟄了以後才會痛癢難當。與螫針相連的毒腺要生產毒液,但毒液並不會憑空產生,所以為了給毒腺輸送產毒的原料,毒腺就必須要與消化器官相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腸子。

有了淬毒的螫針之後,工蜂們仍嫌攻擊力有限,於是產卵器,也就是螫針的尖端開始彎曲變為鉤狀,至此,工蜂終於實現了傷害最大化,而所付出的代價就是,這種鉤狀的螫針一旦蜇入身體,則無法拔出,強行拔出則會將與螫針相連的毒腺和消化器官一同帶出,工蜂的生命也會因此而走向盡頭。

就為了增加一點傷害,把本能夠插拔自如的螫針變成了鉤子,真的值得嗎?是值得的,因為變成鉤子的螫針所能夠造成的傷害是超乎我們想像的,甚至於可以直接將一些小型動物致死。

為什麼?因為這些帶鉤子的螫針會一直留在被攻擊者的身上,而除了人以外,幾乎沒有任何動物可以將它們拔出來。拔不出來會怎樣?拔不出來的螫針會導致被攻擊者的疼痛持續加劇,進而引發感染,即使是體型較大的動物,如果受到的攻擊過多,也有可能有性命之憂。所以,工蜂的攻擊實際上並不是一種單純的自殺行為,而是一種以自身性命為代價進行的致命攻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同歸於盡。表面上看起來工蜂的攻擊行為似乎並不利於自己的生存,但卻有利於整個蜂群的生存,如此說來,其實還是合乎邏輯的。

相關焦點

  • 什麼蜜蜂沒有螫針?是雄蜂還是蜂王?分正常情況和非正常情況
    從三型蜂來分從蜜蜂的三型蜂來說,我們可以從正常情況下和特殊情況下兩種情況來看,因為蜜蜂蜇人是我們都熟悉的,但是養蜂人都知道,會蜇人的蜜蜂其實只有蜂王和工蜂,因為蜂王與工蜂都是有螫針的,只是蜂王的螫針往往只在與處女王搏鬥或者刺殺未出房的處女王使用,而工蜂的螫針則是工蜂守衛蜂巢的常規性武器。
  • 《我的世界》蜜蜂的攻擊竟是同歸於盡 看似可愛實際攻擊力爆表
    其中平原的生成概率最高,約為5%。除了繁花森林以外的森林與丘陵生成機率最小,只有0.2%。在採集完花粉後,蜜蜂身上會產生花粉顆粒,其尾部看上去也會沾滿花粉。,附近的所有蜜蜂都會被激怒然後進入攻擊狀態。此時的蜜蜂眼睛會變成紅色,它們會成群結隊地湧向玩家展開瘋狂的攻擊。 蜜蜂攻擊玩家後,玩家會中毒。
  • 蜂王明明有螫針為什麼不會蜇人?蜂王戰鬥的時候螫針為什麼不會斷
    我們都知道,在一個蜂群中蜜蜂被分為蜂王、雄蜂、工蜂三種類型,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三型蜂。相信我們每個人對蜜蜂都不陌生,很多人對蜜蜂更是刻骨銘心,而很多人真正記住蜜蜂的可能就是被蜜蜂蜇了一下,這個記憶可能很多人是一輩子也不能忘記。
  • 蜇了人的蜜蜂會掉尾針會死去怎樣的人容易引起蜜蜂不顧死亡攻擊呢?
    今天的森林驛站每日一題的問題有一點難度,7月13日的問題是蜇了人的蜜蜂會掉尾針會死去,怎樣的人容易引起蜜蜂不顧死亡攻擊呢?大家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答案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森林驛站7月13日森林小課堂答案,如果你也感興趣的話,那麼就一起來看看吧。
  • 蜂王毒腺發達,為何卻從來不會蜇人,工蜂應該是最清楚的
    我們都知道蜜蜂群體裡有三種蜜蜂,即為蜂王、工蜂和雄蜂。養蜂人都知道,在這三種蜜蜂當中只有工蜂會蜇人,蜂王和雄蜂是不會蜇人的,雄蜂不蜇人是因為腹部天生沒有螫針,難道蜂王不蜇人也是因為沒有螫針嗎?其實蜂王是有螫針的,而且蜂王的毒腺比工蜂還發達,那麼蜂王為什麼不會蜇人呢?
  • 蜂王毒腺發達,為何卻從來不會蜇人,工蜂應該是最清楚的
    我們都知道蜜蜂群體裡有三種蜜蜂,即為蜂王、工蜂和雄蜂。養蜂人都知道,在這三種蜜蜂當中只有工蜂會蜇人,蜂王和雄蜂是不會蜇人的,雄蜂不蜇人是因為腹部天生沒有蜇針,難道蜂王不蜇人也是因為沒有蜇針嗎?其實蜂王是有蜇針的,而且蜂王的毒腺比工蜂還發達,那麼蜂王為什麼不會蜇人呢?
  • 蜜蜂和黃蜂有什麼區別?
    而黃蜂和蜜蜂的基因相差甚遠,它們屬於同目(膜翅目),不同科的動物,黃蜂屬於胡峰科。這種差別就像是食肉目下的犬科和貓科的區別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黃蜂和蜜蜂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動物。黃蜂與蜜蜂的區別二:外觀和習性從整體上看,蜜蜂比較的短圓,而黃蜂則比較的細長,而且黃蜂比蜜蜂的體型要大一些。
  • 蜜蜂明明是紅色色盲,為何會攻擊穿紅色服裝的人?
    在養蜂中流行著這麼一句話,那就是夜間檢查蜂群的時候要使用紅光的手電,原因是蜜蜂是紅色色盲,看不見紅色,這樣就可以減少由於夜間檢查蜂群對蜜蜂造成驚擾,這點看起來還是相當有用,直到今天仍然被大量的養蜂人使用。
  • 家燕會攻擊蜜蜂嗎?蜜蜂要怎麼才能避免?養蜂場地要注意此什麼?
    這是一個有趣的事,按理說蜜蜂和燕子是兩個不相關的動物,但是按食物鏈來分析,燕子處在蜜蜂食物鏈的上端,蜜蜂是不能躲開家燕的攻擊的,只能有目的的躲避燕子的攻擊。一、蜜蜂不能躲開家燕的攻擊。「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這是大家都熟悉的兒歌,小燕子春天飛回南方,是尋找合適的家庭,搭建燕子的窩,然後繁殖小燕子的,燕子父母和小燕子要長大,都要吃大量的蟲子。小燕子的食物就是昆蟲,像蒼蠅、蚊子,還有遇到了飛行中的蜜蜂,都可能成為他的食物,燕子的飛行能力非常強,動作靈巧,遇到了飛行中的蜜蜂,是不能躲開燕子的攻擊,肯定會被小燕子吃掉的。
  • 中國大虎頭蜂蟄了會怎樣?入侵法國大虎頭蜂使6人被螫死
    說起蜜蜂,人們都是避之不及的,因為害怕被蜜蜂蟄到,普通的蜜蜂倒也還好,就是怕被有毒的蜜蜂蟄到,嚴重的還會導致人死亡。
  • 李博士教你如何正確處理蜜蜂、馬蜂、大黃蜂和螞蟻螫傷
    花開了,辛勤的蜜蜂、螞蟻也開始工作了,這個時候醫院急診科的蜜蜂、馬蜂、大黃蜂和螞蟻螫傷的小夥伴也多了起來,受傷後病情輕重不一,嚴重者會出現死亡,因此李博士在這裡提醒小夥伴們踏青旅遊、戶外探險時,一定要學會防範蜂蜇傷,提高自救能力,降低意外風險。因此李博士今天就和大家科普蜜蜂、馬蜂、大黃蜂和螞蟻螫傷的診治和預防。
  • Minecraft蜜蜂養殖指南:關於蜜蜂,你可能不知道的13個冷知識!
    2、「種」出一隻蜜蜂;若找不到蜜蜂,可以採用種植的方式。原理是當橡樹樹苗、樺樹樹木2格範圍內有任意一種花時,樹苗在長大後會有5%概率生成出一隻蜂巢!利用骨粉催熟,可以迅速「種」出蜜蜂哦!3、可愛的小屁股;mc版本的蜜蜂雖然體積龐大,但卻非常可愛,尤其是它可愛的小屁股,但要注意它的屁股上的螫針也是唯一的攻擊手段。一旦發起攻擊,螫針消失,蜜蜂也會在未來的50-60秒內死亡。
  • 棕熊怒吼蜜蜂佔盡上風,最後卻無奈落敗!
    不知道什麼原因,這隻小蜜蜂偏偏纏上這頭大棕熊,不斷擾亂攻擊大棕熊的口鼻等薄弱地方。也許是這頭大棕熊,剛剛偷吃蜂蜜,嘴上還留有蜂蜜的味道,才引得小蜜蜂不斷攻擊。大棕熊的食物是很廣的,是雜食性動物,常吃的動物食譜有螞蟻、蟻卵、昆蟲、嚙齒類、有蹄類、魚和腐肉等,也是植物食譜包括各種植物根莖、塊莖、草料、穀物及果實等,同時棕熊也非常喜歡吃蜂蜜,經常去偷襲蜂窩,偷吃蜂蜜,才引得蜜蜂對大棕熊如此不滿。
  • 為啥蜜蜂有時溫馴有時暴躁?難道蜜蜂也有小情緒?真相是這樣的
    說起蜜蜂我們都不陌生,尤其是蜜蜂的螫針,那可是給我們很多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說蜜蜂的螫針對我們來說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由於蜜蜂可以產出大量對我們人類有用的東西,我們很多朋友還是願意去養殖蜜蜂, 隨著與蜜蜂接觸的時間越來越長,很多朋友還找到了應付蜜蜂的辦法,如今對於專業的養蜂人來說,蜜蜂的螫針已經算不上是影響我們養蜂的問題,只要對蜜蜂有所了解的朋友都是可以輕易解決的。
  • 臺灣一男子遭虎頭蜂螫七針倖存 大夫直呼不可思議
    臺灣一男子遭虎頭蜂螫七針倖存 大夫直呼不可思議 2011年09月02日 23:5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蜜蜂採蜜有多辛苦?人類自愧不如,工蜂就是一個唯美的慘劇
    過慣了都市裡的生活,偶爾回到原始的鄉村,你會感覺到那種美完全超過了任何一家5A級風景區。隨著父母年齡增大,我們回家的時間也變得越來越多。父親是一個擁有著近五十年醫齡的老醫生,也是一名擁有著和醫齡差不多相仿的老蜂農。
  • 我的世界:蜜蜂究竟有什麼用處?新手速成養蜂人教程,快進來看
    關於蜜蜂的玩法我一直不是太清楚,也沒有搞明白蜜蜂的具體作用,不過後來我自己研究了一下,再加上一些粉絲的告知,今天將這些整理一下,來跟大家聊一聊關於蜜蜂的一些事情。首先1.15版本主要更新了蜜蜂,蜂巢,蜂箱,還有蜂蜜塊,蜜脾塊,蜜蜂會和蜂巢一起生成在野外,蜜蜂早上出巢勞作,晚上歸巢,作為中立生物,他們也會被你激怒,仇恨類似於殭屍豬人。
  • 為什麼蜜蜂在蜇人後自己會死亡?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防禦機制?
    不幸被蜜蜂蟄中的我們可能會想,蜜蜂一定是大獲全勝,出了口惡氣凱旋歸去了吧,但事實是,它不久後就會死去。依靠毒刺成功擊退了敵人,自己不久後卻要喪命,這些蜜蜂簡直就是敢死隊!蜜蜂為什麼會有這種防禦機制,其中有什麼奧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