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象大兜,學 名 : Megasoma elephus,中文名 : 毛象大兜蟲
原產地 : 中美洲 墨西哥
成蟲外形說明:毛象大兜蟲更是象兜蟲屬的代表品種. 成蟲體表覆蓋金黃色短絨毛. 公蟲擁有發達的頭角及向左右方平斜伸出的短胸角. 母蟲沒有頭角, 前胸背板及鞘翅上半部沒有覆毛, 其餘部分同公蟲覆有金黃色短毛. 細毛會因磨損而掉落,不會重新長出。是大型美麗又容易飼育的入門品種.飼育簡單,對食材不挑剔。唯一的問題是它們的大胃口,
溫度需求:準備好大量的食材並給予22到25度之間的溫度才可以考慮嘗試飼育毛象大兜
幼蟲期說明: 幼蟲期比起獨角仙要長很多,大概12到18個月左右,個別大型個體也有超過24個月才化蛹的現象。
飼育目標:110MM。成蟲性格溫順,壽命短,大概4到6個月。
繁殖說明:繁殖簡單,爆產的代言人…… 母蟲可以很輕鬆的產下100顆卵。
野生個體體長紀錄: ♂50~126mm
飼育個體體長紀錄: ♂130mm+
成蟲壽命:8~12個月
PS:毛大象算是很粗勇的大兜蟲,飼養上不怎麼難照顧,
能適應臺灣的冬季低溫和夏季高溫( 指室內常態 ),
從初齡幼蟲飼養到羽化成蟲,須要22個月的長期抗
戰....食材以國內生產的兜土加發酵木屑,公蟲幼蟲期最重時達到139.5公克,母蟲都在95公克
左右,很適合養過獨角仙很想挑戰大兜的朋友,絕不
會讓人失望的 ~~[1]
建議食材:H小麥木屑
常見類別:毛象大兜和西方平胸毛象大兜
幼蟲期說明:木屑溼度控制在木屑與水的比例為4:1,溫度在22-25攝氏度。
幼蟲L1L2時可以拿1L的布丁盒單獨養,3齡可混養,單養就公10升,母6升,混養15升箱養就行。木屑兩個月換一次,公蟲和母蟲羽化的時間錯開的頻率相對較大,這也導致交配起來有些難度。
幼蟲期L1
---
幼蟲期L2
----
幼蟲期L2蛻皮
----
幼蟲期L3
化蛹說明:蛹前的前蛹會調整自己的姿態氣孔會首先出現幼蟲期白色的氣管,公蟲化蛹的看點就是象鼻子充血粗大的的過程,剛離開幼蟲久皮的蟲體布滿皺紋,要通過體內液體的壓力將各個器官充到制定大小,整個過程蟲體會不斷扭動。
在室內保持23到25°,大概50天後蛹便會開始羽化這個過程對於大多數蟄伏期不是太長的蟲蟲而言就是最後一關了,成敗在此,羽化前的蛹皮會非常皺,成色金黃輕觸的話會發出脆響,入口即化!母蟲羽化過程,人工蛹室的話一定不要過於寬大,否則翻身會很困難,導致羽化失敗。
交配說明:建議進食一個月後交配繁殖。交配時需有樹皮等表面比較粗糙的體,便於成蟲交配時穩固姿勢,將公蟲母蟲一起放在臺子上,公蟲聞到母蟲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性費洛蒙的味道後通常變的非常興奮,然後試著抓抱住母蟲,抱住母蟲後公蟲會開始搖晃身體並用觸角和母蟲溝通。母蟲如果接受公蟲就乖乖的讓公蟲抱住並主動將洩殖孔打開進行交配,若拒絕就會開始掙扎逃離,在交配過程中儘量少打擾,交配時間不固定,但須10分鐘以上,沒有交配的成蟲可活六個月左右。
毛象大兜蟲交配後有可能出現的問題:
交配完後 公蟲屁股拖了個白色的囊狀物,留了白色的液體出來。
那個東西是公蟲本身的,因為交配的時候公蟲要把生殖器插入母蟲體內。
產卵說明:交配後的母蟲要及時給予好一點的食物補給(香蕉、蘋果等),產房用20升的容器,可以分幾次產卵,一般可以產2-4次,相繼進產房產卵到挖產房的時間為一個星期(7天),產量一般在12枚左右,然後進行第二次產卵準備,讓母蟲進食3-5天,以此類推,幾次下來大概可以產40-60枚卵.(挖產房後的卵大概在一個月後孵化,保守在40天後全部孵化)
PS:毛象大兜實在是一個經典皮實好養的品種,即使是新手也能養的不錯,是許多蟲友樹立信心的首選,近年來隨著普及程度的加深,價格也有所回落還趨於理性。由於雖然幼蟲期漫長,但是養出大個體的喜悅絕對值回票錢,幼蟲飼育期間要注意定期更換木屑,並保持較高的室溫食材最好選用腐熟程度較高的木屑,至於品牌毛象並不挑剔,甚至舊土也不挑剔,(已經成為膠泥狀的木屑是不可以繼續作為飼料的)有時候即使給予同樣的食材,由於環境不同幼蟲大小,羽化時間也會有不小的差異,作為憨厚敦實的巨獸,只要密度不是過高毛象也完全適合混,並且很容易同步化蛹,相信只要滿足以上幾點再加上一定的耐心與熱情養出令君滿意的毛象一定指日可待。
附上3張毛象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