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與「00後」科學少年同桌對話,桌布載滿奇思妙想

2021-01-13 新華網上海頻道

圖為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現場。新華網史依靈 攝

    新華網上海11月2日電(史依靈 許超 羅沛鵬)11月1日上午,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迎來了一場「元氣滿滿」的活動——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大為、楊雄裡,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作為頂尖科學家代表現身論壇現場,與來自全國17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55位「小科學家」同桌對話。

    這55位「小科學家」年齡集中在15歲至18歲,分別由中國科協和上海市科協從參加「英才計劃」等培養項目的優秀學生中選拔而來。55位科學少年中不乏已在國內外頂級期刊中發表文章、獲得國際奧賽金牌和在各項國際知名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

    聽說是和孩子們交流,幾位院士盡力從繁忙密集的工作中抽身而來,令人欣慰的是,精彩紛呈的現場給了他們源源不斷的驚喜。

    圖為「小科學家」代表分享展示科研成績。新華網 發

    論壇首先由八位「小科學家」代表進行分享展示,包括其在科研領域取得的成績、對科學和未來的暢想。

    「為什麼學霸的考試成績總比姚明的身高還高?」來自重慶市第十一中學的謝睿奇根據日常觀察,提出《論考試成績的影響因素的初步試探性研究》這一課題。他通過網課的自主學習,掌握了機器學習相關的數學矩陣和建模語言;通過構建影響因素模型,得出了各維度的歸因佔比,其中最顯著的是「自上一次大型考試以來平均一周投入的額外時間」。常言沒有騙人:越努力,越幸運。

    圖為上海浦東新區協和雙語學校的郭秦菘展示其自製的蛇形機器人。新華網 發

    「我帶了個寶貝來現場」小科學家論壇現場,郭秦菘從書包裡拿出一個蛇形機器人,這是論壇現場唯一的實物展示。來自上海浦東新區協和雙語學校的郭秦菘,在一次農村調查中注意到,農藥過量噴灑問題廣泛存在於當前農業生產中,農民們基本依賴個人經驗判斷用哪種、應該噴多少。因此,他提出《基於GoogleNet和MATLAB的農藥過量噴灑綜合解決方案》,來應對這一現實困擾。「製作這個蛇形機器人的實物,我大概用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現在它真的能夠迅速、靈活地在田地裡穿梭。」郭秦菘自信地說完之後,把蛇形機器人盤掛在脖子上走下臺去,真摯的笑容讓氣氛瞬間活躍起來。

    其餘「小科學家」們的分享也同樣引人入勝,從樂器噪音防治到城市運動空間規劃,從二氧化碳複合材料到可逆光致變色的塗料製備等等。小科學家們詮釋了科學研究的三部曲:「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展現了新一代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也讓我們感慨,好奇心和洞察力是科學最好的養料。

    圖為「小科學家」們展示手繪思維圖。新華網 發

    而後的桌布討論環節更是將論壇帶入新的高潮,55位「小科學家」分為4組,每組由一位頂尖科學家導師帶隊進行討論,討論話題緊扣科學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現象。如果你以為這只是個「命題作文」,那就太低估小科學家們的潛能啦!

    「我們如何定義科研的創新?不同水平上的研究發現都如何推動科研發展?」「在解決問題前,我們或許應該利用大數據調查先摸清現存的問題、阻力。」「您對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怎麼看?」「神經網絡模型同樣能夠反映自主學習的優越性。」……四十分鐘的時間裡,「小科學家」們從未被題目所局限,他們從自身的優勢和研究課題出發,展開同輩間交流。當你看到兩個同學就某一領域展開辯論甚至面紅耳赤,仿佛能預見他們在未來的科學場中吸納意見,切磋提升的場景。

    圖為「小科學家」們展示手繪思維圖。新華網 發

    圖為「小科學家」們展示手繪思維圖。新華網 發

    討論結束後,四個小組分別用手繪海報的形式,圖示闡述了小組關於議題的討論結果,頂尖科學家們進行點評。

    圖為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新華網 發

    「自然是交叉學科的現象,要更加清晰地解密自然就一定需要多學科的知識。」徐政和院士在點評中說:「非常高興和『小科學家』們一起討論,通過項目的設計製作確實意識到『小科學家』一定是我們國家未來的希望,為創造更美好世界共同努力的未來核心層面,祝各位『小科學家』們在未來的學習科研取得更大的成就。」

    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新華網 發

    謝友柏院士說:「今天看到這麼多年輕的「小科學家」熱烈地對科學問題進行討論,非常高興,這是我們國家進一步高質量大規模發展的希望。」

    圖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裡。新華網 發

    「我不得不說,這些孩子都比我聰明。我為這些後生感到可喜、可敬。」楊雄裡院士肯定了在場孩子們的精彩表現。他引用黑格爾的一句話:「尊重權威,同時又要挑戰權威」勉勵在場的「小科學家」。「尊重基本原則,但在這一過程中一定不要被權威的話所束縛,不然我們就不可能進步。科研是不斷地創造新的問題,所以我們既要尊重權威,又要挑戰權威。」楊雄裡院士說。

    圖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大為。新華網 發

    馬大為院士則從基礎學習、科研心態方面對小科學家們提出了要求和期待。他說:「第一,我們要把基礎學好,基礎學好是很關鍵的因素,絕對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能夠真正站在一個『巨人的肩膀』上創造。第二,做科研要有一顆淡定的心,科研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做出來的,而是很長時間的艱苦探索,也許哪一天靈光一現出來的想法會改變世界。第三,化學是真正能改變世界的。中國有很完整的化學產品生產鏈,同時化學在醫藥、醫療、農藥都有幫助,希望年輕人能選化學,從事化學專業。」

相關焦點

  • 請叫我奇思妙想小魚乾
    碎碎念念 和你一起嘮嗑的第45篇憨憨日記 --1-- 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會奇思妙想
  • 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桌布討論載滿奇思妙想
    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桌布討論載滿奇思妙想 2020-11-02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奇思妙想實驗室——滴水成冰
    1月12日下午,甌江紅·陽光黨群服務中心開展奇思妙想實驗室——滴水成冰。實驗開始前,社工為青少年們準備了醋酸鈉結晶、塑料滴管、量杯、100度的開水。青少年們在量杯中倒入100度的開水,將裝有醋酸鈉結晶的塑料小袋密封后放入量杯中,等待結晶融化成液體。隨後,再取出小袋冷卻至常溫。青少年們用滴管從小袋中取出液體,滴在含有少量醋酸鈉結晶的桌上。見證奇蹟的時刻就要來嘍!桌上慢慢的形成了一座小小的冰山。
  • 校園科技節點亮少年科技夢想 看!孩子們奇思妙想的小發明
    酷活動校園科技節點亮少年科技夢想看!孩子們奇思妙想的小發明科幻cosplay表演同學們異彩紛呈的科技小製作  校園科技活動月來啦!別看這每學期各學校都會舉辦的慣例活動,但卻是同學們參與度最高,玩得最嗨的時候。
  • 孩子們奇思妙想的小發明
    智能防近視提示器、水果發電機、太陽能無人駕駛車、智能無人愛心送餐車、智能分揀流水線、隱蔽存錢盒……今年校園中最受熱捧的都是實用性強的科技創作,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學校的科技節,看看同學們有哪些奇思妙想。九州小學 科技作品頻獲大獎「當帽子上這個超聲波傳感器與桌面或課本間的距離小於45釐米時,提示器就會發出滴滴的報警聲。」
  • 陝西科學技術協會科普專欄 中學生的奇思妙想
    可以摺疊的頭盔,不僅保障了騎行人的安全又方便攜帶;能夠自動擦拭黑板字跡的無塵黑板擦,讓老師和同學避免粉筆灰造成的侵害;多功能畫角量角創意圓規,讓畫各種角度的三角形不再複雜……這些發明創意均來自還在上初中的孩子們,他們的這些奇思妙想還真能解決我們生活中好多小麻煩。
  • 記者:中國足球領導奇思妙想都是所謂專家提的狗屁建議
    虎撲1月12日訊 《足球報》記者陳永在微博發文稱,中國足球一直就是這個神奇的毛病,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所有領導的奇思妙想都是一幫所謂專家提出的建議。中國足球一直就是這個神奇的毛病,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所有領導的奇思妙想,絕不是領導自己想出來的,都是一幫致命(打錯了,是知名)的專家提的狗屁建議。
  • 奇思妙想生活節,一起來嗨|葛塘街道|天空之城|江北新區|葛塘|全民k歌
    以光為名,以影為舞點亮「天空之城」時邂逅這座城市煙火葛塘街道奇思妙想生活節來啦9月30日,由江北新區管委會主辦,江北新區經濟發展局、江北新區葛塘街道協辦的奇思妙想生活節在美利廣場開啟。活動外場,奇思妙想的視覺美陳,豐富多樣的創意集市,各類主題區域精彩紛呈,葛塘奇思妙想生活節的夜晚被藍色點亮,置身於天空之城中開啟「夜購」、「夜娛」、「夜食」、「夜遊」的現代時尚生活體驗,引領消費潮流,使「夜經濟」成為提振消費的「熱引擎」,點燃消費活力。小北了解到,活動現場發放了50萬消費券,可用於餐飲、觀影、文娛等多個場景。
  • 箭牌瓷磚:關於灰色的奇思妙想
    ▲銀灰洞空間效果圖   關於灰色的奇思妙想,賦予了暗沉的灰色新的生命力。以灰色為主色調的柔雅靜灰系列瓷磚產品,讓人們重新認識到,灰色不再是單調無趣的代名詞,更多時候它代表著一種理性沉穩、平和淡然的處世態度。
  • 美術生的奇思妙想:用番茄醬畫毛毛姐,變成一幅有味道的創意作品
    下面這一位美術生就有了屬於自己的奇思妙想,他用番茄醬畫出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毛毛姐,而且這一張作品,瞬間成了一張有味道的創意作品。有一點意思,更意外的就是誰能料到這樣子的一張作品,竟然是用番茄醬畫出來的。番茄醬也能作畫?
  • 佛山小創客關愛流浪貓 奇思妙想獲發明金獎
    原標題:佛山市北外附校三水外國語學校:小創客關愛流浪貓 奇思妙想獲發明金獎編輯|何欣鴻
  • 廢棄的易拉罐+奇思妙想+藝術作品
    廢棄的易拉罐+奇思妙想+藝術作品 2012-01-29 10:50:24   來源:大江晚報
  • 口袋妖怪:奇思妙想的進化方式,魚類竟然可以變成大章魚
    在口袋妖怪這款遊戲裡面,進化無疑是增強一個寶可夢實力的最好方法,當寶可夢到達一定的等級時玩家就可以讓這些寶可夢進行進化,因為口袋妖怪有著非常多的寶可夢,所以在這款遊戲裡面就出現了一些奇思妙想的進化方式
  • 奇思妙想學生發明了「保鮮寵物糧盆」
    奇思妙想學生發明了「保鮮寵物糧盆」
  • 「自製手機殼」走水,桌布沒啥,英語課本沒啥,看到圖4:愛慘了吧!
    現在手機的更新換代,很多人都希望擁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手機殼,所以就會自己動手做一個手機殼,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幾款都是比較特別一些,第1款是用桌布做成的,首先採取一塊和手機殼大小相等的桌布然後粘在手機上,並且在手機外殼上塗上一層膠這樣看上去就比較的好看一些。
  • 上海一研究生,把水母從大海搬到市民家中,奇思妙想致了富
    王文龍是上海一名大學的研究生,在他的奇思妙想下,這些小小的水母不僅把成長的家從大海「搬」到了城市,還在2年時間內孕育出一名千萬富翁。如今王文龍不僅是國內首個成功人工繁殖水母的大學生,在水母的人工飼料和繁殖技術上還填補了國際空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BreakTheTargets》平臺跳躍遊戲關卡的奇思妙想
    但這一切和關卡的獨特設計是分不開的,作者的奇思妙想使遊戲變得更具可玩性,在令玩家深深著迷的同時,也留下屬於遊戲自己的傳說。而今天介紹的BreakTheTargets,這款平臺跳躍類的獨立遊戲同樣也有著豐富的隱藏和細節。
  • 關於物種遷移的奇思妙想!
    當這種物種的遷地保護成功後,在繁殖到足夠數量後,它們可以逐漸釋放到原處,即「再引入」。「再引入」是指將在原分布區內消失的物種重新引入原分布區,並試圖恢復其自然種群的行為。這是保護瀕危物種的重要手段,也是遷地保護的最終目標。麋鹿在中國的再引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青少年對話:2020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彭實戈
    未來科學大獎設置獲獎者報告和青少年對話環節的初衷,是給熱愛科學的青少年提供一個與科學大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聆聽他們改變世界,勇於探索的科學故事,鼓勵青少年了解世界前沿的科學領域以及全球範圍內亟待解決的科學挑戰,激勵青少年走上科學之路
  • 和諾獎得主做同桌 草稿紙都寫在桌布上啦?
    滿是字母、箭頭、流程圖的15張白色「草稿紙」, 進行科學靈感的碰撞、創新火花的激揚。昨天下午舉行的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所設置的特別環節。它的意義不言而喻:給中外傑出青年科學家和世界頂尖科學家搭建面對面深度互動的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