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論壇中討論輸入法,總能引發一場口水戰,的確!誰不想自己用的是最好的呢!這兩年手機輸入法可謂風生水起,之前還被委以重任的雲詞條、語音錄入霎那間成為標配,再也讓人提不起興趣。可即便這樣,輸入法的速度依舊還像小腳太太一樣一步三挪,這其中按鍵次數過多顯然是個不小的因素。
幾天前一位老友向俺推薦了一款章魚輸入法,並且極力讓我試一試它的招牌功能「一字一鍵」,據說可以將之前20多下按鍵直接簡化為幾下,言談話間仿佛就是未來輸入法的標杆。禁不住她的「軟磨硬泡」,加之自己對新東東的一點點好奇,我下載並試用了這款輸入法,當然也沒忘記「順便」和幾位大牌來了番近身肉搏!
圖01 傳說中章魚輸入法的「一字一鍵」,開啟/關閉就能在「全拼」和「一字一鍵」模式來回切換
揭秘:一字一鍵
一字一鍵有點類似於拼音裡的簡拼,其實就是將原本的一長串拼音直接簡化為首字母錄入。比方說「不開心的事情」這樣的七字詞,正常輸入時需要鍵入17個字母,但在一字一鍵模式下只要7個鍵就能搞定(即只輸入「bkxdsq」),自然速度更快。而且這項功能並不過分區分常用詞及生僻詞,詞庫裡有的直接打出,沒有的在全拼模式下輸一遍即可記住,真真切切的用得越久輸得越快!
挑戰1. 常用詞PK
在我們身邊充斥著很多常用詞,比方說地址店名、網絡熱詞神馬的(瞧瞧,這不就蹦出來一個)。現代輸入法一般是利用大詞庫和雲詞條,通過降低代碼總長及提高詞組命中率的方法,提升上屏效率。那麼你能想像在這種情況下,章魚會比對手具有多大優勢呢?
圖02 測試詞「神馬都是浮雲」
圖03 測試詞「有木有」
圖04 測試詞「女漢子」
圖05 測試詞「我一會就到」
圖06 測試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在筆者隨機錄入的五個詞中,可以明顯看出章魚「一字一鍵」的實力,按鍵總數完勝對手,尤其在長字詞條件下差不多可以比同類輸入法少按近一半的鍵。當然由於是輸入法新秀,章魚在詞語優先級控制上還顯得不夠成熟,比方說「有木有」、「女漢子」這兩個詞,一般的輸入法會鑑於其熱詞身份給予優先顯示,這樣就能大大減少因選詞而耽誤的時間。但章魚顯然沒有對此進行優化,以至於原本3個鍵就能搞定的詞卻需要5~6鍵才能選出,大大影響了上屏效率。
圖07 常用詞按鍵次數對比(標黃項為按鍵數最少一個)
挑戰2. 生癖詞PK
現代輸入法一般通過智能組詞應對生僻詞,正常情況下只要在全拼模式下選過一遍,即可將生僻詞自動納入詞庫。同樣的章魚也具備這項功能,而且在此基礎上它還更進了一步,即二次輸入時可直接使用「一字一鍵」快速完成。
圖08 測試詞「六西格瑪管理」
圖09 測試詞「保兌信用證」
圖10 測試詞「微晶白剛玉」
圖11 測試詞「左骶前」
從統計表中可以看到,儘管都是二次錄入,可由於一字一鍵僅需要各漢字的首字母,因此按鍵總數上還是要比對手少很多。而且由於自動調頻的介入,候選詞被直接排在了首位,這就直接解決了章魚目前最大一個短板——詞序控制,可以說輸入效率要比前組的常用詞還要高。從筆者試用的這幾天看,章魚的智能組詞是100%成功的,並未出現過搜狗那種未成功組詞的情況。
圖12 智能組詞後二次輸入所需鍵數(標黃項為按鍵數最少一個)
挑戰3. 新聞稿PK
當然再好的技術也需要在實戰中檢驗,為了進一步證明一字一鍵的優勢,筆者特意從網上下載了一小段文字(內容為「李克強表示,中美分別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合作互補性強、前景廣闊」)。依舊通過統計輸入時的總按鍵次數,對比不同輸入法。
圖13 長段文字總共需要按鍵數對比(統計含選詞及翻頁過程,不包括標點)
對於詞彙普遍較短的新聞稿,章魚顯然不具備多少優勢。不過從結果中卻能看出,即便這樣,章魚的總按鍵也要遠低於其他對手。而且這還是首次錄入的統計,如果是日常用稿,憑藉輸入法內置的智能組詞功能,二次錄入時還可以更多地利用一字一鍵實現快速錄入,效率進一步提高。
後記
按鍵越少速度越快,這是任誰都明白的道理。其實在接觸這款輸入法之前,筆者一直是百度輸入法的忠實擁簇。雖然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輸入卡殼的情況,但試用過其他輸入法同樣如此,也就懶得再折騰了。事實上自打用上章魚輸入法以來,驚喜可謂一個接著一個,尤其當我使用幾天,工作中的短語逐漸被輸入法所認識後,一字一鍵便開始有了更好的體現,輸入效率更勝從前。
當然作為一款輸入法新秀,章魚也確實存在一些不足,比方說上面提到的流行詞優先級不高,詞庫量相對偏少的問題,就實實在在影響著用戶的輸入效率。很多時候筆者一直在想,為什麼同樣價格的特斯拉要比寶馬更受歡迎,其實不是做工也不是牌子,關鍵還是在全球能源緊缺的大背景下特斯拉那更具前瞻性的能源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的章魚其實正在走著和特斯拉一樣的路,也許目前還有這樣或那樣的小問題,但著眼未來它的前途一定更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