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亦儒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壹
1921年,美國人小洛克菲勒與威廉·韋爾奇兩人登上駛向中國的輪船。
小洛克菲勒,是美國石油大王、知名慈善家洛克菲勒的兒子。
洛克菲勒的公眾形象,是殘酷、手段卑劣的富豪。但作為虔誠的浸禮會信徒,洛克菲勒從16歲拿到第一筆微薄的工資起,就捐錢給教會。
洛克菲勒的慈善觀念是,反對使人不需努力就可得到施捨的慈善,強調大基金運作所產生的大效益。作為美國現代慈善家第一人,也許這是洛克菲勒基金會留下的最重要的遺產。多年後,慈善家比爾·蓋茨說了類似的話:「我的目標不是要鼓舞人心,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我是為了效果最大化。」
洛克菲勒將重點放在了資助醫學研究上。1901年,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成立,為美國醫學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威廉·韋爾奇承擔了研究所的創辦工作。
威廉·韋爾奇是美國醫學史上無法忽略的人物,他將歐洲醫學理論、科學思維引入美國,創立美國第一所公共衛生學院,即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為世界公共衛生教育提供了藍本。
小洛克菲勒與威廉·韋爾奇來到中國,是參加一家醫院的成立儀式。這家醫院,就是北京協和。它是洛克菲勒基金會慈善運作的產物。
後來的人們會說,中國現代醫學史,協和要佔去一大半。
貳
為了這座醫院,洛克菲勒基金會花了十年時間進行調查。
通過在中國的傳教士了解中國;聚集美國醫學界和教育界的精英人士,召開「中國會議」;派了三個考察團去中國實地考察。其中1914年的考察團抵達中國後受到了袁世凱和黎元洪的接見。韋爾奇參加了其中一個考察團,他在日記中記下了中國醫學院的物資是如何捉襟見肘。
調查的結論是:發展「科學醫學」是影響中國最有效的途徑,洛克菲勒想做的是建立一所既無教派歸屬,又能得到中國官方支持的醫學院。
1915年,北京協和醫院舉行奠基儀式。1921年,協和醫院的建成典禮上,小洛克菲勒說:「協和希望給予中國人民的,不僅是醫學科學,而且是西方文明在思維發展和精神文化上的精華。」
協和醫院建在豫王府舊址,洛氏花了828.3萬美元和6年時間,新建了14座中國宮殿式的新樓,加上附屬樓和原有建築,59座建築除了各種教學樓,還包括了一所護校、一個大型門診部、一個禮堂。
梁啓超一生中在協和住了將近十次院;孫中山在協和度過生命的最後階段;蔣介石和宋美齡定期從南京飛到協和體檢;張學良在協和治大菸癮。這些病人無一不給協和增添了影響力和權威性。
直到今天,協和的權威有增無減,有人將之歸功於協和的「不差錢」,但協和醫院曾一度是洛克菲勒基金會想擺脫的燙手山芋。
一戰期間,美元與中國銀元的匯率從1:2.54跌到了1:0.84,洛氏基金會因此就損失了175萬美元,加上建校工程遠超預算,基金會紐約辦公室與北京辦公室從一開始就多生齟齬。1929年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基金會一直處在緊縮政策中。
但想要將協和「中國化」沒有那麼容易,一方面中國官方沒有能力資助協和,另一方面協和內部擔心協和的獨立性受到影響,也不願接受官方的錢。
直到日軍佔領北平,協和的命運被粗暴地改變。1942年美國對日本宣戰當天,日本軍隊就進駐並封鎖了協和,關押了協和的院長和協和董事會官員,一直到日本宣布投降。
日軍投降後,洛克菲勒基金會迅速恢復了在中國的慈善工作,並增加撥款100多萬美元,援助中國各個城市的醫學院。
新中國成立,緊接著韓戰爆發,美國財政部凍結了一切發往中國的資金。
洛氏基金會的協和時代結束了。在協和這個項目上,捐款總額是4500萬美元,這是洛克菲勒基金會歷史上數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慈善捐贈。
小洛克菲勒在協和的落成典禮上說:「不管西方科學醫學能給中國帶來什麼,在中國人接過來把它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之前,都不會有什麼大用途。」這種慈善理念應該繼承於他的父親。洛克菲勒很有名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不能讓受益者獨立,慈善是有害的。
肆
新世紀開始,不斷有假冒協和的騙子醫院被曝光,到今天,用天眼查搜索,會發現有兩千多家「協和醫院」。2018年北京協和醫院宣傳處闢過謠:全國只有2家協和跟北京協和有歷史淵源,分別是武漢協和(全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福建協和(全稱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今年大年初一,北京協和醫院用了3小時,派出了一支醫療隊支援武漢。面對新冠疫情,《協和解決方案》根據病情的不同,給了中國醫生應對指南與用藥策略。到今天,北京協和仍然是中國醫學界的金字塔頂。
2017年,洛克菲勒第三代傳人,戴維·洛克菲勒去世,北京協和醫院發文感謝洛克菲勒家族時說,一部協和史,就是半部中國醫學史,如果說近代中國醫學史上,有什麼人物對其影響巨大,那一定離不開洛克菲勒家族。
繼承洛克菲勒基金會「科學慈善」理念的人,是比爾·蓋茨。
上個月,比爾·蓋茨的蓋茨基金會承諾為新冠疫情最高捐贈一億美元,以抗擊新冠肺炎。
2018年比爾·蓋茨做年終總結時提到:在1918年造成5000多萬人死亡的大流感過去100年之際,他希望人們能討論下,自己是不是已經為下一次全球流行病做好了準備。「不幸的是,沒有,我們仍然沒有準備好。」
蓋茨基金會的資產規模達數百億美元。2008年,退休後的蓋茨把580億美元個人財產捐給基金會,並在遺囑中宣布裸捐(拿出98%的遺產作為捐款),用於研究愛滋病和瘧疾的疫苗,為世界貧窮國家提供援助。
與一個世紀前的巨富相比,除了健康、教育,比爾·蓋茨多關注了一個領域,環保。但人類健康仍是蓋茨夫婦關注的重點,過去20年,基金會538億美元的捐贈支出中,29%被用在了全球健康項目上。
伍
20世紀早期洛克菲勒的慈善,為美國醫學打下基礎,同時輻射他國。21世紀比爾·蓋茨的慈善,是為全人類的健康。比爾·蓋茨跟洛克菲勒一樣,將會被記入慈善歷史。
2010年蓋茨和巴菲特一起在北京辦了場慈善晚宴,想與中國的企業家就慈善話題交流一下。50位中國富豪赴宴。因為那場晚宴,有人批評中國富豪吝嗇,慈善水平與西方相差太遠,但巴菲特在晚宴上說了,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速度比他想像的更快,將來一定會超過美國。
新冠肺炎時期,中國企業家捐款捐物,也有些企業家捐錢做疫情的醫學研究。也許,疫情之後,醫療、公共衛生的慈善事業,會成為中國企業家的重點方向。
參考資料:
《改變中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百年》,馬秋莎,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約翰·M·巴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協和醫事:協和百年紀念版》,常青,北京聯合出版社;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的大腦》,戴維斯·古根海姆,Netflix;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近代中國》,張蒙;
北京協和醫院院史館。
*頭圖為北京協和醫院宣傳片視頻截圖
推薦閱讀
嚴正聲明:「商業人物」所有原創文章,轉載均須獲授權。一切形式非法轉載,包括但不限於盜轉、未獲「商業人物」授權通過第三方轉載行為,均屬侵權行為,「商業人物」將公布「黑名單」並追究法律責任。「商業人物」只願與尊重智慧財產權的機構合作。
投稿、約訪、合作,聯繫郵箱:bizleaders@qq.com
添加微信biz-leader,獲轉載授權或邀您加入商友群
微信名:商業人物
微信ID:biz-leaders
1.長按右側二維碼即可關注。
2.期待您置頂與星標。歡迎分享與評論,歡迎通過留言或私信方式給我們提供選題線索。
3.點擊「閱讀原文」,看商業人物官網,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閱讀原文
原標題:《通過協和醫院,看企業家的慈善段位》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