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媽媽,本是王大娘子乳母的女兒。
原著裡,王氏說到:我與你吃同一個人的奶水一起長大,本就親如姐妹。
劉媽媽家裡是王家老太太的得力管事,當初王大娘子嫁入盛家時並沒有隨行陪嫁。
直到得知林小娘生下盛家三郎長楓哥兒,王家老太太才連夜找到劉媽媽、仔細叮囑後送到王大娘子身邊,成為她的貼身侍女。
王大娘子,盛宅的當家主母,性子橫衝直撞,凡事明火直仗,沒有那些彎彎繞繞的心機,說起來即不討婆婆盛家祖母的歡喜、也沒得到丈夫盛紘的歡心,反而是常年被寵妾林小娘壓過一頭,正室嫡妻的位置坐得極不順心。
好在,身邊有這位劉媽媽及時開解、常常逗笑,坦白說,把劉媽媽送到王氏身邊或許是王家老太太愛女的唯一證明。
作為貼身女使,劉媽媽不僅照顧著王氏的生活起居,也為王氏在盛家的立足用心盡力。
01 及時勸誡,一語中的
王氏性子急,遇到事情還沒過腦子就先動了脾氣,劉媽媽就是那個幫她懸崖勒馬的人。
當得知衛小娘被剋扣飲食炭火,盛紘氣衝衝前去質問,說話陰陽怪氣,只得三兩句,王氏就被激得大發雷霆。
夫妻兩人爭吵不斷,幸有劉媽媽一把拉住王氏,說到:因為大姐兒議親事多,又伺候老太太病裡,便由主君說話將家裡對牌鑰匙全都交給了林小娘。
一語中的,道明關鍵。
當日,姐妹三人被孔嬤嬤責罰後,王大娘子又擺出當家主母的氣勢要打林小娘,最終打是沒打成、還被盛紘滿不待見。
回到屋裡,王氏不斷抱怨,劉媽媽卻說到:大娘子本該見好就收,何必非要林小娘下跪。
聽見王氏還心有不平,劉媽媽循循善誘、勸她不可本末倒置。
王大娘子總是讓人忍俊不禁,自小相伴的劉媽媽也能偶爾來個「意外驚喜」。
劇中有一幕,說的是王大娘子終於得知永昌伯爵府的大娘子看上的是明蘭,她氣得七竅生煙還摔了杯子。
劉媽媽也喃喃自語,這吳大娘子到底打得什麼盤算呀,難不成是這梁公子身上有什麼缺陷?
明白如劉媽媽,也實在是個妙人。
02 逮著機會、扳倒林氏
在王大娘子與林小娘漫長的宅鬥過程中,有兩次關鍵機會。
第一次,盛紘被官家扣留宮中,林小娘賣田地鋪子、著急找後路。
喬裝打扮的林小娘正被買地的員外拉拉扯扯的時候,劉媽媽帶人趕到當場拿下。
可終究是火侯不夠,最後還是盛家祖母定下的罰林氏二十戒尺。
王氏先是責罰長楓以子打母,後見長楓無力,一個眼神,劉媽媽拾起戒尺毫不留情,下狠手打了林氏。
雖然這次機會,沒能讓王氏扳倒林小娘,可是劉媽媽這拼了老命的幾尺打下去,也算是給王氏解了恨。
第二次機會,便是劉媽媽撞見墨蘭與梁六公子私會。
要說,薑還是老的辣,劉媽媽特別謹慎,撇開左右,單獨告訴王氏這個消息。
衝動的王大娘子,立即起身就想要去當場捉J,被劉媽媽一把勸下:大娘子吃那院裡的虧還不夠嗎?咱們貿然打進去,打草驚蛇。他們母女的本事一個賽一個的可憐,咱們誰都不是對手。
明白如劉媽媽,這好好的一個機會才沒有被錯過。正如她說:既抓住了把柄就掐住脖子別鬆手,不能讓她有喘息之機啊。
雖然林小娘還留著後手,罔顧盛家的臉面把消息放了出去,促成了墨蘭的婚事,但終究讓盛紘認清了林氏母女的意圖,林氏走上不歸路。
可以說,沒有劉媽媽的謹慎,這個機會王氏一個人扛不下來。
03 忠心不二、替主分憂
康姨母給盛家祖母下毒一事被明蘭查出,慌亂的王大娘子手足無措,一味抵賴。
這時劉媽媽前來,她做了二件事替王大娘子解圍。
首先,她以長柏的前程、華蘭如蘭在夫家的生活為由,勸王大娘子說出實情;到底是最了解王氏的人,她明白王氏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三個兒女。
見王氏仍有猶疑,劉媽媽向王氏坦言,儘管自己是從王家出來的,但也覺得康姨姐越來越不成樣子;王氏覺得親姐姐不會害她,劉媽媽更是指出關鍵:如果東窗事發,只有她拿捏你的分啊。
連明蘭都說:滿屋子就你一個明白人。
更重要的,是劉媽媽在明蘭的授意下,以王氏貼身女使的身份哄騙康姨母及她身邊最信任的祁媽媽到盛家,協助明蘭把康姨母的毒計大白天下,終為祖母討回公道。
王氏與劉媽媽說是主僕,但情份勝過姐妹。
當王氏被兒子長柏罰去宥陽老家修行十年,心生不滿時,又是劉媽媽及時的勸慰,安撫她那顆被親姐、親娘、親兒子深深傷害的心。
王大娘子時時炸毛,可劉媽媽總能順著把她摸平,她還說到:像你這樣好的大娘子,又怎麼少得了我這麼個忠心的狗腿子。
得此劉媽媽,是王氏的幸事。